9【特色练习】七律长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897332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特色练习】七律长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9【特色练习】七律长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9【特色练习】七律长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9【特色练习】七律长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9【特色练习】七律长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特色练习】七律长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特色练习】七律长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律 长征课内知识检测题助跑巩固基础1.给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注音。(1)逶( )迤( ) (2)乌蒙( ) (3)云崖( )(4)磅( )礴( ) (5)岷( )山 (6)泥丸( )2.根据要求写句子(1)红军不怕远征难, 。(2) ,三军过后尽开颜。(3)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中“ , ”这两句诗突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4)七律 长征中毛泽东运用寓情于景的句子是 , 。(5)七律 长征一诗写红军战士巧渡成功后高度愉快的心情和队伍中一片欢腾的景象的诗句是 。3.依据本诗,写出三个以上用来歌颂“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成语。4.我们都知道,二万五千里长征震惊中外,美国作家斯

2、诺曾这样评价:长征是波澜壮阔的史诗。当代作家魏巍也说:长征是地球上的红飘带。请仿照上面的句式,结合你的理解,再写两句。长征是波澜壮阔的史诗,长征是地球上的红飘带,长征是 。长征是 。5.全诗展现了五幅“征难图”: 图; 图; 图; 图; 图。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 桥横铁索寒。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7.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偶)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

3、军过后尽开颜。 (夸张)D.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比喻)8.“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五岭”指的是 、 、 、 和的总称,位于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的交界处。9.为发扬长征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向阳中学举行长征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现在,想请你作为“长征在我心中”朗诵比赛的主持人,并请你为本次比赛写一段开场白。10.阅读下列两首歌词的节选部分,试比较它们的异同,可以从语言、主题、情感上入手。【材料一】一月里来梅花香,打 进贵州过乌江, 连占黔北十数 县,红军威名天下扬。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改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三月打回贵州省,二次占领遵义城,打坍王家烈

4、八个团,消灭薛吴两师兵。四月里来向南进,打了贵阳打昆明,巧妙渡过金沙江,浩浩荡荡蜀中行。五月里来泸定桥,刘文辉打得如飞跑,大渡河天险从容过,十七个英雄姓名标。(长征组歌陆定一、贾拓夫合编)【材料二】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 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 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 啊,几时(里格)人马,( 介支个)再回山。三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到拿山,山上(里格) 包谷,(介支个)金灿灿,包谷种子(介支个) 红军种,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掰,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撒下的种子,(介支个) 红了天。五送 (里格)红军,(介支

5、个) 过了坡,鸿雁( 里格) 阵阵,(介支个)空中过。鸿雁 (里格)能够,捎来书信,鸿雁(里格) 飞到,天涯与海角,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捎信(里格) 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十送红军张士燮、朱正本)起跳课内深化七律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1.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含义。(1)万水千山: (2)等闲: (3)逶迤: (4)细浪: (5)磅礴: (6)走泥丸: 1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3.从

6、1934 年 10 月到 1935 年 10 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请用诗中的话加以概括。并分析这些话在诗中的作用。14.“长征”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仅用一首七律诗就把它完整的呈现出来,这是何等难呀!但聪明的毛主席却能巧妙地抓住突破口,以极微妙而又庞大之笔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胸怀与气魄,请指出毛主席是以什么为突破口表现这一重大事件的?1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中作者把五岭的“逶迤” 、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 “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

7、得矛盾吗?为什么?飞跃课外提升红军巧渡金沙江的足迹向天平干部团占领渡口后,红一方面 军的后续部队便浩浩荡荡地向皎平渡开 进。 干部团夺取的两只木船是远远不够几万红军由此渡江的。在广大群众的协助下,先后共找到七只船,动员了彝、汉、傣族 36 名船工。船工们分成两班轮流,人歇船不歇,不辞劳苦,从 5 月 1 日起,日夜坚持为红军摆 渡。江中七只渡船,像七条大鱼穿梭似地江上南北往返。两岸山坡上满是部队、马匹和行李担子。到处是歌声和欢笑声:“我们一过江,就把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甩到后边了!” “蒋介石跟在后面得到了什么呢!” “捡到了几双烂草鞋!” 5 月 3 日拂晓前,毛泽东和干部 团第四营营长韦国清一

8、道乘船渡 过了金沙江。 金沙江水滚滚东流,两岸陡峭的石岩把金沙江夹在中间。湍急的江面溅起层层浪花,拍打着毛泽东的衣襟。毛泽东风 趣地说“ 诸葛亮 5 月渡沪深入不毛,我们也是 5 月来渡沪啊!” 皎平渡北岸,有一排在石壁开凿成的山洞, 这里就是渡江指 挥部。 毛泽东住在西边水流方向的第一个洞里,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分别住在东边的几个山洞内。毛泽东和他的战 友们一到北岸,不 顾长途行军 的劳苦,在那阴暗、潮湿的山洞内紧张地工作,指挥红军渡江。毛泽东的洞里装了六七部电话 ,电话铃声不断, “桌子”上摆满了文件、电报。毛泽东接了一个电话又接一个电话,接完电话又看电文,忙个不停。就是在这金沙江畔

9、的石洞里,中央领导 度过了几个紧张繁忙的昼夜。 5 月 5 日,红三军团第十一团军团长张爱 萍带了一个营和 侦察排,以及 电台先渡江,到北岸渡江指挥部军委周恩来副主席处接受任务。 指挥部里还有三军团团长彭德怀和政委杨尚昆。周恩来关切地问了部队情况后,便向 张爱萍交待任务:沿着江北岸西进,迅速到达元 谋以北,江 驿 以南的龙街渡口,狙击沿昆明通川康大道向北追击的敌人,掩护 我军渡江后在会理稍事休整随即跟 进。同 时,沿路注意联络南岸一军团的部队,并转达军委令他 们改变从龙街渡江的计 划,火速赶到皎平渡渡江的命令。因为军委自一军团由元谋、龙 街之线折回后,已和他 们失掉了无 线电联络。 黄昏前,他

10、们沿着金沙江北岸的羊 肠小道,翻山爬崖,溯江而上。大家一面在艰险的山路行进,一面两眼不住地望着 对岸。因金沙江是云南和四川的分界,真乃 “身在川,眼望滇”。 夜幕徐徐地笼罩了金沙江。密云遮住了星光。一堵悬崖绝壁,迎面切断了去路,怎么办呢?绕路走吧,怕无法联络对 岸的部队,只好搭起人梯,将刺刀插岩石 缝里,踩着往上爬。先上山顶的,用绑带做成吊绳,把机枪、弹药箱、电台吊上去。那些吊不上去的骡马只好忍痛割爱了。 走到半夜, “哗哗 ”地下起雨来。山地更加 难走了。跌了跤的同志咒骂起来:“ 这鬼天气,真是个反动派!” 也有的故意开心:“真凉快呀,洗澡不用打水了。 ” 下半夜雨过天晴。刚到达鲁车 渡,忽

11、然望 见对岸出现了一长 串火把,犹如一条火龙,摇头摆尾,顺江而来。张爱萍同志断定是一军团的,他们立时拥到江边欢呼起来。但江宽水吼,又是漆黑的天,怎么能看得见 听得见呢?于是便集合几个司号 员一同吹起联络号。 对岸火把霎时熄灭了。司号员 再次吹起红三军团的号牌子,对岸才回答是一军团一师的部队。他们遂用集体喊话的办 法,把 军委令一军团火速到皎平渡渡江的命令 传过去。对岸又点起了火把,火速向东而去。 张爱萍他们也燃起火把,两条火 龙夹江而进,来了个空前壮观的火炬大游行。 他们通过驿城,翻越过十余里的高山,经猫儿关越过灼热蒸人的火焰山,赶到了龙街渡口对岸的河边村,构筑工事,阻 击对岸敌人过江。 四天

12、后,大军已全部胜利地渡 过金沙江,并在会理地区休整后, 继续北进。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17.下面是周恩来在了解了部队的情况后要求张爱萍下达的命令,你从中发现了周恩来具有怎样的品质?18.阅读下面一段话,分析这表现了红军渡江战士怎样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跌了跤的同志咒骂起来:“这鬼天气,真是个反动派!”也有的故意开心:“真凉快呀,洗澡不用打水了。 ”19.阅读本文中“金沙江水滚滚东流,两岸陡峭的石岩把金沙江夹在中间。湍急的江面溅起层层浪花,拍打着毛泽东的衣襟”这句话,让我们想起了毛泽东七律 长征中的哪一句话?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七律 长征中的这句话的理解。20.下列对选文和七律 长

13、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都赞美了红军战士在长 征途中表现出的不畏艰难险阻、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精神。B.两文都介绍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具体情景,形象生 动,人物个性鲜明。C.七律 长征 一文中选取了长征中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和事件来表现中心,选文通过叙述巧渡金沙江一事来表现中心。D.两文都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 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还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七律 长征课内知识检测题参考答案1.(1)wi yi(2)mng (3)y (4)png b(5)mn (6)wn2.(1)万水千山只等闲(2)更喜岷山千里雪(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4

1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5)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3.示例:百折不饶 英勇无畏 勇往直前 舍己为人4.长征是披荆斩棘的历程,长征是革命精神的大运河。5.腾越五岭图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6.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7.C(没有用夸张手法)8.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9.开头要有称呼,开场白要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要从介绍长征的实质入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征,但要简洁,另外特别要注意开场白要有鼓动性和渲染力,注意营造气氛。10.示例:语言上 都以数词串连情节,读来轻松自如。前首运用整句,整齐划一,铿锵有力;后句多运用散句,口语化,易于交流,读来亲切,有幽默感。主题上:前者主要展现红军战士轰轰烈烈的战斗生活,歌颂其无畏精神气概;后者主要从百姓的角度,表现他们对红军的依依不舍之情,这是从侧面表现了红军的人格魅力,值得信赖。11.(1)这里的千、万事泛指,形容山水无数,隐含困难艰险之多。(2)平平常常的意思。(3)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4)小浪花。(5)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6)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12.(1)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