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895355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时期是为“智慧北京”建设夯实基础最为关键的五年,依据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 年)等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 2011 年至 2015 年。一、过去五年的精彩“网” 事过去五年是首都信息化惠及民众效果最好、信息产业创新最多、城市管理与信息化融合度最高、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数字北京” 成为北京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行列的重要标志。(一 )一大工程铸就首都功能、城市运行新辉煌。作为首都,北京

2、紧紧抓住城市发展的重大契机,围绕重点需求,在城市安全运行上实现新的突破,为履行国家赋予北京“四个服务” 功能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十一五 ”期间,北京承担了诸多国家大型活动的筹备举办工作,信息化为保障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数字奥运” 专项工程成为奥运会上一道璀璨的风景线。(二 )二项主题展现政府履职、城市管理新风气。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不再是单纯的政务信息化,已向国民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渗透,已成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核心业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管理网格化实现快速发展。(三)三点突破彰显北京制造、北京创造新品质。信息化支撑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明显。金融危

3、机期间,信息化成为首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因素。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20052010 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由 797 亿元增加到 1635 亿元,年均增长达 15%。截至 2010 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 2570 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达17.5%,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约 2930 亿元,出口达到 13.2 亿美元,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手机、液晶面板等关键产品产量稳居国内首位,电信业务总量突破千亿元。两化融合促进首都经济转型升级, “十一五” 期间,两化融合有效推动工业企业信息化从单项应用阶段向集成应用阶段迈进,水平居全国前列,北京已成为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中

4、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3700 亿元。信息化成为首都科技创新催化剂,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中关村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创新的集聚区。首都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能力稳步增强,主导或参与制定了闪联、移动多媒体广播等一系列国际和国家标准。成功研制刻蚀机和离子注入机等集成电路关键装备,具有国际主流水平的 65 纳米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实现批量生产。基于自主技术的 8.5 代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TFT-LCD) 生产线投入建设。(四 )四条途径树立信息公开、公共服务新标杆。信息化在首都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安防等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公开成效显著,市民充分享受社会进步各项成果

5、。网站“首都之窗”整合了大部分网上服务事项,已成为“ 信息公开、在线办事、政民互动 ”的有效渠道,连续 5 年位居全国省级政府网站绩效排名首位。热线“12345,有事找政府 ”,市非紧急救助服务系统整合了全市各领域政府便民呼叫中心资源,走在了各地政府与公共服务热线的前列。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2制度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市社会保障卡应用全面推进,累计发放社保卡 825万张,近 1800 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持卡实时结算。 “一站式” 服务大厅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建设正在积极推进,逐步整合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资源,实现面向公众和企业的“ 一站式 ”服务。(五 )五个倍增呈现设施提升、应用普及新局面。二、

6、信息时代的战略选择信息技术是当今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以计算机、互联网、个人通信设备的推广和普及为代表信息化发展已进入高平台期,但在技术融合、应用创新的推动下,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技术、产业、应用的新一轮突破正在孕育之中。 “十二五” 时期仍是首都信息化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一 )历史机遇。建设智慧城市的机遇。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城市发展正向智慧城市阶段迈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功应用,催生了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一系列智慧城市管理创新解决方案,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二 )主要挑战。增强

7、国际竞争力,实现信息技术与产业创新驱动的挑战。破解深层次问题,推进城市一体化管理取得新突破的挑战。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的挑战。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全覆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挑战。加强改革创新,推动信息化在更高层次上科学发展的挑战。三、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一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 重大战略构想,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目标,以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为着力点,积极迎接信息化向高端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8、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创新引领为重点,发挥首都优势,以电子政务发展为先导,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速资源共享与整合,充分释放信息化在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优化城市运行模式、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构筑城市安全屏障等方面的巨大能量,为推进我市迈入信息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发展中要遵循以下四点原则:1、依法推进,创新引领。坚持信息化依法建设发展,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推动信息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全面提高本市信息化水

9、平。2、统筹规划,市场运作。全面统筹城乡、区域、行业信息化发展,加强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合作、互补互利,推动集约化建设。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面向有效需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需求主导,以人为本。3不断适应政府、企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深化信息化应用。把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从铺网络、建系统转移到使信息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上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以人为本,惠及全民,营造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4、绿色低碳,安全可信。坚持低碳绿色、绩效导向的发展理念,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信息

10、化发展模式,推进节能降耗,持续提高信息化的绩效。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和诚信体系的建立,防范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建立可信的发展环境。(二 )主要目标。到 2015 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经济引领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城市和社会服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至新台阶,公共服务适度普惠,城乡信息化差距进一步缩小,健康向上的信息化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建成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化全面渗透,引领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把北京打造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信息枢纽、国家创新驱动的网络引擎、城市运行顺畅的智能典范、文化传承永续的智慧摇篮,实现“ 数字

11、北京”向“智慧北京”的全面跃升。1、打造全球资源配置的信息枢纽。建成世界级信息通信高速网络和枢纽,强化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全球贸易金融、文化教育、科研创新、新闻媒体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在京聚集和深度开发,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信息服务体系,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便捷高效、安全有序、节能环保的综合信息服务。2、打造国家创新驱动的网络引擎。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巩固我市作为国家信息技术创新高地的地位;释放信息化力量,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辐射能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信息化经济的策源地。3、打造城市运行顺畅的智能典范。大力提升基本资源、交通、生态环境、人口、市政市容、公共安全数字化管理水平,逐步实

12、现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社会服务网格化,构建支撑领导科学决策的网络体系。满足市民在医疗、卫生、缴费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数字化需求,完善面向低收入人群、老年人和特殊人士的信息化服务,实现均等化发展。4、打造文化传承永续的智慧摇篮。建成多元文化传播载体和文化营销网络;完成全市主要旅游景点重要部件全感知;建成展馆、文物保护监测系统;完成文化馆、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信息化改造;建成虚拟社会管理中心。四、智能化经济转型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智力优势,完善信息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机制,助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重大专项和现有政策,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培育信息

13、化经济相关产业,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使信息化成为首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一 )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并完善金融后台服务园区,推进人民银行结算中心、征信中心等4若干重点金融后台项目的建设运行;支持金融机构以信息技术完善后台支持体系,拓展电子商务、手机银行等各类网上金融创新服务;吸引汇集金融信息服务机构,拓展金融信息服务产业链;建设北京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物流科技支撑平台,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信息技术和应用系统,发展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共同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信息网和信息服

14、务体系;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新型服务,提升旅游企业、景区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广旅游场所全感知;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基于网络的旅游产品创新。(二 )培育信息化经济新业态,创造首都发展新增长点。积极推进信息安全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业链,引导在京企业开展安全软件、安全芯片和嵌入式安全部件研发,促进高安全等级的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安全产品以及信息安全骨干企业和产业体系的形成,推动安全产业规模化发展。逐步提供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网上工作环境;推动在线资料存储、网络协同、高清会议服务等网上工作软件和服务与智能终端深度融合;规范网络创

15、业环境,鼓励网络商店、网络创作、远程咨询、远程文件处理等新兴的网络就业方式。(三 )加快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增强经济网络辐射能力。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应用范围,面向行业的共性需求,打造全程电子商务平台。积极鼓励龙头企业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扩展为第三方平台,并吸引一批国内外优秀企业总部落户我市,建立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匹配的新型交易市场,成为全球网络经济交易的重要节点。(四 )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绽放古都魅力。推进三维仿真、宽带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应用,鼓励企业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文化创意新型业态;以网络动漫、影视传媒、网络游戏、移动内容服务、数字教育等为着力点

16、,充分发挥数字文化内容产业基地和园区的产业集聚作用,用信息化手段,培育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壮大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公共部门信息和内容的数字化开发利用,加强数字版权保护,建立和完善数字内容技术、标准、传播、安全等体系。五、网格化社会管理(一 )推动市民卡普及,提高人口精准管理服务能力。拓展“社会保障卡 ”功能,构建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社会保障统一管理体系;发放居住证,建立社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实时管理数据库;加强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全面推广使用“市民卡” ,逐步实现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一卡多用,建设以市民卡为中心的便民利民的人口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支撑首都功能布局调整、产业升级,又实现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宏观调控的人口数据库;建设京津冀高端人才户籍自由流动管理平台,形成寓管理于服务的网格化人口管理体系。(二 )完善适度普惠公共服务,营造便捷有序生活环境。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设“市民主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