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0768693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前言本标准是为规范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填写要求,确保化学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职工健康而制定的。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劳工组织 170 号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规定的 “ 化学品安全资料单 ” ( Chemical safety datasheet )和国际上工业国广泛采用的 “ 物质安全资料单 ” ( Material safety datasheet )。编写要求则根据我国的国情做了具体规定。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 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 C 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2、化工部化工劳动保护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雪华、张海峰、张启波。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和编写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编写。本标准不适用于国家另有规定的危险化学品。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3、T15098-94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G/T15258-94 危险化学品标签编写导则UN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第六版(中文)3 内容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主要八大部分。3 1 第一部分标识危险化学品名称、结构及其编码方面的信息,包括:品名(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 UN 编号、危险性类别。3 2 第二部分成分及理化特性危险化学品的主要成分和物理化学方面的特性,包括: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主要用途、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 =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 )、饱和蒸气压、燃烧热、临界温度、临界压力、溶解性。3 3 第三部分燃烧爆

4、炸危险特性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特性和由此产生的危害,包括:燃烧性、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危险特性、燃烧(分解)产物、稳定性、聚合危害、禁忌物、其他燃烧爆炸特性、灭火方法等。3 4 第四部分毒性及健康危害性危险化学品作用于生物体引起生理功能或正常组织的病理改变方面的性能,包括:最同容许浓度、侵入途径、毒性( LD50 , LC50 )、监测方法、健康危害。3 5 第五部分急救现场作业人员意外地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时,所需采取的自数或互救的简要的处理方法,包括: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食入。3 6 第六部分防护措施预防和防护毒物对人体危害的措施,包括: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手防护、其

5、他防护要求。3 7 第七部分包装与储运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的方法和要求,包括:包装方法、包装类别、包装标志、储运注意事项。3 8 第八部分泄漏处置及废弃危险化学品泄漏后现场可采用的简单有效的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及化学品最后废弃处置的方法,包括:泄漏处置方法、废弃方法。4 编写和使用要求4 1 编写要求安全技术说明书的正文应采用简捷、明了、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数字资料要准确可靠,系统全面。说明书的内容,从该危险化学品的登记之日算起,每五年更新一次,平时要不断补充信息资料, 若发现新的危险特性, 在有关信息发丰后的半年内, 生产单位必须对说明书的内容进行修订。4 2 种类按 GB13690-9

6、2 规定的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和项别及有关定量值,采用 “ 一物一书 / 的方式编写, 同类物、 同系物的说明书不能互相替代;混合物要填写主要有害成分和含量,数据应是实测值,不能用推算值,要综合表述其主、次危害性以及急救、防护措施。4 3 应用安全技术说明书由生产、经销危险化学品的企业编印,在交付商品时提供给用户,随商品在市场上流通。4 4 资料的可靠性安全技术说明书内的数值和资料要准确可靠,填写时应咨询省级以上的职业安全卫生专门机构,或由该机构审核把关,批准后方可编印。附录 A(标准的附录)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名称:企业名称:地址:邮编:应急电话:填写日期:年月日第一部分:标识中文名称

7、:结构式:俗名或商品名称:英文名称:分子式: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UN 编号:危险性类别:第二部分:成分及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主要用途:熔点():相对密度(水 =1 ):沸点():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 ):饱和蒸气压( kPa ):燃烧热( kJ/mol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 MPa ):溶解性:其他理化性质:第三部分:燃烧爆炸危险特性燃烧性:闪点():爆炸上限( % , V/V ):引燃温度():爆炸下限( % , V/V ):危险特性:燃烧(分解)产物:稳定性:聚合危害:禁忌物:其他燃烧爆炸特性:灭火方法:第四部分:毒性及健康危害最高容许浓度( mg/m3 ) :侵入

8、途径:毒性: D50_LC50_监测方法:健康危害:第五部分:急救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食入:第六部分: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手防护:其他防护:第七部分:包装与储运包装方法:包装类别:包装标志:储运注意事项:第八部分;泄漏处置和废弃泄漏处置方法:废弃方法:附录 B(标准的附录)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填写要求B1 标识B1 1 中文名称填写一个学名,一个俗名,学名在前,俗名在后。B1 2 英文名称填写一个学名,一个俗名,学名在前,俗名在后。B1 3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的物质分子化学成分。排列的规定为:有机物先按 C、H、 O、 N 顺序排列,其余按英文字顺

9、序排列;有机金属化合物把有机基团写在前,金属离子及络合水写在后,无机物按常规形式排列。B1 4 结构式用元素符号平面示决分子结构式。B1 5 分子量填写分子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B1 6 危险货物编号填写 GB12268 规定的编号。B1 8 危险性类别按 GB13690 规定填写。B2 主要成分及理化特性B2 1 主要成分a)混合物填写主要危险组分及其含量;b )纯品直接写出品名、含量和规格。B2 2 外观与性状主要是常温常压下物质的颜色、气味和存在状态。B2 3 主要用途填写其主要用途。B2 4 熔点填写常温常压的数值,特殊条件的数值,应标出技术条件。B2 5 沸点填写常温常压的沸点值,特殊

10、条件下得到的数值,应标出技术条件,在沸腾之前升华值或分解值应加以说明井标注出技术条件。B2 6 相对密度(水 =1 )填写 20 时物质的密度与 4- 时水的密度比值。B2 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 )填写 0 时物质的蒸气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B2 8 饱和蒸气压一定温度下,于真空容器中纯净液体与蒸气达到平衡量时的压力,用 kPa 表示,并标明温度。B2 9 燃烧热一克原子或一克分子物质完全燃烧时发生的热量,用 kJ/mol (或 kcal/mol )表示。B2 10 临界温度加压后使气体液化时所允许的最高温度,用表示。B2 11 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用 MP

11、a 表示。B2 12 溶解性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分别用混溶、易溶、溶于、微溶表示其溶解程度。B2 13 其他理化性质对某些物质特有的性质设立了非固定的数据项,如:凝固点、腐蚀性等。B3 燃烧爆炸危险特性B3 1 燃烧性分别用易燃、 可燃和不燃表示燃烧的程序。 易燃是指爆炸下限小于 10%的气体,闪点小于等于 61 的液体和易燃固体、自然物质和遇湿易燃物品;可燃是指不属于易燃类的所有可燃的物质;不燃是指遇明火、高热不燃或难燃的物质。B3 2 闪点在指定的条件下,试样被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混合气接触火焰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填写时注明开杯或闭杯值。B3 3 引燃温度(自燃温度)是

12、指在常温常压下,加热一个容器内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开始着火时的反应容器器壁的最低温度。B3 5 爆炸下限可燃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气的下限值,单位表示与上限值相同。B3 6 危险特性主要填写遇明火、高温、氧化剂等可以产生的危害,遇水、酸、碱和一些活性物质的反应性,以及氧化性、腐蚀性等。B3 7 燃烧(分解)产物定性说明物质在燃烧或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产生的最终有害物质。B3 8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的化学行为,是否能稳定存在,分别用稳定、不稳定表示。B3 9 聚合危害说明该物质在外界条件下, 能否出现意外的聚合反应, 分别用能发生、不能发生表示。B3 10 禁忌物明确标出化学品

13、在其化学性质上相抵触的物质。B3 11 其他燃烧爆炸特性填写爆燃点、爆速、热平衡、最小点火能等。B3 12 灭火方法填写灭火的方法和灭火剂。B4 毒性及健康危害性B4 1 最高容许浓度以国家颁布的卫生标为依据填写,若国家尚无标准,可参考国外有关标准,用 mg/m3 表示。B4 2 监测方法填写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监测方法。B4 3 侵入途径化学物质侵入机体引起伤害的途径,分别用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表示。B4 4 毒性用 LD50 、 LC50 表示急性毒性。B4 5 健康危害填写毒物中毒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主要靶器官、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的症状及表现和致癌性等。B5 急救指现场作业人员意外地受到

14、危险化学品伤害时所需采取的自救和互救的简要处理办法。按 GB/T15258-94 表 B1 、 B1 3 要求进行。B5 1 皮肤接触a)剧毒品立即脱去衣着,用大量水冲洗,至少 15min 。就医。b )中等毒品脱去衣着,用大量水冲洗,至少 15min 。就医。c)有害品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d )腐蚀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 15min 。若有灼伤,就医。B5 2 眼睛接触a)剧毒品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 15min 。就医。b )中等毒品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 15min 。就医。c)有害品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冲洗。d )腐蚀品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

15、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B5 3 吸入a)剧毒品、中等毒品、有害品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有适当的解毒剂,立即服用)。b )腐蚀品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B5 4 食入a) 剧毒品由医务人员立即催吐。就医。b) 中等毒品立即在医生指导下催吐。就医。c) 有害品立即漱口饮水、洗胃。就医。d) 腐蚀品立即就医。B6 防护措施B6 1 工程控制主要填写生产过程中的密闭和通风等防护和隔离措施,不特指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B6 2 1 作业环境对需要进行防护作业的环境,按以下四个层次用文字标明:a) 可能接触毒物(如蒸气、粉尘、烟雾等),应标明 “ 隔离 ” 字样。b)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标明 “ 危害 ” 字样。c) 高浓度环境中,应标明 “ 危险 ” 字样。d)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标明 “ 急救 ” 字样。B6 2 2 防护用品可选择防尘口罩,防毒面具(口罩),供气式呼吸器和自给式呼吸器。按以下五个层次填写:a)剧毒物质:只要可能接触该物质就应戴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呼吸器。b )中毒物质:在空气浓度超标时或空气浓度较高时,戴防毒面具(口罩)或自给式呼吸器。c)有害物质:只有在高浓度环境中才戴供气式呼吸器或自给式呼吸器。d )在燃烧爆炸过程中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化学物质;一般提示在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