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0767673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月考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官坂中学 16-17 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5 分)1古诗文默写( 15 分) 中 华 资 源 库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独坐幽篁里,。 ( 王维竹里馆 ) 故园东望路漫漫,。 ( 岑参逢入京使 )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 泊秦淮)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黄梅时节家家雨,。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从此替爷征。 ( 木兰诗 ) ,对镜帖花黄。 ( 木兰诗 ) 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晚苦寒,烘

2、托木兰勇敢顽强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 10 分)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我们徜徉在语文天地里,获得了许多的感悟。我们为那些杰出人物的伟大精神所震撼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祖国的核武器事业,在荒凉的 g ( ) 戈壁滩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鞠躬尽 cu ( ) ,死而后已;学者闻一多潜心研究古代典 j ( ),兀 兀穷年,(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用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 也为那些普通人的美好品格而感动迷信、喜欢切切察察的长妈妈心地善良,真正地关心孩子,为儿时的鲁迅买来山海经;执著坚毅的父亲要强而倔强,辛苦了大半辈子造起一座高台阶的新屋;的老王 通过这些动人的篇章,使我们的精神世

3、界开阔起来。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敬仰一个个大写的灵魂,怀念长妈妈,怜悯老父亲,更以愧怍 的心珍惜拥有,感恩生活。书本滋养了我们的心灵,芬芳了我们的世界,使我们获得了深刻的人生启迪。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选择题只填序号) ( 4 分) g ( ) 壁滩 鞠躬尽 cu( ) 典 j ( )兀 兀穷年 ( ) ( A.w B.w) 愧怍 ( A zu ? B zhu? )请根据括号内的意思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成语。( 1 分)(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用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 2 分)请根据语境仿照句式在横线上补充出完整的内容。 ( 2 分)

4、的老王 ,二、阅读( 65 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 5 分)望 岳 ( 杜甫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3 分)A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B这首诗写景富有层次,从近望到远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C“造化钟神秀”是虚写, “阴阳割昏晓”是实写,虚实相生,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D“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这一句运用

5、了烘托手法, 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 17 分)【甲】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 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

6、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 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 能讽诵 乃已。自言: “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 ,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 患: 担心 俟 s: 等待。 讽诵: 出声诵读, 抑扬顿挫地诵读。 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权谓 吕蒙曰: 但 当涉猎: 尝 主编资治通鉴: 及 长:6. 与例句中“为一时之名臣”中加点词“之”用法相同的是( )( 3 分)A水陆草木之花 B 康肃笑而遣之 C 何陋之有 D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7. 下列

7、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书 / 不可不成诵 B 咏其 / 文,思其 / 义 C 及 / 鲁肃过寻阳 D不可 / 不学8. 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译:9. 试分析吕蒙与司马光两人的学习经历有何相同之处,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3 分 ) WWW.ziyu anku.c om(一) 冬天的温度( 14 分)冷空气突袭,天气骤冷,居民纷纷换上冬衣。行走在城市街头,满眼都是臃肿的路人,似乎突然之间,街道也变得臃肿起来。裹着厚厚的羽绒衣,行人依然紧缩双手,步履匆匆,不乐意长时间呆在户外。中午,我接儿子放学,回到小

8、区,见保安身穿大氅,像一尊挺立的石雕守卫在门岗前。儿子问:“他们不冷吗?”我说:“没有人不感觉到冷。”“他们为什么不躲进屋?”“这是他们的工作。”我回答。儿子沉默了。依往日习惯,儿子会有谢谢之类的话,今天却没有。走出门岗不远,一阵冷风袭来,为避开风的凛冽,我扭回头,恰巧看到风掀起了保安的衣角,保安的大氅下,套着的竟然是薄薄的一层毛衣。回到家中,儿子把他的玩具一个个藏进被褥,我问儿子捣什么鬼,儿子说玩具也怕冷, 给它们保保暖。 一会, 儿子说: “爸爸, 给保安送些衣服好吗?”我的心颤了一下,我故意问:“那么多保安我们送得完吗?”儿子又说:“小区也有很多人啊,每人送一件,他们穿很长时间呢。”我答

9、应了儿子,从衣橱找出去年的保暖内衣和羊毛衫,陪着儿子走出家门。来到楼下,我让儿子去送,我站在楼角远远看着。儿子双手捧着衣物,走到保安身边,用双手举起衣物,保安愣了, 他弄不明白儿子做什么, 但是很快,保安接过衣服,夹在胳膊下,空出一只手,庄重而严肃地给儿子敬了个标准军礼。儿子回到我的身边,像完成一件艰巨任务似的欢快起来。下午送儿子去学校时,从保安的眼神里,我读出一种感动。下午放学,儿子从学校里带回一只 50 厘米长宽的纸箱,上面写着:天冷了,他们却站在寒风中!回到小区,把它高高贴在门口,用手压了又压,保证不会被寒风吹掉才回去。第二天,我们路过小区门岗,十几名保安列出整齐的队列,由保安队长带领着

10、,齐刷刷向我和儿子敬礼。保安队长说,一个晚上,他们就收到小区居民送来的几百件衣物,三年也用不完啊,感谢,感谢,实在感谢!他紧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去学校的路上,寒风依然,我问儿子还冷不,儿子说,天冷,我不冷。14、根据提示,按故事发展顺序,在横线上填相应的事件。( 2 分)儿子发现保安衣服单薄,保安列队向我和儿子敬礼。15、 文章第 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分)16、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 分)17、结尾段中的“天冷,我不冷”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4 分)18、文中孩子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小小的举动,触动了父亲,感动了邻居,温暖了保安,我们身边类似这样的“以小见大”的例子很多,请你举出一个,并说说这件事反映了事例中人物什么样的品德、修养或精神风貌。(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