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花开大型考试原题汇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671693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田花开大型考试原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心田花开大型考试原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心田花开大型考试原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心田花开大型考试原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心田花开大型考试原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田花开大型考试原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田花开大型考试原题汇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树德博瑞小升初招生考试蘑菇转了一个弯是心田花开六年级寒假班的作业题,共计有 30 分的原题!蘑菇转了一个弯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 ,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

2、亲说了。 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 50 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

3、,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后来,我还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

4、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1、第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 2、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3、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 )(父亲建议上山采蘑菇)( )(改摘山果卖的不少钱)( )(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C、如果善于发现

5、,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6、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 (80 字左右)答案:1、满大街的去找工作。2、我不来公司做保安,难道你会发现我的才能吗?3、我找工作受挫回老家 没采到蘑菇,却采到很多山果 父亲用卖山果的钱买了蘑菇为我做汤4、是一个爱孩子、富有人生经验,懂得教育、启发孩子的伟大父亲5、B6、 “略”2016 成外小升初招生考试孟母断织是心田花开讲过的原题。孟母断织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

6、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选自列女传【注释】既:已经。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以:用。子:古代指你。斯:这。是以:因此。则:就。旦:早晨。夕:泛指晚上。道:法则、方法。【译文】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 他的母亲正在织布, (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

7、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 )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启示】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

8、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孟子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1.找出下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少时(小时侯) 其母方织(母:正在)B 有顷(有一会儿) 复颂(复:又) C 有所失(失:忘记) 自是之后(是:自己是对的) D 其母方织(其:他的) 促然中止(止:停下来) 2. 翻译句子: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3. 孟母认为学习的几大好处是什么?4.从“孟母断织”的故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参考答案:1、C 2、有德行的人学习是

9、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3、广知、安定、远害。4、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2016 实外小升初招生考试孟母教子是心田花开体系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讲的原题。孟母教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央,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 ”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造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乃买东家豚向以食之,明不欺也。【注释】:喧:声音

10、大而吵闹,这里是指孟子将要对母亲吵闹。央:请求。豚(tun):猪。啖(dan) ;吃。1.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引而不发()方兴未艾() 引人入胜()四面八方() 引经据典()孟子少时,其母方织() 其母引刀裂其织()2.翻译下列句子。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_今造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_3.本文给了我们哪些启发?_参考答案:1.纵横间的距离;开弓。正在;吸引。方位;援引。正、正在;拿。2.孟子的母亲拿着刀割断了她织的布,拿这来告诫孟子。现在已经告诉了他而(再)去欺骗他,这是在教给他不诚信呀。3.本文叙写孟母教子的故事,说明教育子女应有正确的教育

11、方法,并要以身作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016 师大一中小升初招生考试庸医治驼是心田花开体系老师讲到过的原题。庸医治驼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注】:媒:介绍,夸耀。屣(x):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鸣:申诉,控告。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6 分)(1)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信:(3)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索:25、选出与文中“

12、以一置地下”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4 分)A、可以为师矣。 B、徒以有先生也。C、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D、以伤先帝之明。26、翻译下列句子。 (4 分)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27、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4 分)_参考答案:24 (1)请,邀请;(2)相信;(3)取,拿来 25、(C)26、我干的(职业)就是治疗人的驼背,只负责把人的驼背治成直的,哪里还负责人的死活呢?27、做事情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看局部,就像治驼背,不能只治了弯曲的背,背不再弯曲了,可人的生命也没有了,这就是不看全部只求局部效益,这样做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这个驼背的人,被这样的庸医治好

13、了背,却没了命,得不偿失。(意思对即可)2016 某成外小升初集训考试素颜如雪中考到标题的含义,是两周前心田花开课堂上讲过的原题。素颜如雪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 。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味道。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的清香。 读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大

14、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时茫茫天地之间,山长水远,万簌寂静,只听见雪在枝头簌簌落下的声响。天地粉妆玉砌,一派洁净。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苦茶香茗,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优雅的事吗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文人们来去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他似乎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好文字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 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我喜欢画家林风眠的画,他笔下的仕女真是冰清玉洁。白衣女子坐在堂中,黑发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纯洁素雅,安详从容。一身素衣,却胜过万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