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李聪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629248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李聪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李聪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李聪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李聪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农村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李聪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李聪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李聪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农村佤族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报告翁不老小学 李聪美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是指家庭中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孩子,多数主要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抚养照顾。由于其家庭构成的特殊性,会给孩子成长造成种种负面影响,尤其在孩子的心理成长方面,容易阻碍孩子的情感和性格发展。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近了公众的视线。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生活的孩子往往附带着各种各样的来自家庭、社会、学习方面的额外的压力,这也是单亲家庭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在校就读的学生中,这个特殊的群体占有一定的比例

2、。在他们当中有不少还是比较优秀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很多单亲家庭学生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走出阴影,从而导致各种不良心理的产生,造成心理偏差。为了真正掌握当前农村佤族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真实现状,我对糯良乡翁不老小学的小学生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了解,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整理,形成本调查报告。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龄儿童,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稳固的行为方式逐渐形成的过程之中,他们人格结构中的某些基本方面

3、也开始逐步得到塑造和确立。因此,能否在本阶段获得良好的心理发展,不仅关系到他们当前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也关系到他们以后整个的一生。目前,我国单亲家庭的数量正呈上升趋势,生活在这一类家庭中的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无疑更加有理由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单亲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以及分析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更具有其独特价值,可以为将来自己的教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为此,我在翁不老小学里做了份问卷调查。并在调查后对问卷结果做了相关分析和总结。一、调查基本情况及其分析我这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针对翁不老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我对学生填写

4、的信息保密,不泄露学生所填写的任何信息。调查问卷内容如下:第 1 题 你的家庭是单亲家庭吗?(单选)A 是 B 不是 C 正面临危机 D 其他第 2 题 你是跟爸爸住还是妈妈住?A 爸爸 B 妈妈2第 3 题 你通常由谁照顾?A.父亲或母亲 B.亲戚 C.朋友第 4 题 你跟亲人关系好吗?A.很好 B.还不错 C.很差第 5 题 你认为单亲家庭对您成长有影响吗?A.有一定影响 B.影响很大 C.几乎没有第 6 题 你亲人是怎样补偿这方面的缺乏?(多选)A.给你满足多点物质上的需求 B.多点陪你 C.没有 D.其他第 9 题 你认为这样的家庭对你造成心理上压力吗?A.有 B.没有 C.说不清(为

5、什么)第 10 题 你认为你的性格属于?A 开朗大方 B 情绪不稳定 C 敏感 D 抑郁孤独不善言谈 E 逆反暴躁第 11 题 如果你晚上一个人在家,你会害怕吗?A.会 B.不会第 12 题 你经常做噩梦吗?A.经常 B.偶尔 C.不常做 D.不做第 13 题第 14 题 您觉得社会方面对你们的态度是怎么样的A 关心 B 一般 C 歧视 D 其他第 15 题 您知道社会对你们进行过各种援助支持吗?(如心理疏导、精神支持、经济 援助、法律援助)A 有 B 没有 C 其它第 16 题 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当家长不在家时,你最常做的事情是什么?第 17 题 您最想对您的监护人说什么?经过对调查结果的

6、分析,单亲家庭子女对社会不关心,不负责任,产生报复行为达 50.5%。大量的调查、访谈、资料分析表明: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发展产生了非常的消极影响。单亲,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教育形成缺陷,但这是不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成长的根本因素呢?单身爸爸或妈妈,怎样来为孩子弥补心灵上的创伤呢?社会该怎样看待单亲家庭呢?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缺乏父爱或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自卑、情绪低沉、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意志、情感和品格的发展。所以,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成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出,单亲家庭

7、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3(一)性格孤僻,冷漠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特别是重新组建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孤独感、不融洽感会进一步加剧。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又常常是由家庭不完整带来的自卑心理所致,单亲孩子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感到较少得到关心甚至是“多余人” 。因此,他们在学校里与人交往不热情,对很多事都漠不关心,他们给人的印象往往就是性格内向,寡言少语,有的甚至心态闭锁。在校表现为:不爱和同学接触,不善言谈,出现矛盾不能和老师沟通,或心理抑郁,或行为粗暴。(二)自尊感重、倔强、产生逆反心理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不希望其他的人知道自己的父母离异

8、,认为是件丑事,所以当人们提到这个话题时,他们就会感到别人是在针对他,使他很没面子。并且,单亲家庭的小学生特别固执,别人给他们的建议不管是好是坏都不予以接受,还表现出你叫他这样做可他偏那样做的心态。逆反心理表现为“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情绪。这往往是一种由于家长本身有令人不能原谅的错误而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信任、厌恶和消极的对抗情绪。尤其是第三者插足而造成家庭离异的。有这种心理的孩子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对老师和同学有着莫名的抵触情绪,很不合群。如:该校五年级学生卫某把家庭的怨恨发泄到学校。父母离异后由父亲带领,父亲忙于劳动对孩子不闻不问,导致孩子生活无作息时间,放学在校外东游西逛。还经

9、常偷教师和同学的钱和学习用品。教师批评他,他就在校外破坏绿化花草,欺负小同学,以此发泄内心的不满。(三)缺乏信心,自卑,胆怯自卑感往往是与强烈的自尊心相伴的。在“你愿意别人跟你开玩笑吗”这一提问中,回答“愿意”的单亲家庭学生比常规家庭学生少很多;而回答“不愿意”的单亲家庭学生又比常规家庭学生多。单亲家庭儿童在受到别人欺负时的反应,也比常规家庭儿童更趋激烈。(四)容易嫉妒他人有嫉妒心理的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也较常规家庭儿童为高。因为家庭的不完整,他们嫉妒同学谈自己的父母,谈自己温暖的家。嫉妒使他们产生了一种羞于启齿而又十分强烈的憎恨心态。他们不相信周围的人,排斥周围的人,没有爱的情感,与周围人缺

10、乏情感交流,常常把他人的善意批评或好言相劝,看成是恶意的举动,他们轻则置若罔闻,重则寻机报复,经常挑起一些带有恶作剧色彩的事端,有的甚至以对他人的戏弄或殴打为乐。另外,从调查结果中显示出单亲家庭学生的情绪和意志上体现了一些和常规家庭学生不同的比较明显的特征,在问及“你夜里经常做恶梦吗”时,大部分的单亲家庭儿童回答“经常做” 。这说明单亲家庭学生的紧张、焦虑和压抑情绪相对于常规家庭学生来说更为普遍。由于单亲家庭学生潜4意识中有较多的不安成分,因此,当他们处于某种特定情境时,便有可能比常规家庭的学生更多地表现出胆小或无名的恐惧。再如,我们在问卷中设定了一个“如果你晚上一个人在家”的情境,回答“害怕

11、”的单亲家庭儿童的比例,显然高于常规家庭学生。在渲泄压抑和苦闷情绪的方式上,单亲家庭学生比常规家庭学生更多地选择自我诉说。同样问卷中还有这样一个提问:“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当家长不在家时,你最常做的事情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学生在闲暇独处时,也比常规家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无聊情绪,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来打发时光。在意志特征方面,由于单亲家庭儿童在平时受到的挫折相对多一些,因而,他们的忍耐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一般比常规家庭儿童相对较强。二、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心理学家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

12、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使单亲家庭的孩子形成积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人格呢?我有以下几个建议:(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应当着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跟踪,并详加记载。对他们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上的关照,行为上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掌握单亲家庭孩子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家庭的教育方法如何,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就必须先当好孩子、家长的“知音” ,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

13、如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力求做到细心地观察、仔细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了解这些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注意掌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融洽点、疏忽点,以便架起老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沟通的桥梁,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的目的。(二)使单亲家庭孩子融入班集体生活,消除忧郁心情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其一,要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同学、老师都很重视他们,尽量淡化他们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别,避免他们感到窘迫、难堪和不安。其二,教师自身观念要开放,心态要豁达,尊重单亲家庭孩子的人格和生活方式,不能有歧视、嘲笑、戏弄单亲孩子的做法。其三,

14、要善于发现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学们接受他们并乐意亲近他们。其四,要及时从家长那儿获取信息。教师除细心观察外,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孩5子在家中的情况,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深入了解,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蛮做,便会大碍于孩子的发展。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要了解他们喜爱什么,讨厌什么。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使他们朝气蓬勃地融入到集体中来,乐观地面对并克服困难。比如,在班级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手拉手,一

15、帮一” 、 “同在一片蓝天下” 、 “我们都是一家人”等主题班会,让双亲家庭孩子与单亲家庭孩子团结互助、平等相处,一起欢笑,没有讽刺,没有歧视,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四)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快乐、关心和鼓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 ”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更需要教师注入无私的爱来抚慰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创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创设一种真诚的氛围,使孩子重新享受失而复得的温暖与快乐。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是学校的主要职责。单亲家庭的孩子尽管遭遇了很多家庭的不幸,比一般的孩子缺少爱护和幸福感。但是,爱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本着“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就能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相信他们也同样会生活得快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该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因势利导,综合运用各类育人方法,使他们燃起心中的明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