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领导艺术和竞选艺术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628497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巴马领导艺术和竞选艺术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奥巴马领导艺术和竞选艺术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奥巴马领导艺术和竞选艺术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奥巴马领导艺术和竞选艺术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奥巴马领导艺术和竞选艺术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巴马领导艺术和竞选艺术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巴马领导艺术和竞选艺术研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奥巴马的管理术 2012-12-31 李光斗古语有云:孤掌难鸣,独木难支。美国第 44 任总统奥巴马,从“草根”到“总统”的传奇经历,主要归功于奥巴马背后的营销团队。众所周知,奥巴马的智囊团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大部分成员都是“80”后。“80”后,被称为个性一代的新新人类,是一群不折不扣的“个人主义者”,面对如此一支“个性化”新生力量,如何笼络人心,如何让团队中的所有人尽心尽力,为赢得大选拼尽全力?为梦想而战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步入社会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站队”跟对人。站队即你要从事的行业,你要跟随的领导,你要开拓的领域。正确的站队,会让你的仕途更加顺畅,更有机会可以平步青云。错误的

2、站队,也许就难有出头之日。谁会想到一个无钱、无权、无靠山,而且名字还有些滑稽的“三无”黑人当上美国总统,可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民主的国度,一切皆有可能。但是站队在这样一个“三无”黑人的旗下,是不是过于冒进,还是赌一把风险与机会共存。是什么吸引了无数精英纷纷投靠奥巴马麾下,是丰厚的待遇?是入驻白宫谋个一官半职的许诺? 依然是梦想使然,汇聚了所有渴望改变的年轻血液,为了相同的美国梦而共同奋斗。奥巴马向其团队卖了一个对未来美好的愿景,告诉所有人“不是为了某个人工作,而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2000 多年前的汉高祖刘邦是个高明的政治家与企业家,刘邦只用了四字便得到了天下的统治权“奖赏封用”,四字真言是汉

3、高祖刘邦的智慧的表现。对于工作干得好的下属刘邦会给予奖赏以作鼓励。“封”在汉朝就是予以封地,同姓的封王,异姓的封侯,2在现在来说就是放权,对于自己信任的员工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把权力和责任都交到员工的手上,会激发员工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工作。“用”则是对于非常有才干的人以重用。因此张良成为刘邦的智囊,为刘邦出谋划策;让韩信为外联主管,带兵打仗,扬名在外;萧何则为后勤部长,振国安民。确定管理制度明确的使命和团队文化是一支渴望所向披靡的队伍所必备的两个因素。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总统选战的竞争程度更有甚于商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想要赢得最后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4、一致对外。因此内部的团结一心是赢得选战胜利的前提条件,也是必备要素之一。内部的勾心斗角,互相猜忌是奥巴马团队中的大忌。在奥巴马团队中绝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出现。与其他候选人团队中的内斗、背后捅刀子、不择手段上位相比,奥巴马的这种“团结政策”更具吸引力。创建新团队,必须要先树立原则。奥巴马为其团队规定正确的竞选战略以及人与人之间要互尊互重,无论你职位高低,保持彼此的尊重是首遵守则,在遇到危机时要携手解决而不是相互推卸责任,互相埋怨。明确整个竞选团队时为了服务于这个事业,为了共建美国梦,而不是为了私人野心。这种“大同”式的管理制度,在以“自由”与“民主”著称的美国特别受用,这是奥巴马吸引精英投其麾下

5、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所有前来投奔奥巴马的人有其不同理由:他们有的是为了告别过去的生活,为全新梦想起航;有的是推崇奥巴马的内部管理制度;有的是渴望见证奥巴马当选的这一历史时刻,充当历史见证者的角色无论何种目的,他们的最终梦想始终归一,就是共创美国梦。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团队都需要管理,奥巴马对于团队管理在于他给所有的团队成员一个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使所有人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管理的作用就像是磁铁与铁钉一样,企业3就是磁铁,员工就是铁钉,没有磁铁铁钉永远不会自动聚集在一起,反之则不同。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无论是内在的企业实力还是外在的品牌形象,沃尔玛都是业内的领头羊。许多消费者

6、也都喜欢去沃尔玛买东西,原因很简单,因为沃尔玛的服务好,价格低,商品全。在 2003 年的时候沃尔玛全球销售总额达到 2400 多亿美元,在全球 500 强中名列第一,超过了美国通用汽车。一家属于传统产业的零售企业,能够在销售收入上超过“制造业之王”的汽车工业,令所有零售企业望而兴叹。沃尔玛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归功于沃尔玛独到的企业管理模式,其中成本控制是在企业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沃尔玛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成本控制体现在许多细节上,在沃尔玛的各级管理人员办公室中,看不到昂贵的办公用品,办公室也没有经过豪华的装修,沃尔玛还鼓励员工尽力为公司节省不必要开支开动脑筋,出谋划策。沃尔玛

7、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对于那些能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合理的开源节流可以使企业积蓄实力,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奥巴马就是一个“过日子”的高手,在其竞选总统的准备中,设置薪酬上限是他的一大精明之举,把省下来的钱都用于总统竞选上,而对于其团队,美好的前景则是奥巴马给其团队最好的福利待遇。设置薪酬上限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时间,省掉一切可以省的钱,一切都只为最终的目标。奥巴马拥有一支精明睿智的竞选团队,智囊团一些影响大局的精明决策,为奥巴马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设定薪酬上限不失为一个精明决策。除财务总监之外,团队中所有人的月薪不得超过一万两千美元,虽然这个数目在普通行业中属

8、于高薪范畴,但在很多州竞选中,许多人都可以拿到高于此薪酬两倍以上。设立薪酬上限的目的是可以免于在薪资谈判上花费过多4的时间,这些时间可用于做一些对竞选成功更有益的事情。对于所有低级别员工则采取分级工资制度,新来的员工一视同仁,只要是有能力并怀有一颗铸就美国梦的热血人士,无论资历怎样,都有机会在奥巴马团队中实现他们的梦想,这一点在其他竞选团队中是不存在的。整个团队不仅对薪酬设定了上限,而且还实行了一条不提薪制度,除非更换岗位,且职位担当责任更加重大,否则一直到竞选结束薪资标准与最初设定相同。一切省下来的金钱与精力用于竞选上。奥巴马向其团队卖了一个宏伟的愿景,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会一步步向成功迈进

9、。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薪酬上限的设定可以避免内乱的发生,加薪问题是一个令许多老板头疼的事情,一些繁杂的工作内容尽量简化,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花在总统候选人的主要职责上,对于奥巴马来说,没有什么比适时调整竞选理念,大范围的宣传自己更为重要。步步为营的个人营销术根据目标设定竞选策略,明确每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及任务,做到各个击破,步步为营,是奥巴马取胜的关键。正如企业或品牌渴望拥有较强的知名度一样,选择宣传渠道十分关键。信息时代,互联网是最便利、最有效的宣传渠道。画面与声音同步的视频传播相对于单一的图片或是文字传播更显直观。奥巴马以视频为主要宣传途径,采取层层剥笋之宣传法则:先在网上宣布奥巴马正在为参

10、选组建团队。几个月之后,待奥巴马的团队真正意义上组建起来之时,正式公布参选信息。每一步营销宣传策略,奥巴马本人都会参与其中。在拍摄视频之前,稿件会由其御用文胆“精雕细琢”,奥巴马还会亲自对文章进行润色,修改措辞,以求达到完美。如此兢兢业业的努力,对每一个步骤的精心要求,视频短片在网上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吸引了数万粉丝的围观。短片的成功给团队中的所有人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鼓励,更为重要的是5让奥巴马及其团队明确了网络将作为营销及宣传主战场。网络将成为奥巴马与网民对话与沟通的主要工具。6奥巴马的化敌为友术2012-12-21 李光斗丘吉尔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

11、同样适用于营销战。千方百计的使出各种营销手段,无非是为了让消费者放弃使用竞争品牌。粉丝的力量有多大?每天,有 10 亿瓶 Coca-Cola 被喝掉;每天,有 4000 万个汉堡包在麦当劳被吃掉;每天,有 82 万人光顾迪斯尼专卖店;每秒,有 1252 杯立顿热红茶被饮用;每秒,有 3600 杯雀巢咖啡被人喝下。万宝路每年在世界上销售香烟 3000 亿支,用 5000 架波音 707飞机才能装完,世界上每抽掉四支烟,其中就有一支是万宝路。如果能把对手的粉丝拉过来,品牌的发展会呈现何种情景?奥巴马刚一进门就详细询问店主斯考特的近况,比如家庭是否和谐、二老是否安康、店内流水如何等,完全没有摆总统架

12、子,更没有因为店主是共和党员而心生厌恶。询问完毕,奥巴马接着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大个的比萨店店主” ,还号召食客们“大家都来看这些块头,如果我吃了你家的比萨,我也能像这样吗?”受宠若惊的斯考特当即抱起了奥巴马。奥巴马则惊呼道:“快看啊!伙计,你是练举重的还是干啥的?”实际上,作为共和党人斯考特早在 2008 年就做出了“叛党”举动,当时他就把选票投给了奥巴马。毫无疑问,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秀,与对手党人亲密互动,既展示了奥巴马极高的人气,也间接打击了竞争对手。72012 年 8 月 30 日,一位神秘演讲人在共和党大会上向奥巴马开炮了,他就是好莱坞影星兼导演、著名的“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原定

13、为 5 分钟的演讲,被这位兴奋的老人延长至 12 分钟。演讲到*时,他还搬来一把空椅,把这把椅子假想为奥巴马加以批驳,痛斥“它”没有履行 2008 年竞选总统时所做的承诺,语惊四座。“空椅对话”随即成为热门话题,甚至催生了一个名为“看不见的奥巴马”账号,不到 5 天时间,粉丝数就高达 5.5 万人!面对批评,奥巴马大度表示, “对于当总统,或者竞选总统来说,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如果你轻易就被惹恼,你就该改行了” 。临了还不忘夸奖伊斯特伍德:“他是一位伟大的演员,也是一位更伟大的导演,他之前拍的几部电影太棒了,我是伊斯特伍德的超级粉丝。 ”而奥巴马的团队成员立场也完全一致。在美国广播公司的本周节

14、目中,资深顾问大卫-普罗费说:“ 我们奥巴马阵营的人都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粉丝。 ”面对批评,奥巴马一笑置之,大度对待,如此风度必然又会吸收一大批粉丝,甚至连伊斯特伍德的粉丝都有可能因此加入奥巴马的阵营。化敌为友,把竞争品牌的对手拉过来,为我所用,成功品牌不胜枚举。碳酸饮料市场曾经是可口可乐的天下,而百事可乐硬是凭借两次营销战虎口拔牙,抢夺了一部分“老大”的粉丝。第一次营销战即品牌定位。面对可口可乐的“经典” 、 “传统” ,百事可乐凭借年轻人的品牌定位,通过 “自认为年轻的消费者;百事是你的最佳选择” ;“奋起吧!你是生龙活虎的百事新生代” ; “百事新生代”等,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第二

15、次营销战即产品包装。8为了继续挑战行业领先者“红色”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于1996 年放弃了代表其视觉形象的红、白、蓝三色,而统一换成“蓝色” 。1996 年 4 月,百事可乐首先在英国南部的特威克机场把一架协和客机漆成蓝色的百事可乐(PEPSI)形象,瞬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同时,百事可乐把海外 20 多个国家中的运货车、冷藏车和瓶罐等均统一换为蓝色。这次 “蓝色”行动加深了消费者对百事可乐的视觉识别,为冲破长期以来可口可乐的垄断,对消费者进行视觉、心智的包围奠定了重要基础。从几近破产到崛起,通过重新定位消费者,百事可乐上演了一出完美的“粉丝”逆袭。 “化敌为友“,把竞争品牌的对手拉过来“为我

16、所用” ,国外品牌确实是个中高手,为此甚至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很多人都记得那句“用大宝,还真对得起咱这张脸” 。十几年前,几块钱一瓶的大宝让无数中国男性养成了“抹油”的习惯。看准了大宝数目庞大的忠实用户以及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经过两年多马拉松式谈判后,强生终于如愿在 2008 年以超过 3 亿美元的价格购得大宝。而外嫁的大宝随即被雪藏, “天天见”的大宝逐渐被淡出了视野。上世纪 80 年代,北京牌、上海牌汽车一直是消费的首选,但之后的“以市场换技术”运动,却让中国品牌们市场丢了,技术也没学到,输了个“底儿掉” 。其实远不止大宝、上海牌、北京牌,很多民族品牌在被收购后不是被外资品牌所取代,就是被雪藏,最后都淡出人们的视野。当然,商场无情,我们没必要咒骂国外品牌的无情无义,但其抢夺消费者的高明手段,确实值得中国品牌学习。化敌为友,把对手的粉丝拉过来,奥巴马深谙此道。为此,身为民主党的奥巴马不惜与共和党人亲密互动。92012 年 9 月 12 日,大选的关键时刻,奥巴马前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