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理想的天空脚踏现实的大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628299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顶理想的天空脚踏现实的大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头顶理想的天空脚踏现实的大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头顶理想的天空脚踏现实的大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头顶理想的天空脚踏现实的大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头顶理想的天空脚踏现实的大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顶理想的天空脚踏现实的大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顶理想的天空脚踏现实的大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头顶理想的天空 脚踏现实的大地长丰县徐庙中学 余锋7 月 26 日上午,长丰县 2011 年第二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上海铭师培训中心举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聆听了八位专家的精彩讲座,畅享一 顿精神大餐。专家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挥洒横溢的才情;严谨的治学态度、睿智深邃的管理哲学;爽朗干练,处处彰显人文关怀视角;幽默诙谐、锐意改革精神,莫不让我钦佩而心生敬意。回顾八人的讲座,似乎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既要有教育理想,又要有教育实践。借此,谈谈 自己对教师成长的一点理解与感想。两则材料在某县教育局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报告中有 这样一段话:教师职业道德不规范,部分教师不讲政治,不讲学习,淡化理想

2、信念与精神追求,工作不负责,不钻研业务,不 认真备课 ,不 辅导学生,不做家访, 对待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则批评指责,甚至打 骂学生,严重摧残了学生身心健康。有的教师视教育为商 业,对日常教学敷衍塞责, 对家教家养费尽心机,热衷于假期补课,违规 收取补课费,把家庭变成学校,把卧室变成教室 网站上现行流传着对教师目前状况的一种 说法只有生存,没有生活。一片爱心,两行清泪;三秋血汗,四季躬行。只有内容,没有外容。拿上一张旧船票,登上教育之船,日复一日,重复昨天的故事。2只有今天,没有明天。燃烧自己,照亮 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只有工作,没有发展。有的教师在一定程序下异化成了机器,就像一台洗衣机,

3、它每周洗两次衣服,从不闹情绪,也不出故障,令人 满意。但要让 它去写一年“ 工作总结”,它能写些什么呢?恐怕只有忙忙碌碌而已,它“ 工作” 过 ,但没有发展,只有磨损。 以上两则材料折射出在部分教师中职业理想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使命感衰微、责任感消退、成就感淡化。把教师职业异化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头顶理想的天空一、要树立职业理想。每一位最终成功走过来的教育家似乎都怀揣着一份神圣的教育理想,当他们的理想实现之日便是成功之时,而这份理想并不功利,因为它承载着深沉厚重的教育使命。而正是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敢于担当,成为攻坚克难、矢志不移的内在驱动力,辛苦而心不苦的幸福秘笈

4、。作为一名教育者,必须要树立职业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者,又怎能“立足本 岗,心忧天下”?又怎能拥有持久的教育热忱,迸发创新的激情活力! “把教育当做自己的信仰的老师是为师的最高境界”,自此问问自己,准备好了吗?二、加强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很欣赏牛根生的一句话,“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我们要完成专业的成长,实现 由“术”向“ 道”的提升,必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被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而这铸魂的利器便是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大德,它会让我们的教育散发人性的光辉, 让我 们焕发出无穷的魅力!3三、主动学习,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艺术。各种多彩的教育模式: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定向、自

5、学、讨论、答疑、自 测、小 结杜郎口:预习展示,反馈达标洋思:先学后讲,当堂训练尝试教学:先练后讲,练在当堂茶馆式教学:读读、议议、练练、 讲讲无不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之上的。一项科研成果成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 优秀的团队,而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有一种优秀的团队文化发挥着凝心聚力的作用,而这一切与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必定有着必然的联系。听 课的最大感受是感叹于各位专家学者精湛而深厚的专业 理 论技能和睿智大气的 领导艺术,相形见绌的卑微却点燃学习的激情,此时似乎 对“ 学而后知不足”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学习是提升的唯一捷径,要想在教育事 业走得长远除了学习提升,似乎别无他途。脚踏现实的大地朱熹认为:

6、“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有了理论建构,理想的实现便只能通过脚踏实地的教育实践来兑现。一、关于张人利校长张人利校长高高的个子,带着眼镜,一副睿智、学者的样子,看起来丝毫不像 60 多岁的样子。他举止文雅,和蔼可亲,很容易与人相处。课间许多学员跟他合影,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微笑着,频频点头,还不是的对照相者说:“怎样 ,不行再来一张!”就是这样一位长者,几十年来,潜心治教,矢志不渝,带领教师们4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是理科老师出身,但是竟然熟知几乎或有学科的教学,能够亲自参与、组织并带领所有学科老师进行听课、议课;他是一位校长(兼静教院院长),但是能够经

7、常深入课堂,和老师们一起摸索、研究,共同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他本已退休,但是却放弃了安享晚年的机会,并且也谢绝了多所学校年薪不低于 30 万的优厚待遇,而依然选择了留在了静教院附校,和老师们一起,共同致力于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致力于上海乃至全国名师、名校长的培训研究工作,并且乐此不疲,老当益壮这样的一位老者,思想超前,敢为人先。他提出:按学生最佳发展期设置课程。因此,静教院一年级不学数学,而让学生多识字,多读书,多背诵,并且加学英语;他认为现在的品德课程不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因此,静教院自编新德育而放弃使用国家课程,结果效果非常好;他倡导“绿色升学率 ”理念,因此,学校多年来一直 轻负

8、担,高质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他曾说过:“我无力回天,也不想回天。但我可以改 变脚下的这片土地。 ”这样的一位老者,朴实、执着,令人尊敬,令人钦佩。关于后“茶馆”式教学说起茶馆,许多人可能都有点认识。茶商们为了招揽顾客也为了宣传品牌,往往在店铺内摆上一张茶桌,新朋友、老朋友来了后,大家围桌而坐,品着老板献上的茶水,一边侃侃而谈。 这时,人们没有老幼、5男女、地位之分,任何人都可以尽情发言,任何人都可以肆意批驳。有消息了,此时可以及早提出来供别人参考;有烦恼了,此时可以倾诉出来以便寻求慰藉;有困难了,此时可以提出以便寻求帮助.大家在对话、议论、思考中,实现 了资源的共享,达到了思想的沟通,增进

9、了感情的交流。“茶馆式教学 ”之名的来源大概 缘于此吧。其实茶馆式教学是上世纪 80 年代,由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提出的,主要就是采取“ 读读、议议、练练、讲讲 ”为主要方式的教学,在上海乃至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施课改以来,以 张人利校长为中心的教师团队,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有领导 的“ 茶馆式教学”为基础, 进一步探索这一教学方法的发展,把由“ 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四种主要教学方式 变成“ 读读、 议议、练练、讲讲、做做”五种主要教学方式,并且把这种教学方法的发展称作后“ 茶 馆式” 教学。 后茶馆式教学跟以往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1、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教师课堂内、 课堂外,可以

10、结合实际需要采用多种方法。2、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不规定“读、议、练、 讲、做”每项的教学顺序、不确定每项的教学用时、不拘泥各项的应用完整,在教学效率上达到了最佳效果。“茶馆式”教学方法之所以盛行至今,是因为它符合了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教育就是要走向合作,走向对话,走向学 习共同体。教学反对灌输、教学提倡启发,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去告 诉学生什么是正确6的?应该怎么样?而应该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实践并最 终明白其中原因。其实,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这种后茶馆式教学跟我们现在正在探索的“和谐 高效、思 维对话”课堂教学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 “后茶馆式教

11、学”也好, “和谐 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也罢,无非都是想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现在,许多教师就是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课堂上老是讲得太多。但是,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自己讲得太多。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或大部分学生能学会的,教师还在讲;而学生搞不明白的,教 师没讲;或者讲了, 讲不透;或者是没时间讲透。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是真正达到了高效呢?是否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的对话呢?我们能否也把我们的 课堂变成一所学生可以任意交流、互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充满了和 谐与对话的“ 茶馆”式课堂呢?“理念从何而来,是在 实践中探究摸索出来的,理念不是学来的。”这很好地诠释 了务实 与理想的关系,而我们 必须在这二者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通过学习储备能量、提升自我,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建构美好的教育愿景,借助严谨勤勉的治学态度,恢弘大气的人格魅力,成就美好的教育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