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621728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7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遗传HEREDITAS (Beijing) 2(3)- 31-32 1980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潘启民徐德将(江苏省赣榆县衣业局)对水稻白叶枯病采用抗病品种,似乎是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国内外对选育抗白叶枯病品种的研究极为重视,并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从1973年开始,先后对一千多个原始材料进行了抗白叶枯病鉴定,从中鉴定出南粳15, 7276、红芒3号、双丰4号、贵州麻谷、IR26等30多个抗病较好的品种。从这些品种接种后较迅速地发生褐色的坏死型病斑分析,它们都是被病原菌侵入后以局部细胞死亡来阻止病斑扩大的抗扩展型。为探明其抗性基因的传递规律,给抗病育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我们选择抗

2、病品种南粳巧作为亲本开展了研究。材料与方法以南粳15作为抗病亲本,分别与不抗病的金矮114、早桂、C397、金林31和农林140杂交。亲本对白叶枯病的抗、感情况见表to表1亲本抗、感白叶枯病的情况(江苏赣榆)在白叶枯病接种鉴定中采用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农家品种小锣锤病叶上分离的菌株,其编号为KS-4-1,是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作为徐州地区白叶枯病的代表菌株,致病力一般偏弱。接种时取孕穗期剪去剑叶叶尖2-3厘米。接菌量为每毫升水溶液中含菌3X108个。接种后21天检查确定发病等级。病级记载标准按常规白叶枯病鉴定分级标准。0级:完全无病;;1级:病斑占全叶面积1/5以下;2级:病斑占全叶面积1/3; 3

3、级:病斑占全叶面积1/2;4级:病斑占全叶面积3/5;5级:完全发病。将0级视为免疫型;1-2级视为抗病型;3-5级为感病型。为了避免年份之间气候条件不同所引起的误差,我们把杂种中的一半南繁加代。然后将亲本、F,和FZ同时播种鉴定。为保证试验的正确性,我们在选择抗病亲本时尽量选择高抗病的株系,对感病亲本则尽可能选择感病品种中感病较重的株系,从而使亲本之间的病级界限比较清楚,减少病级重叠,以便试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试验结果亲本品种和各杂交组合的Fl,玩代抗,感病反应情况见表2,表2的资料表明,南粳巧与感病品种正、反交的结果,其F,代均表现抗病,说明其抗性属显性;FZ代抗、感植株的分离近似3:1。

4、经符合度测验,x2值在0.064-1.519之间。试验结果与理论分离比率符合,说明其坑性遗传是受单基因Pan Qin:in et al.: Breeding and Inheritance of LeafBlicht Resistance in Rice31品种来源供种单位农林141)日本江苏农学院金林31 金南风X农林46 江苏衣学院C 397 辽宁中国农科院金矮114 金南风X矮鬼江苏农学院早桂桂花黄系统选育赣榆县徐南庄大队南梗巧仅垦57X衣垦51 江苏农科院以金矮114X南粳15,南粳15 X早桂、9粳15X农林140、金林31X南粳15和南粳1X C397等组合的F:代的抗性来衡量其抗

5、性轰显性、隐性还是不完全显性;以Fz代的分离I现来分析抗性是由单基因支配还足由多基因r6制的遗传。表2南粳is与感病品种杂交后代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表现(江苏,赣榆)年份组合1::代病厂,代分离情况(株)F,代1- F:代3- F:代总之2值级,匡毛任5级感株数病株数1级2级3级4级5级V比刀L 病株数1974金矮114X南粳巧1。5 213 169 37 51 46 382 134 516 0.064 1974南粳巧X早桂2 245 101 19 斗8 36 346 105 451 0.144 1976南梗巧X农林1402.3 188 3127 28 10 219 65 284 0.117 19

6、76金林31X南粳15 0.2 236 4O45 33 33 276 111 387 0.675 1978南粳15XC 397 1.9 )160 33 30 36 217 99 316 1 .519控制的。讨论对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方式的研究,国内外都曾有过一些报道。日本从1946年以来,培育出一批抗病品种,并把白叶枯病细菌(Xanthomonas oryzae)分为3个菌系,将有关抗性基因定名为Xal, Xa2和Xa-w(即Xa3)。据国际水稻研究所V. Petpisit等对5个抗病品种IR20, IR26, IR1529-680-3, IR1545-284和RP291-7的抗性研究分析,

7、这些品种的抗性都是由单基因控制的,其中IR20,IR22和IR1529-680-3的抗性属不完全显性;IR1545-284和RP291-7的抗性属隐性。抗性基因等位关系的分析表明,IR20,IR22和IR1529-680-3的抗性属于同一显性基因,此基因已定名为Xa4; IR1545-284和RP291-7的抗性属同一隐性基因,定名为Xa5 o Xa4和Xa5,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中山大学生物系遗传教研室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一文中阐述了几个感病釉稻品种与高抗品种IR26,IR30的杂交,结果F1表现不完全显性;F:呈近似3:1的分离,说明白叶枯病似符合由一对基因所控制的抗性遗传规律。

8、我们的研究则是以粳稻为材料进行的,南粳15与感病亲本正、反交结果,F1代都是完全显性;FZ代符合3:1的分离规律。此外,在7276, 7275、红艺三号、双丰四号等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的后代中,同样观察到这些抗病品种的抗性遗传在F1表现显性,FZ抗、感分离比率为3:1。但在伉病品种中新120和感病品种C60的组合中(中新120 X C60或C60 X中新120),其F、代表现不完全显性;凡代的分离比率却近似于2:2。为此仍要加强抗病品种抗性基因的研究。白叶枯病的发生,是病原细菌与水稻在环境条件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品种的抗性是决定发病与否或发病轻重的内因。因此明确病区流行的白叶枯病主要菌系,寻找相应的抗原和研究这些抗原所具有抗性因子的遗传特点,是培育抗病品种的基础。致读者本刊编辑部现存有历年编辑出版的遗传与育种、遗传、遗传学报若干册。除1978及1979年度的各期刊物按原价销售外,1977年以前的各期刊物一律削价销售。需要者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售完为止。CCi()A传学#C;T;编辑部遗传与育种1978年1-6期每册。.18元遗传1979年2-6期每册0.30元遗传学报1979年1-4期每册0.85元1978年2-4期每册0.75元1977年1-4期1976年2-4期1975年1-4期1974年1-2期每册。.5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