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与应用作业答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511568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技术与应用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技术与应用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技术与应用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技术与应用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技术与应用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技术与应用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技术与应用作业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后作业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一次作业:(本次作业包括教学大纲的 1-2 章)一、填空题1.通信子网 终端系统 2.语法 语义3.局域网 广域网 4.数据链路层 应用层二、单项选择题1.C 2.C 3.B 4.B 5.A三、综合题1.什么是网络协议?由哪几个基本要素组成?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一般说,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语法:

2、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同步:规定了事件的执行顺序。2.画出 OSI-RM 模型的结构图,并简要说明各层次的功能。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计算机 B对等协议层对等协议层物理通信媒体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计算机 A通信子网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结点之间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进而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

3、无差错的数据链路。网络层:控制着通信子网的运行,为以分组(packet)为单位的数据包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的路由,并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传输层:向用户通过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为上层屏蔽低层的数据传输问题。会话层:负责维护通信中两个结点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建立、维护和断开,以及数据的交换。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应用层:为应用程序通过网络服务,它包含了各种用户普通使用的协议。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后作业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二次作业:(本次作业包括教学大纲的 3 章)一、填空题

4、1.10000 40000 2.100 53.双绞线 同轴电缆 4.频分复用 码分复用二、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A三、综合题1.假设带宽为 3000Hz 的模拟信道中只存在高斯白噪声,并且信噪比是 20dB,则该信道能否可靠的传输速率为 64kb/s 的数据流?按 Shannon 定理:在信噪比为 20db 的信道上,信道最大容量为:C=Wlog2(1+S/N)已知信噪比电平为 20db,则信噪功率比 S/N = 100C = 3000log2(1+100)=30006.66=19.98 kbit/s则该信道不能可靠的传输速率为 64kb/s 的数据流。2.带宽为 6MHz 的

5、电视信道,如果使用量化等级为 4 的数字信号传输,则其数据传输率是多少?假设信道是无噪声的。由奈氏准则,其数据传输率=2Wlog 2 M =26 Mlog2 4=24Mbit/s3.简述三种基本的交换技术及其特点。三种基本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其特点:(1)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处理过程都包括呼叫建立、通信(信息传送) 、连接释放三个阶段。(2)报文交换的交换节点采用存储 / 转发方式对每份报文完整地加以处理,每个报文传送时,没有连接建立/释放两个阶段。(3)分组交换也是一种存储转发处理方式,其处理过程是需将用户的原始信息(报文)分成若干个小的数据单元(分组)来传送。4

6、.一个报文的比特序列为 1101011011 通过数据链路传输,采用 CRC 进行差错检测,如所用的生成多项式为 g(X)X 4X1,试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生成多项式 G(X)=X4+X+1对应的二进制序列;(2)计算报文的比特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3)简述 CRC 码的检测过程。(1)生成多项式为 g(X)X 4X1,则其编码为 10011,r4。(2)1 0 0 1 1 1 1 0 1 0 1 1 0 1 1 0 0 0 01 0 0 1 11 0 0 1 11 0 0 1 11 0 1 1 01 0 0 1 11 0 1 0 01 0 0 1 11 1 1 01 1 0 0 0 0

7、 1 0 1 0(3)在接收端可以将接收码组()用原生成多项式 g()去除。当传输中未发生错误时,接收码组与发送码组相同,故接收码组 R(x)必定能被 g(x)整除;若码组在传输中发生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后作业错误, R(x)被 g(x)除时可能除不尽而有余项。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三次作业:(本次作业包括教学大纲的 4 章)一、填空题1.冲突检测 冲突避免 2.1 103.10Mb/s 双绞线 4.直通交换方式 无碎片交换方式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A 5.B 6.D三、综合题1. 试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 CSMA/CD 原理。(1)载波监听 是指每个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总

8、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发送数据,以减少发生冲突的机会。(2)多点接入 是指在总线式局域网中,有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根总线上,共享总线的信道资源。(3)冲突检测 是指发送数据的计算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必须监听传输媒体,判断是否发生了冲突。2.假设在一个采用 CSMA/CD 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长度为 1000m 长的完整电缆,传输速率为 100Mbit/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 200 000 km/s。(1)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2)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 40 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增加还是减少?具体变化多少米?(1)争用期 2=2

9、1000/(2108)= 110-5 (s),最短帧长为争用期内传输的比特数,即:Lmin=2*C= 110-51108=1000(bit) (2)若最短帧长减少,而数据传输速率不变,则需要使冲突域的最大距离变短来实现争用期的减少。因此假设需要减少的最小距离为 s,单位是 m,则可以得到下式:)104/()10s/(88因此可得 s=40,即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最少需要减少 40m。3. 简述以太网交换机转发帧的方式及其特点。直通方式、存储转发方式、无碎片交换方式。其特点:(1)直通方式在接收到数据帧的同时就立即按照数据帧的目的 MAC 地址对帧进行转发。(2)存储转发方式则需要将帧完全接

10、收和缓存下来,然后根据帧头中的目的 MAC 地址进行转发。(3)无碎片交换方式要求交换机只有在收到字节以后才开始以直通方式转发帧。4.有 5 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1)连接到一个 10Mb/s 以太网集线器;(2)连接到一个 100Mb/s 以太网集线器;(3)连接到一个10Mb/s 以太网交换机。(1) 5 个站共享 10Mb/s 带宽;(2) 5 个站共享 100Mb/s 带宽;(3)每个站独享 10Mb/s 带宽。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后作业网络技术与应用第四次作业:(本次作业包括教学大纲的 5 章)一、填空题1.32 20 2.生存时间 跳数限制

11、3.IP 地址 MAC 地址4.差错报告报文 提供信息的报文 5.路由选择 分组转发 6. 隧道传输技术 加密技术 7.任播 组播二、单项选择题1.D 2.C 3.A 4.B 5.A 6.C 7.D三、综合题1.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网络层及以上使用IP 地址;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硬件地址。 IP 地址在IP 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 帧的首部。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 地址,而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在IP 层抽象的互连网上,我们看到的只是IP 数据报,路由器根据目的站的IP地址进行选路。在具体的物理网络的链路层,我们看到的只是MAC 帧

12、,IP 数据报被封装在MAC帧里面。MAC 帧在不同的网络上传送时,其MAC 帧的首部是不同的。这种变化,在上面的IP 层上是看不到的。每个路由器都有IP 地址和硬件地址。使用IP 地址与硬件地址,尽管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的硬件地址体系各不相同,但IP 层抽象的互连网却屏蔽了下层这些很复杂的细节,并使我们能够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 地址进行通信。2.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包含固定长度的首部)。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答:4000-20=3980字节。3 片

13、;第一片:数据字段长度1480、片偏移是0,MF 是1;第二片:数据字段长度1480、片偏移是185,MF 是1;1480/8=185第三片:数据字段长度 1020、片偏移是 370 和 MF 是 0;1480*2/8=3703.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 136.23.12.64/26。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为 4 个一样大的子网(包括全 0 和全 1 的子网) ,并且每个子网规模尽可能的大。请问:(1)采用了 CIDR 技术,如何进行路由选择?(2)每一个子网的网络前缀有多长(多少个比特位)? (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块是多少?请写出 4 个地址块。(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

14、址是什么?(1)采用了 CIDR 技术,在查找路由的时候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也称为最长前缀匹配。(2)每个子网的网络前缀 28 位 (3)每个子网的地址块136.23.12.64/28 136.23.12.80/28136.23.12.96/28 136.23.12.112/28(4)136.23.12.64/26 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136.23.12.01000001 - 136.23.12.01001110 = 136.23.12.65 - 136.23.12.78136.23.12.01010001 - 136.23.12.01011110 = 136.23.1

15、2.81 - 136.23.12.94136.23.12.01100001 - 136.23.12.01101110 = 136.23.12.97 - 136.23.12.110136.23.12.01110001 - 136.23.12.01111110 = 136.23.12.113- 136.23.12.126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后作业4.Internet 的两个自治系统构成的网络如图所示,自治系统 1 由路由器 R1 连接两个子网构成,使用 RIP 路由协议;自治系统 2 由路由器 R2、R3 连接三个子网构成,使用 OSPF 路由协议。接口 IP 地址如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E 0S

16、 0 S 1R o u t e r 2R o u t e r 1 R o u t e r 31 5 3 . 1 4 . 5 . 0 / 2 51 5 3 . 1 4 . 5 . 1 2 8 / 2 5 1 5 3 . 1 4 . 3 . 22 0 2 . 1 1 9 . 2 0 . 1 2 8 / 2 52 0 2 . 1 1 9 . 2 0 . 0 / 2 52 0 2 . 1 1 9 . 2 1 . 0 / 2 42 0 2 . 1 1 9 . 2 4 . 2自治系统 1 自治系统 2(1)请利用路由聚合技术,给出路由器 Router2 的路由表,要求包括图中所有子网的路由,且路由表中的路由项尽可能少。 (路由表的格式如下)目的网络 下一跳(IP 地址) 路由器接口(2)简述内部网关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