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47665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0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50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50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50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50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0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0 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 总结急性乳腺炎三个临床阶段的护理措施。方法 排空乳汁,防止细菌入侵,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及对孕产期妇女的卫生宣教。结果 50 例患者有 3 例并发乳瘘者形成瘘腔,但坚持抗炎、换药,随访 13 个月,切口愈合。结论 不同临床阶段的急性乳腺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一个重要保障。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护理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患者多为产后哺乳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 34 周;其主要原因为乳汁淤积及细菌入侵;临床中一般分三个阶段即乳汁郁滞期

2、、炎症浸润发展期和脓肿形成期1 。2006 年 9 月2007年 5 月我科收治 50 例急性乳腺炎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0 例急性乳腺炎的病例,年龄 2235 岁,平均 27.5 岁。初产2妇为 46 例,占 92。其中发生在产后 34 周为 29 例,占58;产后 18 个月为 20 例,占 40;未婚者 1 例,占2。50 例患者中处于乳汁郁滞期及炎症浸润发展期的有 34 例,予以抗感染、排空乳汁,住院 510 天痊愈;而处于脓肿形成期有16 例,都行脓肿切开引流,其中 3 例回奶,住院 2030 天,13例切口基本愈合,3 例

3、为严重感染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者虽感染控制但仍有瘘腔,出院后坚持抗炎,每天门诊换药,随访 13 个月,切口愈合。2 护理体会2.1 排空乳汁 乳汁的淤积是急性乳腺炎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原因,则排空乳汁对预防和治疗急性乳腺炎显得尤其重要。首先要找出乳汁淤积的原因,再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其常见的原因为缺乏哺乳经验、乳头畸形、乳头皲裂等。具体措施:指导产妇哺乳技术特别是初产妇,告知哺乳时母婴取舒适体位,母亲多采取坐位,抱起婴儿斜卧于怀中,面对乳房,使乳头触及婴儿面颊或唇部。当婴儿寻觅乳头,口张得最大时顺势将乳头及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使乳头居于婴儿口腔中后部分,这样婴儿在吸吮时能充分地挤压乳晕下

4、的乳窦,使乳汁排出,又能有效地刺激乳头上的感觉神经,促进泌乳和排乳反射,不易引起乳头损伤2 。同时注意每次哺乳吸空一侧乳房后,更换另一侧乳房。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每次哺乳3尽量让婴儿吸净,如有淤积,及时用吸乳器或按摩帮助乳汁排出;哺乳后要清洗乳房。告知产妇及家属正确挤奶手法是3:操作者拇指和食指分别放置在乳晕上下方,朝胸壁方向反复一压一松,手指不离开皮肤,然后沿乳头方向依次将乳晕下乳窦内的乳汁全部挤出,35 min 更换一侧,全过程 2030 min;当感乳房胀痛但乳汁挤不出时,先用热毛巾热敷双侧乳房 5 min,毛巾温度 40 45 ,然后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从乳房的根部向乳晕

5、做螺旋式按摩,按摩 5 min,最后再进行挤奶。乳头畸形一般是指乳头内陷,纠正乳头内陷应从妊娠后期开始每日挤捏、提拉乳头,大多数乳房内陷可以矫正,未能矫正时还可用小酒盅扣罩乳头及外用布固定或用吸乳器等负压吸引矫正。当发现乳头、乳晕处有破损或皲裂时,停止哺乳,每日用吸乳器吸出乳汁以免乳汁淤积,局部用温水清洗后,涂抗生素软膏,待伤口愈合后再进行哺乳。2.2 控制细菌入侵 细菌入侵是急性乳腺炎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要控制细菌入侵必须保持乳头及乳晕的清洁,即妊娠期(尤其是初产妇)应经常用肥皂及温水清洗两侧乳头;哺乳期每次哺乳后也要注意清洗乳头及乳晕;但清洗时不宜用酒精擦洗,酒精可使乳头、乳晕的皮肤变脆,

6、容易发生皲裂。如果乳头、乳晕处有破损或皲裂时,要停止哺乳。养成婴儿不含乳头而睡的好习惯。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其口腔炎症;当婴儿口腔有炎症时也要停止哺乳。4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测量生命体征,了解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变化,必要时做血培养,注意用药反应,特别是应用抗生素过程中的反应。发热是急性乳腺炎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当患者发热但体温小于 39 时一般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浴、冰袋或冷毛巾湿敷头部及全身大血管处;但当患者体温持续不降或上升至 39 以上时必须用药物降温,如口服或注射对哺乳无影响的退热药。对发热的患者要定时测体温,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x【摘要 】 目的 总结急性乳腺炎三个

7、临床阶段的护理措施。方法 排空乳汁,防止细菌入侵,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及对孕产期妇女的卫生宣教。结果 50 例患者有 3例并发乳瘘者形成瘘腔,但坚持抗炎、换药,随访 13 个月,切口愈合。结论 不同临床阶段的急性乳腺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一个重要保障。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护理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患者多为产后哺乳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 34 周;其主要原因为乳汁淤积及细菌入侵;临床中一般分三个阶段即乳汁郁滞期、炎症浸润发展期和脓肿形成期1 。2006 年 9 月20075年

8、 5 月我科收治 50 例急性乳腺炎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0 例急性乳腺炎的病例,年龄 2235 岁,平均 27.5 岁。初产妇为 46 例,占 92。其中发生在产后 34 周为 29 例,占58;产后 18 个月为 20 例,占 40;未婚者 1 例,占2。50 例患者中处于乳汁郁滞期及炎症浸润发展期的有 34 例,予以抗感染、排空乳汁,住院 510 天痊愈;而处于脓肿形成期有16 例,都行脓肿切开引流,其中 3 例回奶,住院 2030 天,13例切口基本愈合,3 例为严重感染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者虽感染控制但仍有瘘腔,出院后坚持抗

9、炎,每天门诊换药,随访 13 个月,切口愈合。2 护理体会2.1 排空乳汁 乳汁的淤积是急性乳腺炎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原因,则排空乳汁对预防和治疗急性乳腺炎显得尤其重要。首先要找出乳汁淤积的原因,再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其常见的原因为缺乏哺乳经验、乳头畸形、乳头皲裂等。具体措施:指导产妇哺乳技术特别是初产妇,告知哺乳时母婴取舒适体位,母亲多采取坐位,6抱起婴儿斜卧于怀中,面对乳房,使乳头触及婴儿面颊或唇部。当婴儿寻觅乳头,口张得最大时顺势将乳头及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使乳头居于婴儿口腔中后部分,这样婴儿在吸吮时能充分地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使乳汁排出,又能有效地刺激乳头上的感觉神经,促进泌乳和排

10、乳反射,不易引起乳头损伤2 。同时注意每次哺乳吸空一侧乳房后,更换另一侧乳房。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每次哺乳尽量让婴儿吸净,如有淤积,及时用吸乳器或按摩帮助乳汁排出;哺乳后要清洗乳房。告知产妇及家属正确挤奶手法是3:操作者拇指和食指分别放置在乳晕上下方,朝胸壁方向反复一压一松,手指不离开皮肤,然后沿乳头方向依次将乳晕下乳窦内的乳汁全部挤出,35 min 更换一侧,全过程 2030 min;当感乳房胀痛但乳汁挤不出时,先用热毛巾热敷双侧乳房 5 min,毛巾温度 40 45 ,然后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从乳房的根部向乳晕做螺旋式按摩,按摩 5 min,最后再进行挤奶。乳头畸形一般是指乳

11、头内陷,纠正乳头内陷应从妊娠后期开始每日挤捏、提拉乳头,大多数乳房内陷可以矫正,未能矫正时还可用小酒盅扣罩乳头及外用布固定或用吸乳器等负压吸引矫正。当发现乳头、乳晕处有破损或皲裂时,停止哺乳,每日用吸乳器吸出乳汁以免乳汁淤积,局部用温水清洗后,涂抗生素软膏,待伤口愈合后再进行哺乳。2.2 控制细菌入侵 细菌入侵是急性乳腺炎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7要控制细菌入侵必须保持乳头及乳晕的清洁,即妊娠期(尤其是初产妇)应经常用肥皂及温水清洗两侧乳头;哺乳期每次哺乳后也要注意清洗乳头及乳晕;但清洗时不宜用酒精擦洗,酒精可使乳头、乳晕的皮肤变脆,容易发生皲裂。如果乳头、乳晕处有破损或皲裂时,要停止哺乳。养成婴

12、儿不含乳头而睡的好习惯。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其口腔炎症;当婴儿口腔有炎症时也要停止哺乳。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测量生命体征,了解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变化,必要时做血培养,注意用药反应,特别是应用抗生素过程中的反应。发热是急性乳腺炎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当患者发热但体温小于 39 时一般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浴、冰袋或冷毛巾湿敷头部及全身大血管处;但当患者体温持续不降或上升至 39 以上时必须用药物降温,如口服或注射对哺乳无影响的退热药。对发热的患者要定时测体温,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2.4 疼痛护理 由于细菌的感染,乳房疼痛是急性乳腺炎主要的特征。尤其对于感染严重及脓肿形成并且行脓肿切

13、开的患者,疼痛给她们带来巨大痛苦。在脓肿形成以前可以采取冷疗、热疗、排空乳汁等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对于脓肿形成及行脓肿切开的患者,当疼痛不能忍受时,可以适当应用止痛药;为了减轻疼痛还可用宽松的胸罩将两侧乳房托起。同时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及建立信赖关系;还要安慰、鼓励和支持患者,设法减轻患者的心8理压力,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2.5 围绕促进伤口愈合做好以下护理 42.5.1 换药 术后换药因疼痛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护士应在床旁协助医生为其换药,并做好解释工作,使其配合。当伤口敷料被乳汁及切口引流液污染时,要及时更换以免继发感染及影响伤口的愈合。2.

14、5.2 回奶 由于乳腺分泌乳汁不利于伤口愈合,特别对于严重感染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的患者,应停止哺乳。常用的回奶方法有:炒麦芽或生枇杷叶水煎服,芒硝适量装入纱布袋中对乳房进行持续外敷,大剂量口服己烯雌酚,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5.3 饮食护理 急性乳腺炎多见于产后哺乳期,由于体质较为虚弱,加上患者发热使机体代谢率增加及伤口愈合需要营养支持,同时由于疼痛影响患者食欲。则要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及易消化的饮食,同时注意水分的补充。2.5.4 生活护理 乳腺术后患侧上肢活动受限及为保持患者清洁、舒适,则应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由于乳汁和切口引流液渗出较9多,要注意随时更换内

15、衣,同时内衣要注意选择棉质及宽松的内衣。同时还要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干燥。2.6 心理护理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性特征器官,也是泌乳、哺乳的器官;但在现在社会的认识中乳房更是女性美的象征及性感的魅力表现。急性乳腺炎患者特别是严重感染或脓肿形成者,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脓肿切开后害怕不能哺乳而影响孩子健康,同时也害怕切口留瘢痕而影响美观;并发乳瘘者由于伤口愈合过程长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心理压力。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要介绍疾病的特征、主要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不能哺乳者要介绍人工喂养的方法;认真倾听患者提出的不同问题,尽量为患者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紧张、忧虑、焦虑、恐惧或对康复失去信心等心理压力

16、。同时心理的安慰可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3 讨论急性乳腺炎是由于细菌进入乳房而引起的一种炎性反应,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其主要原因为乳汁淤积及细菌入侵。急性乳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根据脓肿形成前后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乳汁淤滞期、炎症浸润发展期除了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外,还要采取措施促进炎症消退使其不要向脓肿形成期发展,如予以冷敷治疗、热敷治疗、防止乳汁淤积及适当配合10中药治疗;如进入脓肿形成期一般要进行脓肿切开,必要时回奶,加强对伤口愈合的护理。对于急性乳腺炎的患者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特别是体温变化情况:生活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都显得尤其重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急性乳腺炎发病率及加快痊愈的重要保证,而预防显得尤其重要。加强产前产后的卫生宣教,指导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及哺乳妇女合理的哺乳方法和保护乳头的措施,只要实施了合理的预防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