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第五章人口流动迁移与城市化(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46954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10.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第五章人口流动迁移与城市化(终)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2017年整理】第五章人口流动迁移与城市化(终)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2017年整理】第五章人口流动迁移与城市化(终)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2017年整理】第五章人口流动迁移与城市化(终)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2017年整理】第五章人口流动迁移与城市化(终)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第五章人口流动迁移与城市化(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第五章人口流动迁移与城市化(终)(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与城市化,1,2,3,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达2.45亿,超过总人口的1/6。如果中国人口流动迁移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到2050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可达3.5亿人左右。 流动人口低收入阶层比重过大,4.5%的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收入低于500元人民币,27.0%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20%的最低收入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比为1:1.12。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难。,4,中小城镇对乡城流动人口吸引力有限,土地和子女教育是影响农民进城的重要因素。农业流动人口更希望在大城市落户,主要目的是为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接近一半的

2、人(46.6%)愿意落户城市是为了子女的教育和升学;大多数农业流动人口打算继续在城市务工居住,却不愿意放弃土地进城;62.1%的人打算未来三年在城市居住;74%的农业流动人口不愿意转为非农户口,其中34%是因为想保留土地,因计划生育政策不愿“农转非”的只有1.6%。而那些愿意进城落户的人中仍有35%不愿意交回承包地;仅有21.3%的人打算返乡就业。,5,问题: 第一,看了以上图片,请谈谈自己的感想; 第二,人口流动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流动? 第三,流动还是迁移,为什么? 第四,人口流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第五,人口流动、城市化与城乡融合的关系(农民工)?,6,主要内容,刘易斯模

3、式拉尼斯费景汉模式托达罗模式城市化与二元结构转化,7,1.Lewis二元经济模型,Lewis理论背景Lewis二元经济模型的基本假定劳动力转移和二元经济的发展过程Lewis二元经济模型的意义Lewis二元经济模型的缺陷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实际问题,8,Lewis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领导者和先驱。Lewis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对发展中国家贫困及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内在原因的研究,他所提出的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理论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并引起了广泛的科学辩论,由此形成了对Lewis原来的前提的一系列发展和补充,该模型亦被运用于实际以验证其应用性。有趣的是Lewis的简单模型分析不只表明了

4、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本原因,也有助于对第三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统计发展模式做多方面的透视。 197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9,1.1 Lewis的个人背景,Lewis于1915年出生在原英属西印度群岛圣卢西亚岛(现为圣卢西亚共和国)一个黑人移民的家庭。1932年,Lewis到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经济学,1937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40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Lewis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1954年发表于曼彻斯特大学学报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首次提出了完整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标志着二元经济模型超越了思想阶段而形成为一种具有严格内部一致性的经济学理论。,10,1.2 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发展中国

5、家处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经济转型中,市场刚刚发育,零碎而相互分割,现代企业缺乏。社会二元结构40年代,博凯等人对东南亚社会经济的考察发现,存在两种各具特色的社会经济子系统:前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特征是人们的欲望少、要求低。其证据是农产品的产量不会随着市场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劳动市场上,付给劳动者的工资的提高,劳动供给反而减少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系统:资本家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在东南亚地区,这种许多性质的部门大都是发达国家跨国投资的企业。,11,技术二元结构希金斯从技术角度考察了二元结构问题。希金斯实证分析发现,不发达国家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先进部门和传统部门的生产函数完全不同。由于传统部门绝对地缺乏

6、资本,因而会使用劳动集约型技术。而先进部门的生产技术必然是资本集约型的。,12,1.3 Lewis二元经济模型的基本假定,发展中国家经济由两个部门组成*劳动无限供给*城市工资水平不变*,13,1.3.1发展中国家经济由两个部门组成,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化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现代部门:生产规模大,生产和管理技术比较先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且资本家将他们获得的大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现代部门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力迅速提高。传统部门:规模小,技术比较落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大部分产品用于部门内部的消费。从长期看,传统部门的人均收入维持在生存水

7、平上,只能保证人口的再生产。而且传统部门的人口过度膨胀,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14,经济发展过程:通过不断扩大现代工业部门,为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过程。只有当传统部门的失业人口得到充分就业,发展中国家才能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起飞。,15,1.3.2 劳动无限供给,即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的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供给。包括两点:一是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能源源不断地为现代工业部门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二是劳动的无限供给还需要一定的价格条件,即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16,1.3.3 城市工资水平不变,传统部门的平均收入取决于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最低费用

8、,这是因为如果人均收入水平超过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最低费用, 刺激人口的增长降低人均收入水平,结果传统部门的人均收入在等于最低生存费用的水平上达到了均衡。,17,传统部门收入水平决定现代部门工资水平,传统部门的最低生存费用决定了现代部门工资水平的下限。而且现代部门的实际工资水平比维持生存部门的平均收入要高出30%-50%。 这些原因包括:第一,城市生活费用比农村高(水费、房租和交通费等)。第二,从农村流入城市就业的劳动力需要部分收入来弥补心理上的不适应或心理成本,即从自由、散漫的工作和生活转变为节奏高、受约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所引起的不适应。,18,第三,引诱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的需要。第四,城市工

9、业部门工会力量的作用时的工资水平上升。 所以,城市工资水平是由传统农业部门中只能维持生存的平均收入再加上一个一定的量所决定,这个量大约是传统农业部门维持生存的平均收入的30%-50%。,19,两部门工资水平差距的后果,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现代部门工资水平超过了传统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导致人口流动只要工业部门扩大生产规模,就可以按照不变的工资水平雇用到所需要的劳动力。发展中国家工业扩张中的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20,主要思想,二元结构中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现代工业部门工资高于生存工资,吸引大量剩余劳动

10、力进入工业部门工业部门规模随着生产发展和资本积累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雇佣劳动力从传统部门不断流向工业部门,直到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最终消失,21,1.4 劳动力转移和二元经济的发展过程,横轴表示劳动力数量,纵轴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品(实际工资),即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OA农业收入,OW工业部门工资。 WS代表劳动供给曲线。劳动需求线(劳动边际生产率)为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曲线。劳动供求相等决定均衡点。利润用于再投资,K扩大。 城市工业部门按照不变的工资水平雇用到所需要劳动力,直到剩余劳动力吸收为止。 当剩余劳动力消失,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劳动供给弹性变小,供给曲线向右上方上升。,22,

11、刘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S左边):无限劳动供给阶段。资本稀缺,劳动丰富,资本经济类剩余全部归资本家。 第二阶段(S右边):所有要素都是稀缺的。当资本积累数量与劳动力相匹配,供给弹性小或无弹性,资本积累时,工资不再不变。,23,1990. Regression line: Ag = 2672.9y-0.6211 (R2 = 0.783, N = 122).,Agricultural labor shares and GNP per capita,24,1994. Regression line: Rural = 395.12y-0.31 (R2 = 0.535, N =

12、 127).,Rural population shares and GNP per capita,25,1.5 现代部门对传统部门的影响途径,Lewis于1954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二元经济的论文,此后又发表文章对“无限的劳动力”做了进一步阐释。1979年他又发表了“再论二元经济”,讨论了现代部门对传统部门的影响等问题。现代部门的扩张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或途径使传统部门受益,而每一种方式也可能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就业* 分享物质设施* 促进传统部门的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 与两个部门之间的贸易有关的影响*,26,1.5.1就业,现代部门雇佣从传统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这些人在现代部门可获得更高的收

13、入,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其子女也有更好的机会。然而,如果一个国家人口不足,现代部门对劳动力的吸收可能是掠夺性的,这会对传统部门造成破坏。,27,1.5.2分享物质设施,现代部门建立了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码头、医院、供水、供电等等),传统部门只需支付边际成本或更低的费用,也可以使用这些设施。现代部门为学校教育、卫生保健服务等事业纳税,传统部门在这方面的收益通常高于它的支出。对发达部门征税,对不发达部门补贴,这是政府确保利益扩散的手段之一。,28,1.5.3促进传统部门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新技术提高产量,女孩被允许上学,土地耕作制度改良,农民进入合作社,等等。不过,新思想并不总是适当的:即使是适当

14、的观念,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入,与其他方面的变化保持同一步调。,29,1.5.4 与两个部门之间的贸易有关的影响,如果现代部门必需品部分依赖于传统部门,那么,现代部门的扩张就依赖于传统部门的类似扩张,否则,贸易条件就会不利于现代部门。例如,印度的工业生产,在农业收成好的年份就上升,在歉收的年份就下降。,30,对刘易斯模型的评述,贡献首创经济发展研究的二元结构分析法,开辟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新思路,将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和人口流动相结合,对现实解释更有合理性强调必须保证资本积累速度快于剩余劳动力增长速度,否则经济就达不到第二个发展阶段缺陷忽略了农业的发展将农业仅仅视为劳动力供给部门,忽视农业本身的发展及

15、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农业落后,粮食供给将低于就业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农产品价格将上升,工资上升,利润下降,积累下降,剩余劳动力转移减缓,很可能无法消除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三个假设的不合理,31,三个假设的不合理,假设一:农业有失业,城市不存在失业。与现实不符,这也是托达罗模型努力改进的地方假设二:暗含假设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的比例是固定的。与现实不符资本积累和就业机会增加同步。事实上资本积累增加,资本密集型的技术更多的被采用,就业机会的增加将不会同步。假设三:工资不变,利润全部用于投资。与现实也不符但事实上城市乡的收入差距23倍,远远大于刘易斯的估计,并且还在扩大利润也并非全部被用于扩大再生产

16、,消费和非生产性开支不断加大,32,1.6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实际问题,半个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转移过程进行得并不顺畅,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停留在二元经济状态中。现代工业部门不能像模型所描述那样顺利扩张*即使工业部门有所扩张,也无力吸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的发展受到阻碍*,33,现代工业部门不像模型所描述顺利扩张,按照模型,当农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时,工业工资不会上升。因为工资上升,更多劳动力流入城市找工作但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和农村劳动力过剩并存,而且工业工资不断上升,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增加了工业企业的成本,阻碍了工业规模的扩张。即使工业工资没有大幅上升,工业规模也不一定能扩大。因为资本家的利润不一定用于生产性投资,34,工业部门有所扩张,也无力吸收剩余劳动力,20世纪中期以来的人口爆炸,使得劳动力供给进一步增加。工业部门往往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