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例小儿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45607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例小儿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6例小儿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6例小儿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6例小儿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6例小儿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例小儿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例小儿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6 例小儿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儿童;心脏外科手术从 2005 年 1 月 2007 年 8 月,我科共施行 16 例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 16 例中,男 11 例,女 5 例,年龄 2.513 岁,体重1040kg。术前有不同程度发绀,有蹲踞史者 12 例,有晕厥史 3例。血红蛋白 110220g/L,血细胞压积 0.380.73。心电图检查中,全组均有右心室肥大,4 例右心房肥大。胸部 X 线检查提示心胸比例为 0.420.70,均有右心室肥大和肺血减少现象。超声心动图检查中 14 例诊断为法乐四联症,2

2、例诊断为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狭窄。9 例术前加做心导管和心脏造影检查,均确诊为法乐四联症。21.2 手术方法全组常规在全身中低温(2528)体外循环下施行矫治手术。从右上肺静脉或未闭卵圆孔插入左房引流管低压吸引,以保证术野无血。阻断循环后,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肌保护液,心脏表面置冰屑。术中病理见:PA/Ao 直径比例 0.250.70。单纯漏斗部狭窄 4 例,漏斗部、肺动脉瓣均狭窄和(或)肺动脉发育不全 12例。肺动脉瓣二瓣畸形 2 例,室间隔缺损直径 1.22.5cm 。嵴下型室间隔缺损 14 例,肺动脉瓣下型室缺 2 例。合并房缺或卵圆孔未闭 4 例,动脉导管未闭 2 例,三尖瓣关闭不全 1

3、例。16 例均行根治性手术(均为 期矫治) ,经右室流出道切口,小部分切除或仅切断肥厚的隔、壁束和异常的肌束,切开肺动脉瓣交界狭窄。根据肺动脉发育情况,室间隔缺损类型及右室流出道梗阻程度决定是否加宽,对肺动脉主干小的病例,均采用跨瓣补片(用自体心包及人造血管)扩大右心室流出道至左右肺动脉分叉处。室间隔缺损均以聚四氟乙烯补片修复。本组 4 例补片扩大右心室流出道至主肺动脉瓣下,4 例跨瓣补片扩大右心室流出道至主肺动脉瓣上,8 例跨瓣补片扩大右心室流出道至左右肺动脉分叉处。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者同期给予纠治。平均心肺转流时间 90min10s,全动脉阻断时间为 54min20s。32 结果全组术后早期

4、死亡 2 例,均为儿童,其中 1 例为术后重度低心排综合征所致,1 例为术后肺动脉瓣重度反流,导致顽固性右心衰竭。术后发生低心排 4 例,右心功能不全 3 例,残余室间隔缺损 1例。1 例出现二度室传导阻滞,第 2 日好转。出院复查提示:肺血均显著改善。对 9 例随访 424 个月,紫绀均消失,活动量也有增加,学龄儿童入学或恢复学习。3 讨论法乐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紫绀型先心中居首位,多主张早期手术根治。随着外科、麻醉、灌注及围术期处理技术改进和手术效果的提高,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已不受年龄限制,绝大部分患者均可直接行根治术。吴清玉等1认为肺动脉发育差和左室小应为该手术的禁忌证,而临

5、床经验表明,部分肺动脉发育差和左室小实施根治术,效果依然满意。本组 1 例术前考虑只能行姑息性手术,但术中探查后决定行期根治,虽然术后早期出现低心排,经积极处理,仍康复出院。但对有肺动脉极度发育不良或肺动脉闭锁的患儿,若 MeGoon 指数1.21.3 ,左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2830ml/m2,期矫治手术死亡仍较高 2 ,对这类病儿宜先行中央姑息术以缓解缺氧,待肺血管床发育较好,心功能改善后才4行期矫治术。 根治性手术的技术关键是良好的疏通右室流出道,最大限度地避免肺动脉瓣的反流。我们认为补片从解除病变为原则,切除右心室壁肌肉不可过多,补片不可过大。对右室流出道补片依体重而定3 ,即:510k

6、g 者通过 0.81.2cm 直径探条,15kg 通过 1.3cm 探条,20kg 通过 1.4cm 探条,40kg 通过1.51.6cm 探条,40kg 以上通过 1.82.0cm 探条。对肺动脉主干小的病例,均采用跨瓣补片扩大右心室流出道至左右肺动脉分叉处,避免残余梗阻。同时注意保留有效功能的肺动脉瓣,尽量减少肺动脉反流对右心室功能的不良影响。本组 1 例术后出现肺动脉瓣严重反流,最后导致顽固性右心衰竭死亡。对嵴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后下角危险区,我们采用先用双头针带垫片仔细行间断褥式缝合35 针,其余部分采用连续缝合,避免损伤及传导束,故本组术后无一例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法乐四联症术中右室切

7、口,流出道的疏通以及可能损及到三尖瓣,术后右室功能受损较重,所以除术中要有良好的心肌保护外,术中、术后良好的心肺功能辅助非常重要。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认为:小儿患者术中要维持较高的血浆胶体渗透压(1.331.60kPa) ,个别患儿可采取全血浆预充,加用甲基强的松龙4 ,术后加用甲基强的松龙 35 天,术中采取改良超滤技术以减轻组织水肿;手术均采用膜肺;术中辅助循环时间适当延长,在修补室缺完毕后立即开放主动脉,在冠状动脉供血的状5态下重建流出道,不仅减少了心肌缺血时间,而且增加了心肌相对辅助时间,有利心功能的恢复;术后适当延长呼吸机支持呼吸时间;术后加强监测,加强强心治疗

8、,应用有效的抗低心排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尤其是异丙肾上腺素可保持稍快的心率,对提高心脏代偿有利;适当利尿,排除体内间隙多余水分,使微循环尽早恢复生理状态;补充血容量维持偏高的中心静脉压以稳定循环,补充应以胶体为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心律失常,术后应坚持强心、利尿 36 个月以促进心功能恢复。【参考文献】1吴清玉,薛金兴.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的指征和技术问题J. 中华外科杂志, 1995,33(11) :577.2汪曾炜, 刘维永 ,张宝仁.心脏外科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878-939.3李忠民, 肖学钧 ,庄健,等.305 例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J. 广东医学,2000,21(6):470.4莫绪明, 钱龙宝 ,张儒舫,等.150 小儿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12(1 ):4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