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墨池记》简教附同步练习语文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447288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墨池记》简教附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墨池记》简教附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墨池记》简教附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墨池记》简教附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墨池记》简教附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墨池记》简教附同步练习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墨池记》简教附同步练习语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荐阅读 视频编辑新星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墨池记简教附同步练习专题三 杂 记墨池记 曾巩 编写: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2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3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二、资料链接(一)作者简介(1)曾巩简介 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省)人,杰出文学家。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登仁宗嘉二年进士第。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亳诸州。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府,享年六十五岁。后人称其为“南丰先生” ,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 。他与欧阳

2、修等人一起,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归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元丰类稿 , 隆平集等传世。 (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 “语以大纲” ,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 、 黄庭经 、 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 。 王羲

3、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二)文章简析本文是作者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之之请而写的一篇叙记。文章先由墨池的传闻推出王羲之书法系由苦练造就的结论,然后引申到为学修身要靠后天的勤奋深造的普遍道理。学习不能依赖天赋,必须刻苦努力,专心致志,曾巩这里的学习,并非单指学习方法,主要指的是道德的提高和深造。(三)结构思路第一部分(1-2 节):首先说明墨池的所在,接着指出古迹不实,然后强调不由天成,而须“以精力自致”由物及人,题小旨大,发人深省。第二部分

4、(第 3 节):交代作“记”的缘由,讽喻宣扬不当。第三部分(第 4 节):交代写作时间、作者,属于“记”这种文体的固定体例。(四)文史知识推荐阅读 视频编辑新星 (1) “三不朽”思想曾巩“重德”意识,源于儒家的“三不朽”思想,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后世就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三者之中,立德最难,立功其次,立言最易。立德者,以德为为天下倡也,古之尧舜,为天下之立德者也;立功者,以功为天下利也,古之文、武周公,为世道之立功以利百姓者也。立言者,著其说以导乎后人也,古之孔孟,著其书为后世所学者也。而三者俱为圣者也。

5、(2)关于墨池的记载 除荀伯子临川记中有王羲之墨池的记载外,浙江省永嘉县积谷山中也有一个水池,池旁刻有米芾所题“墨池”二字,庐门归宗寺内也有王羲之的洗墨池,此外湖北蕲水(蕲春、浠水一带)等地亦有类似遗迹。这些遗迹有些当然是后人的附会,但也可见人们对王羲之勤奋精神的钦佩和仰慕之情。三、文言知识归纳1、正字音徜徉( ) ( ) 恣肆( ) ( ) 楹间( ) 洼然( ) 岌然( ) 窈然( ) 商贾( ) 涵煦( ) 啮食( ) 畎亩( ) 阿附( ) 湍急( ) 滃然( ) 蘖而殇( ) ( ) 有恃无恐( ) 刬削( )2、通假字(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2)刬削消磨3、古今异义(1)临池

6、学书,池水尽黑 (2)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3)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4)强之以为山(5)魁岸踞肆,意气端重 (6)修既治滁之明年(7)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4、重点实虚词(1)临池学书 (2)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3)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5)言必信,行必果 (6)低眉信手续续弹(7)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8)而尝极东方,出沧海(9)岂其徜徉肆恣 (10)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11)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 (12)而使后人尚之如此5、词类活用(1)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 (2)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3)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4)又幸其民乐

7、其岁物之丰成推荐阅读 视频编辑新星 6、特殊句式(1)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3)而又尝自休于此邪(4)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5)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 (6)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7)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2006 年高考湖南卷)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 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 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 易、 书、 诗、 仪礼。 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

8、卉木之不同类,是 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 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请书而传请世,称吾爱恶悲份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 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 胜者,多排 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 不孤行,辞多俪语。即 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

9、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 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 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 进,沾被流 风者乎? 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 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棋于择术之道欤!(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版)1对下列句

10、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推荐阅读 视频编辑新星 D上与诗经 、 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 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4下

11、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 ,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 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 “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每小题 3 分)(1)奚足以语文事?译文: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译文

12、: (3)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译文: 墨池记答案四、文言文答案1C 解析)间:偶尔2B 解析)A 介词;助词。B 均为介词,用。C 表承接;表并列。D 介词;连词。3D 解析)只是用这个例子说明了湖南出人才4 D 解析)客观原因错误,这应该是主观因素5(1)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2)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3)这部文集所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文言文翻译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湘潭的罗研生,把他所编写的湖南文征一百九十卷给我看,嘱咐我为它写序。国藩非常的浅陋,牙齿又日益的衰败,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我私下听说古代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标准的。易、书、诗、仪礼、春秋这些经书,他们的体例形势语言,竞没有一个宇沿袭。就是周朝秦朝的诸予散文,也各自有自己的体例。拿着这个衡量那个,画与金玉和花卉草木是不同类的东西,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的。后来的人本来不会写文章,勉强获取古人所造来摹写仿照他,于是有相合的地方也有背离的地方,于是用标准无标准命名它们。假若人们不等待摹写仿照,那么人们各自在已具有了自然形成于心的文章,大概有两种情况:说理,抒情。这个方面每个人都本来就具有。就我所知道的道理,用笔写成书流传于世,抒发我喜爱憎恶悲伤高兴的情感推荐阅读 视频编辑新星 www.bianjixing.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