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生死与尊重一切生命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441081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淡生死与尊重一切生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看淡生死与尊重一切生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看淡生死与尊重一切生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看淡生死与尊重一切生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看淡生死与尊重一切生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淡生死与尊重一切生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淡生死与尊重一切生命许立冰老师HARRY POTTER读后感哈里波特系列其实很沉重,也很黑暗,不是因为黑暗势力的强极一时,而是因为死亡是其中挥之不去的主题之一。很少看到一本儿童书籍会笼罩着如此深重的死亡阴影,会这么郑重其事的谈论死亡,除非只关心情节,否则很难不去掂量死亡的恐怖、思量生命的意义,这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是很少见到的,更别提儿童文学了。罗琳为什么在写给孩子们看的故事里烙上这么压抑的主题?死亡在哈里波特里决不仅仅是一味调料,它是主料,或者说,哈里波特就是一首爱和死亡的协奏曲,勇气、友谊、智慧、爱情是其中的华彩乐章。当然可以说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单身妈妈,失业失婚,穷困潦倒,英国那臭

2、名昭著的冬天里连取暖费也交不起,若不是对女儿的爱,罗琳已经挨不下去了。在这样的境况里构思的故事自然逃不过沉重黑暗的阴影。可是,对死亡的关切本来也是罗琳的思想的一部分,有人采访她时说,若是真的有厄里斯魔镜,她会对早逝的母亲说什么。她回答说,除了告诉母亲自己的近况外,会问母亲一个一直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死亡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之中,有几个问题是不能自问自答的,倘若不当心问了,回答时最好浅尝即止,否则不是成为人类的精神导师就是因为命太薄扛不起哲学家或宗教大师的光环而发疯。罗琳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死亡究竟是什么?这不是罗琳个人的问题,这是人类一直以来的问题,历史上无数哲人智者孜孜以求死亡的真相。死亡生命的

3、终结凸现了生命的意义,并由此引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季路问死,孔子给了一个很滑头的答案:“未知生,焉知死?”古罗马的诗人说:“生命是什么?死神会客室外片刻的等待而已。”而莎士比亚,他让哈姆雷特站在舞台上, 说了几个世纪的“To be or not to be,thats the question”(题外话,德国的哈蜜瓜觉得“Sein oder nicht sein,das ist die Frage”念起来铿锵有力,所以德版哈姆雷特比英文原著更好)。 生命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三大宗教都有自己的解答。佛教有轮回和涅磐说,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基督教的答案是地狱、天堂和炼狱,认为死亡是连接今世和后世

4、的桥梁,安拉“使人生,使人死” ,死亡即“ 归真”“我们是真主的,我们统将归至于他”。不同的宗教对死亡各有各的描述,不过有一点是共通的死亡是避无可避的,无论如何看待生和死,老人必然会死,小孩也有可能夭折。人死不能复生,对所有人来说,死亡都是未知的,因而是可怖的,至少是令人踌躇的。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会带来各种各样不可测的可能,所以对孩子进行生死观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死亡的不可知,生死观教育着眼的不是如何死,而是如何活。古今中外都有人把追求长生不死当成了生活目标,但社会的主流态度显然是在知道永生不可能之后妥协了,转而追求不朽。中国人不朽的途径有三条: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为了不朽,可以在

5、认定一个自己或别人认为崇高的目的后,克服生的本能,从而放弃生的选择,主动追求死亡,也就是亚圣所言:“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自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的生死观就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观点,孔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的恐惧到了司马迁那里转为对死亡价值的判断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由于政府掌握了话语权,对“义”、“君子”、“重于泰山 ”的标准可以一锤定音,所以几千年朝代更迭,改不了的是对儒家生死观的推崇,这种推崇在以前教育部号召全国的少年儿童学习赖宁用生命扑灭山火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当然,经历过文革的人肯定还记得号召学习少先队员刘文学为了保卫集体的辣椒、上海知青金

6、训华为了保卫集体的木头光荣献出生命的事迹,那比宣传赖宁的手法还要大张旗鼓、轰轰烈烈,不过由于文革是集体非理性时期,所以本文只从文革后谈起)。这样的生死观教育:以革命/集体/理想的名义,号召青少年慷然赴死,不知道鲁迅先生倘若还活着会怎么说他最痛恨中华民族的某部分人一到最危险的时候便鼓吹“木兰从军”、“汪琦卫国”这种站在道德的高地上,用女子和儿童的血肉来筑成长城的做法。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后来,根据这部法令,赖宁的宣传画从中小学校舍的墙壁上消失了鲁迅若是得知这个进步,会不会觉得自己“救救孩子”的呼吁终于得到了回应?不过,若是有人觉得生死观教育从此走向人性化的方向了,未免低估了

7、儒家观念对国人的影响。几年前,就在松江大学城,一个风华正茂的高贵生命陨落了,大二学生汪洋目睹有人扒窃手机后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见义勇为奋起追赶小偷,当小偷躲入网吧卫生间的时候,汪洋紧追不舍,被小偷用小刀捅入心脏大量失血不治身亡,那个名叫韦风华的小偷后被抓获,公审判处死刑。汪洋是高尚的,他曾经问过一个问题:“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映证了他在自己博客里的回答:“重要的不是结局,而是过程。纯净地来,纯净地去,上善若水,真是再好不过的圆满结局了。愿我来世,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 不过,当我看过人民日报、文汇报、青年报以及新民晚报上有关汪洋的报道后,

8、吃惊且失望,这些报道的模式与以前关于刘文学、金训华、向秀丽、赖宁等英雄人物的宣传如出一辙,时代的脚步在那一刻僵滞了,我们又有了一个英雄可以学习,如此而已。 没有哪个记者深入思考一下,在那个夜晚发生的事件中,法治社会的公民应该如何行动,有那些教训可以吸取,汪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人人都像汪洋那样做,那还要警察干吗?!也没有人设想一下,如果汪洋可以止步网吧,让警察接手后来的事务,年轻的心脏是否可以继续跳动;这个世界,有没有可能少制造一个杀人犯?所有的报道里都提到了汪洋母亲的悲伤,是的,我也为她一鞠热泪,可是,我还想到,韦风华的一刀结束的是两个年轻的生命,两个母亲都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原本,韦风华只是

9、一个偷手机的蟊贼,虽然可恶但还是可以脏兮兮的活下去,他的母亲羞愧之余还可以有一个念想。所有的报道中没有人探讨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只是热烈歌咏悲剧造就的英雄,绝口不提如何尊重生命,无论它是高尚的还是卑贱的这是悲剧发生之后的悲剧。而随后各高校组织的学习汪洋的活动也只是这些报道的翻版,无论是倡议书还是学生写的感想,都只在汪洋的伟大境界处着眼,洋洋洒洒,慨当以慷,却没有对两个年轻生命同时逝去应有的遗憾和沉痛,没有人提到,这原本并不是一个绝对不可以避免的悲剧。若是说史怀哲有关所有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这一感慨在现阶段的中国还很难令人接受的话,那么,高校里这一活动的失败还有第二个层面,它给人一种只有做出极大牺牲

10、甚至献出生命才是值得学习的这么一种错觉,它不能起一个鼓励的作用而是让很多人把“见义勇为”和“失去生命”划上等号。孔子在几千年前批评自己的学生救了人不去领政府奖赏的高尚举止,因为这种高尚的举止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会导致更多的鲁国奴隶失去被同胞赎买回国的机会。 同样的,若是见义勇为必须失去生命,即使身后有如潮的歌颂,敢于这么做的人也不会太多吧。北岛曾经这么说过:必须承认在死亡白色的寒光中我,战栗了谁愿意做陨石或受难者冰冷的塑像看着不息的青春之火在别人的手中传递即使鸽子落在肩上也感不到体温和呼吸它们梳理一番羽毛又匆匆飞去哈利波特作为一部成长小说,也是罗琳对生死观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有形有色的阐释。在第一

11、部(魔法石)里,罗琳把对待死亡的态度作为划分善恶的标准之一。一个好魔法师会坦然接受死亡,哪怕他已经拥有了永生的能力。和邓不尔多一样名列史上最伟大魔法师的尼可 勒梅为了杜绝伏地魔利用魔法石获得躯体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同意邓不尔多毁掉他自己制作的魔法石,尽管这意味着他和妻子在活了六百多岁后将会因为失去不死神药而和其它所有人一样死去,这一点让年仅十岁的哈利十分吃惊,显然,他也不懂老校长随后的解释:尼可勒梅和妻子把事情料理妥当之后,会像“经过漫长一天之后终于上床休息”一样迎接死亡,因为“人类偏偏就喜欢选择对他们最没有好处的东西”。而伏地魔正好相反,为了不死,无所不用至极,杀戮、欺骗、威胁,甚至经历痛苦至

12、极的过程,把自己的灵魂撕成七份,制成七个魂器,这一切都是为了打败死神,获得永生。随后的五部哈利波特一直用各种各样的情节展示着生和死,直到第七部把前六本书中的线索都串了起来。在这部以死圣命名的收官之作中,罗琳让哈利亲眼看到了哈利父母的墓碑上镌刻的字句:“最后一个要消灭的敌人是死亡”。一直以来都在和伏地魔的永生手段作斗争的哈利反应不过来,他觉得这行字反映的是伏地魔和食死徒的思想,还好,睿智的赫敏知道,“它指的不是食死徒那种打败死亡的方式,它指的是生命超越死亡,虽死犹荣”。接下来,罗琳没有描写一个听闻此言如同醍醐灌顶的哈利,相反,她描写了死亡最令人恐惧的一面:“空洞的文字掩饰不了这个现实,他父母腐烂

13、的尸骸躺在冰雪和石头下面,冷冰冰的,没有知觉。”尽管他们用牺牲换来了哈利的生存,但当哈利来到他们墓前的时候,他们“只剩下骨头与泥土,不知道、也不关心他们留在世上的儿子站在这么近的地方”。罗琳用哈利的痛苦想法对未谙世事的读者做了最冷冰冰的提醒,让他们知道在摒弃了“高尚”、“牺牲”等修饰的字眼之后,死亡和生存是多么的不一样。这是我喜欢哈利波特的另一点,因为它没有用煽情的狗血桥段向未成年人灌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高尚道德标准,而是让他们充分了解,相比较活生生的生命,死亡的冰冷滋味有多么可怕。在前六本书里,哈利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死考验,每一次哈利的表现都可以用“不怕死”来形容。然而,这个形象在最后一

14、本里受到了挑战:少年人不怕死,是不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死?若是像哈利那样终于在父母的坟墓前感受到死亡的本质,谁还会为了高尚的目的牺牲自己拥抱死亡呢?真正了解死亡后的哈利还会和以前那样不怕死吗?关键的是,哈利在了解死亡之前已经了解,若是要彻底战胜伏地魔,自己必须死,这是命运的安排,避无可避。所以,他非常痛苦的发现,先前邓不尔多为了保护这个“大难不死的男孩”所做的一切居然就是为了让哈利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伏地魔的死亡。在回到霍格沃兹与伏地魔做生死决斗之前,罗琳通过邓不尔多的弟弟最后一次提出了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那他为什么不叫哈利躲藏起来?为什么不叫哈利好好的照顾自己,保全性命?” 哈利波特的最强音此刻从哈利唇间一涌而出:“因为,有时候你必须考虑比自身安全更多的东西!有时候你必须考虑更伟大的利益!这是战争!”哈利的回答想必是邓不尔多最想听到的答案,可是这是哈利自己的决定,老校长没有用魔法让哈利失去理智后去做自我牺牲,也没有向哈利灌输牺牲有多么伟大的概念,不过,邓不尔多是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来和伏地魔做斗争的,他用自己的死亡来解释什么叫“生命超越死亡,虽死犹荣”。所以,哈利最后赴死的时候,他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什么样的后果在等待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