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要点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0439747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要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要点归纳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象征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内容:政府领导人宣布就职 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对国内)中华人民共和

2、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对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4、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5、 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时间 事件1949 年 9 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1949 年 10 月 1 日 开国大典1951 年 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

3、的协议第二课 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战争原因: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a、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干涉内政 b、美国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c、美国入侵台湾海峡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支持。2、抗美援朝战争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10 月 25 日为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有国际主义和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5、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 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战斗。6、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这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和中国

4、的安全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新中国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7、 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时间 事件1950 年 10 月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1953 年 7 月 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第三课 土地改革1、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3、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4、本次土地改革特点: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

5、中立富农的政策。5、土地改革的意义: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6、 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时间 事件1950 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 年底 除少数民族地区之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959 年 西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1、“一五”计划条件: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2、“一五”计划原因:我国工业水平很低,五”计划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五”计划成就:类别 成就 类别 成就1953 年底川藏、青第一辆

6、汽车交通运输铁路 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成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工业到1956年中国第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原因: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有如此成就的原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人民建设热情高涨、苏联大力援助、土地改革作了准备工作4、“一五”计划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巩固了国防,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5、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7、,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6、制定宪法的意义: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及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保证,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7、 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时间 事件1953 年1957 年底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 年 9 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第五课 三大改造1、三大改造的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进行农业改造的原因农业改造的方式:把分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5、进行农业改造的成就:1955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就:1956 年百:公私合营;政策: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195

8、6 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8、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9、三大改造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10、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时间 事件1953 年至 1956 年 进行农业合作化改造1954 年至 1956 年 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第六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中共八大召开背景:(国内)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任务 (国际)适应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潮流。2、中共八大内容(正确指导思想)

9、:主要矛义道路的良好开端。4、探索中的失误表现在:“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5、提出“总路线”的背景: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着。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6、对“总路线”的评价:(积极)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消极)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7、错误思想指导发动了“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8、“大跃进”表现在工业和农业上。 存在的问题是: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盲目蛮干,造成人力物力巨大浪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9、人民公社运动存在的问题:严重

10、挫伤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脱离实际。 的教训(失误原因)是:对国情分析不够 缺乏建设经验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12、出现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的原因:“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运动的错误发动 自然灾害 苏联背信弃义。13田建成(结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艰苦创业精神、坚强意志)、“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和“人民的好战士”雷锋。14、本课重要历史事件:时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59 年1961 年三年困难时期 1961 革命”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错误的继续,加

11、引号表示这不是一次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2、“文化大革命”原因:对党内、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做了完全错误的分析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个人崇拜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根本原因:“左”的错误没有及时彻底纠正,使其不断发东。4、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 周恩来重新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也和他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的工作,扭转了经济下滑,形势有了明显好转。5、“四五运动”是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反对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的运动。这次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6、“文化大革命”性质:这是一次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科教文化事业被

12、严重摧残。8、“文化大革命”启示: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对阶级斗争做科历史事件:时间 事件1966 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1967 年 1 月 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的“一月风暴”1967 年 2 月 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进行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1 月 13日林彪等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1976 年 10 月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第八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人们要求纠正“文革”错误;中共中央提出“两个凡是”方针,阻碍纠错(直接原因)。2、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目的:纠正“文革”以来的错误,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3、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果: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5、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 :“文革”十年积累了许多政治社会问题,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左”的错误“文革”结束,社会趋于安定,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民的思想。6、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