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剑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2012-7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39984 上传时间:2017-07-19 格式:PDF 页数:74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剑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2012-7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蔡剑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2012-7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蔡剑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2012-7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蔡剑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2012-7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蔡剑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2012-7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蔡剑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201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剑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2012-7(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蔡剑鸣 背景 美国:脑卒中 新发:每年 70万人 致死:每年 16万人 (占第 3位) 中国:脑卒中 新发:每年 250万人 (平均每 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 ) 致死:每年 150万人 (占第 1位) 所有脑卒中 缺血性 (70%) 出血性 (25%) 其 他 (5%) 栓塞性 (40%) 腔隙性 (20%) 脑动脉硬化 (10%) 脑出血 (12.5%) 蛛网膜下腔出血 (12.5%) 颈动脉粥样硬化 (30%) 背景 颈动脉解剖 颈动脉分叉水平:甲状软骨 颈内动脉:颅外无分支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解剖学因素 由于血流动力学原因

2、颈动脉斑块主要发生于分叉上下 10 mm以内 1 1、 Underhill HR, et al (2010). “A noninvasive imaging approach to assess plaque severity: the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core.” AJNR 31(6):1068-107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危险因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吸烟 喝酒 高同型半胱氨酸 可变因素 年龄 种族 性别 家族史 遗传 不可改变因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正常颈动脉血管壁结构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颈动脉粥样硬

3、化的发生、发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多种因素所介导的长期、慢性炎症过程 2 2、 Ross, R. (1999). Atherosclerosis is an inflammatory disease. Am Heart J 138(5 Pt 2): S419-420. 1、起始病变 2、脂纹 3、临界病变 4、粥样瘤 5、纤维粥样瘤 6、复杂病变 稳定与不稳定(易损)颈动脉斑块 斑块容易产生有症状栓塞或颈动脉闭塞, 即使狭窄不太严重,产生有症状栓塞或颈动脉闭塞的危险性也较高 不稳定斑块 稳定斑块 斑块不容易产生有症状栓塞或颈动脉闭塞,也就是说不容易产生严重后果 不稳

4、定(易损)颈动脉斑块概念 斑块的成份易于脱落致远端血管栓塞 3-4 斑块的结构不稳定易于在短期内急速进展导致管腔堵塞,比如说血栓形成、斑块内出血 3-4 3、 Fuster, et al. (2005). J Am Coll Cardiol 46(6): 937-954. 4、 Fuster, et al. (2005). J Am Coll Cardiol 46(7): 1209-1218. 不稳定颈动脉斑块与临床风险 不稳定斑块 5 斑块破溃 急性血栓形成 管腔急性狭窄或闭塞 释放栓子 斑块快速增大 管腔快速狭窄 血流骤然减少或阻断 远端颅内血管栓塞 5、 Mumoli, et al. (

5、2008). Circulation 118(24): 2594-2595. 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病理学特征 6 薄纤维帽(或纤维帽已经破裂) 大脂质核 富含炎性细胞(巨噬细胞) 较多新生血管 斑块内大范围出血 斑块表面钙化 6、 Cai, J, et al. (2002). Circulation 106(11): 1368-1373.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优势 显示不稳定性斑块 没有电离辐射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扫描设备 GE公司 3.0T磁共振扫描仪 4或更多通道相控阵颈动脉专用线圈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推荐扫描序列 平扫 轴位 2D-TOF 轴位 3D-TOF 轴位 QIR T

6、1WI 轴位 T2WI 斜矢状位 QIR T1WI (如果增强扫描,则 使用增强斜矢状位 QIR T1WI ) 增强 QIR CE-T1WI 增强斜矢状位 QIR CE- T1WI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参数 Parameters 2D-TOF 3D-TOF T1W T2W CE-T1W Oblique T1W Technique 2D GRE 3D GRE 2D FSE 2D FSE 2D FSE 2D FSE Blood-suppression - - QIR - QIR QIR TR( ms) 29 29 800 3000 800 800 TE( ms) 4.3 2.1 8.9 5

7、7 8.9 8.9 TI( ms) - - 600 - 600 600 FOV( cm) 20 14 14 14 14 14 Slices 44 26 12 12 12 2 Matrix size 256 192 256 256 256256 256256 256256 256256 Slice thickness( mm) 2 2 2 2 2 2 Excitation 1 1 2 2 2 2 Echo train length 1 1 12 10 12 12 Pre-sat S S - S, I S, I - Fat suppression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S

8、can time, min 2.7 3 6 2.3 6 1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扫描方法 平扫 大范围 2D-TOF (共 44层 , 88mm) 以每侧分叉为中心 3D-TOF(26层 , 52mm) QIR T1WI (12层 , 24mm) T2WI (12层 , 24mm) 斜矢状位 QIR T1WI (1层 , 2mm)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扫描方法 增强 大范围 2D-TOF (共 44层 , 88mm) 以每侧分叉为中心 3D-TOF(26层 , 52mm) QIR T1WI (12层 , 24mm) T2WI (12层 , 24mm) 斜矢状位 QIR T1WI (1层

9、 , 2mm) CE-T1WI (12层 , 24mm)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亮血”序列 :时间飞越法( TOF) MRA 流动相关增强 非常短 TR的梯度回波序列 由于 TR短,静态组织在没有充分弛豫时就接受到下一个脉冲的激励,在脉冲的反复作用下,其纵向磁化矢量越来越小而达到饱和 对于成像容积以外的血流,因为开始没有接受脉冲激励而处于完全弛豫状态,当该血流进入成像容积内时才被激励而产生较强的信号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亮血”序列 : 时间飞越法( TOF) MRA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亮血”序列 : 时间飞越法( TOF) MRA 颈动脉斑块高分

10、辨 MRI序列原理 “亮血”序列 : 时间飞越法( TOF) MRA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亮血”序列 : 时间飞越法( TOF) MRA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时间飞越法( TOF) MRA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TOF MRA血流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血流速度: 速度快、信号亮 血管与层面角度: 角度直、信号亮 层厚: 层厚薄、信号亮 重复时间( TR时间): TR合适、信号亮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TOF MRA血流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速度快、信号亮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TOF MRA血流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角度直、信号亮 颈

11、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TOF MRA血流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层厚薄、信号亮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TOF MRA血流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TR合适、信号亮: Optimal TR = thickness / velocity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TOF MRA血流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TR合适、信号亮: Optimal TR = thickness / velocity TR = 层厚( 20mm) 流速( 1mm/ms) = 20 ms TOF MRA 序列参数优化: Parameters 2D-TOF 3D-TOF T1W T2W CE-T1W Obliqu

12、e T1W Technique 2D GRE 3D GRE 2D FSE 2D FSE 2D FSE 2D FSE Blood-suppression - - QIR - QIR QIR TR( ms) 29 29 800 3000 800 800 TE( ms) 4.3 2.1 8.9 57 8.9 8.9 TI()( ms) - - 600 - 600 600 FOV( cm) 20 14 14 14 14 14 Slices 44 26 12 12 12 2 Matrix size 256 192 256 256 256256 256256 256256 256256 Slice thi

13、ckness( mm) 2 2 2 2 2 2 Excitation 1 1 2 2 2 2 Echo train length 1 1 12 10 12 12 Fat suppression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Scan time, min 2.7 3 6 2.3 6 1 考虑到 20ms是根据血流峰值流速计算,根据实际我们设定 TR=29ms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亮血”序列 : 2D-TOF versus 3D-TOF 血流信号: 2D-TOF更亮,主要用于定位( 3D-TOF、T1W、 T2W、斜矢状位 T1W),一般不用于影像医生对病变进行分

14、析,重建图像便于临床医生直观观察 信噪比及分辨率: 3D-TOF更好,主要用于观察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本身的情况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亮血”序列 : 2D-TOF versus 3D-TOF 3D-TOF 2D-TOF 原始图像 重建图像 原始图像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黑血”序列 : SE序列中的“流空”现象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中 T2WI即利用 SE序列中的“流空”现象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黑血”序列 : SE序列中的“流空”现象 一般血流速度大于 25 cm/ sec, SE-T2WI即表现为“流空信号”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黑血”序列( T2WI)血流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血流速度: 速度快、信号黑 血管与层面角度: 角度直、信号黑 层厚: 层厚薄、信号黑 回波时间( TE时间): TE长、信号黑 序列参数优化: “流空”好 “流空”差 T2WI TE=57 ms PDWI TE=13 ms 我们已经不再进行PDWI扫描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 MRI序列原理 “黑血”序列 :四翻转恢复 T1WI(quadruple-inversion-recovery T1WI, QIR T1W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