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0380171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2015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2015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2015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2015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时间:60 分钟 分值:7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下列著作、杂志中,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编写目的的是 ( )2、19 世纪 40 年代,一艘日本船进入中国广州,从船上卸下机器设备,在中国开设了工厂。你认为这种说法是真实的吗?( )A、真实 B、不真实 C、有可能真实 D、须经清政府同意特批才行3、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2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4、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

2、(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5、1895 年,有人撰写了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的“割地”是指清政府 ( )A割中国香港岛给英国 B割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给俄国C割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割中国库页岛给俄国6、有人认为“把 37 年之后的九一八炮声看做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跨海收复台湾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7、小张是 20 世纪初居住在

3、上海的新国民,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 ) A、在电影院看了一会电影感到没意思,就到街上的照相馆照了一张相B、照相时他把身上的中山装脱下来,换上了一身时髦的西装3C、走出照相馆,他看到一些人手里拿着剪刀在剪行人的辫子D、当他在街上闲逛时,遇到了当县长的邻居王大发就打声招呼:“王老爷,您好”8、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签订下列哪个条约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9、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

4、件(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10、陈独秀曾撰文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A.自强、求富 B.英国、美国 C.俄国、日本 D.民主、科学11、下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工人阶级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A B C D12、这是 1921 年 7 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5、成立13、2011 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 90 周年。90 载艰苦卓绝,90 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 28 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4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14、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 15、1926 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B青纱帐

6、里,游击健儿逞英豪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打倒列强,除军阀16、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下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 五四精神( )A、 B、 C、 D、 17、“敌人的力量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力量强中间力量弱我们就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18、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成为中华民族有衰

7、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519、1948 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作战 B、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C、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黄河以南各省的基础20、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二、填空题:(8 分)1、中国近代史上

8、,第一个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 ; 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2、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年,西安事变爆发。3、 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4、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的指挥者是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的总指挥是 。三、材料题(共 14 分,1 题 7 分,2 题 7 分)1、“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救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中“不触动封建统治

9、根基的自救运动”由哪一派别领导?(1 分)请列举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1 分)(2)这一派别从哪几方面展开了“自救”?(3 分)6(3)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中 “新的社会力量”为“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作了哪些努力?(写出两项即可)(2分)2、有人说: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回答:(1)说一说“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2 分)(2)“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2 分)为什么说黑暗依旧?(1 分)(3)你如何理解“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2 分)四、简答题(8 分)2

10、0 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两次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调停或谈判。请对此回答以下问题:(1) 简述这两次调停或谈判的名称和背景。(4 分)(2) 在两个事件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分别就哪两个重大问题达成一致。(2 分)(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2 分)7学校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初二年级历史期末试题答案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8 分)1、 2、 3、 4、 三、材料题(共 14 分,1 题 7 分,2 题 7 分)1、(1) (2) (3) 2、 (1) (2) (3) 四、简答题(8 分)调停或谈判名称背景 国

11、共达成一致的重大问题8启示初二年级历史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5、A B B B C 610、D D D C D 1115、A C B A D1620、 B B A B C二、填空题:(8 分)1、英国 俄国 2、1931 1936 3、遵义 长征 4、李宗仁 彭德怀三、材料题(共 14 分,1 题 7 分,2 题 7 分)1(1)洋务派(1 分)奕(或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1 分)(2)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新式陆海军(或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3 分)(3)成为五四运动主力军;成立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共合作;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人民

12、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 分)2、(1)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分)9(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帝制。(2 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 分)(3)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 分)四、简答题(8 分)调停或谈判名称 背景 国共达成一致的重大问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 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1 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1 分)重庆谈判(1 分) 抗日战争胜利(1 分)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1 分)启示 无论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言之有理即可)(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