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公教师考试网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0379656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公教师考试网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13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公教师考试网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13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公教师考试网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13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公教师考试网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13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公教师考试网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公教师考试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公教师考试网(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2013 年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招聘 2958 名新任教师最新公告前 言为进一步做好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统一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工作,按照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陕教人201130 号)精神和具体要求,将基础知识笔试分为“专业科目” 和“综合知识” 两个科目,考试学段划分为中学教师(含职业高中学段)、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三个学段,为此而制定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小学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 考试大纲、幼儿园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以及三个学段的“

2、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专业科目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中学段“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一)主要范围:中学段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与教师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二)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应试人员对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中学教育教学的了解情况,突出考核内容对应试者的实践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以促进陕西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二、考核的基本内容(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考核知识点教育学;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 教育与社

3、会的关系;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师专业化发展。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教育学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学校教育学;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的本质;学校的产生;古代学校;近代学校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学制;教育制度。教育目的含义;当代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功能的含义;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现代化功能、政治功能、个体发展功能。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师职业;教师角色;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反思与教师反思;教学日志; 教育案例;教育叙事; 教育研究;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

4、法; 校本教研。(2)分析与应用现代学校教育的功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中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机智的应用;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及实际应用;教师反思的意义; 教师反思的方法;教学日志的基本结构与实际应用 ;教育案例的基本结构与实际应用;教学课例的基本结构与实际应用;行动研究法的基本要素与实际应用。(二)中学课程与教学1.考核知识点课程基本理论;基础教育(中学)新课程改革;学校教学的过程与特点;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与评价。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课程的含义;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理论的发展、经验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论、社

5、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课程设计的概念、目标模式、过程模式;课程目标与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课程标准; 教材与教科书;课程的类型;校本课程与开发;课程内容的基本观点; 挖掘课程内容的方法与思路; 学生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改的基本特征; 课程设置的整合性; 新课程的“ 三级管理体系”;新课程设计的特征;中学新课程的结构; 新课程的实施。 QQ 交流群: 233505423 中公教师考试网网址:http:/ 教学过程的概念、特点、“三要素”说;教学过程的教育性与发展性;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说与发展说;教师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与表现;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简约型规律;

6、 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规律;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 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相统一规律。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理论;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多元智力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教师观;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 ;课堂教学的概念、意义;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设计的概念、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与设计的主要依据; 教学目标的表述; 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原则;教案设计的一般环节; 导入技能的类型与原则; 教学语言技能的概念、构成要素;提问技能的类型与原则; 教授技能的类型与原则;变化技能的类型 ;强化技能的概念与类型;演示技能的定义与类

7、型; 板书技能的定义、意义、类型与应用原则; 结束技能的定义、意义与应用原则;课堂组织技能的定义、步骤与类型;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班级授课制的定义、类型与结构;个别辅导的常用方法;小组教学的八种形式; 现场教学的概念与组织要求;教学模式的概念与中学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堂好课的标准;怎样上好一节课;说课的概念、类型、内容与原则、听课的含义;听课的类型与教师如何听课;评课的内容。教学质量的含义与影响要素;教学的“ 三维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评价的含义、原则、种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评价的启示;建构主义思想对教学评价的启示;教学评价方案的编制、实施;新课程

8、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特点;教学测验题目的类型与编制; 测验分数的解释。(2)分析与应用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与内容;课程内容的挖掘与转化;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与体现;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过程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的教育性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建构主义学习观在教学中的落实;课堂教学原则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用; 课堂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案的设计实践;说课稿的撰写;好课评价标准的实际运用;讲课的操作性要求 ;课堂教学环节实际应用。(三)中学德育与班级管理1.考核知识点学生品德和学校德育;学校德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学校德育的模式和方法; 学校班级管理

9、和德育工作。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学生品德的涵义与构成;学校德育的意义; 学校德育的目标; 学校德育的原则;学校德育的基本模式;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 班级组织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班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班集体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2)分析与应用学校德育应遵循原则的分析;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道德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的案例分析;道德说服法、道德示范法、道德讨论法的具体应用;班集体建设原则的分析;班集体建设方法的具体应用; 班级活动策划和组织的案例分析。(四)中学生学习心理1.考核知识点知识学习;学习理论;学习动机。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学

10、习的概念;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概念同化与形成; 问题解决;学习的认知策略。page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正强化与负强化,尝试错误学习,普雷马克原理;认知学习理论,顿悟学习,认知结构,发现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学习共同体;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有意义学习、学生观、教师观。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学习动机的归因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2)分析与应用强化原理在学生良好行为塑造中的运用;布鲁纳“ 认知- 发现学习观”对教学活动的意义;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 ”对教学活动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教学的意义;人本主义学生观对教育的意义;

11、概念与原理的教学策略及其实践应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及实践运用; 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及实践运用。(五)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辅导1.考核知识点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基本规律;心理发展的理论;学校心理咨询的模式与技术。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 QQ 交流群: 233505423 中公教师考试网网址:http:/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认知冲突; 最近发展区;内化 ;人格与社会性发展: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个人神话; 假想观众。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发

12、展模式; 艾利斯的 ABC 理论; 释意;肯定性训练法;自我管理法。(2)分析与应用根据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组织教学;根据“ 最近发展区” 理论组织教学; 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依据青春期的反叛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人格发展理论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实践应用;通过心理咨询方式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实践策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实践应用。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小学段“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一)主要范围:小学段的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小学生发展心理和

13、学习心理、心理辅导和教师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二)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应试人员对教育基础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了解情况,突出考核内容对应试者的实践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以促进陕西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二、考核的基本内容(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考核知识点教育的概念;学校教育及其发展; 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教师职业与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反思和教学研究。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教育本质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含义; 终身教育的含义。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 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 近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学

14、校教育的文化功能;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小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教师职业的意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角色定位;教师的情感智力和品质 ;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机智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教师反思的含义;教师反思的意义;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2)分析与应用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教师反思的方法:教学日志、教师学习审计、教育案例、教师叙事、网络教研、教学课例;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实

15、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和要素;校本教研的过程; 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集体备课、定向研讨、案例教学。(二)课程与教学1.考核知识点课程和课程理论;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和评价;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和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课程的概念;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经验主义课程论;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课程目标的内涵和特征; 课程计划的含义; 课程标准的内容;教材和教科书的含义;课程的类型; 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校本课程的含

16、义;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新课程设计的特征; 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教学和教学理论:教学的概念;学校教学的特点; 学校教学的任务; 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理论的发展;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认知教学 QQ 交流群: 233505423 中公教师考试网网址:http:/ ;反思性教学理论;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的原则;教学设计的内涵和内容;教学评价的含义。班级授课制;现场教学;个别指导;小组教学; 复式教学。(2)分析与应用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流派;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教学过程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