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堤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路堤填筑作业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属特殊过程,为保证路堤填筑工程质量,确保全线创优目标的实现,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2.编制依据:《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J202-963.适用范围: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单位承建的新建铁路渝怀线第六标段 DK60+000~DK67+000 里程内的所有路堤填筑施工作业4.一般规定:4.1 路堤填料应符合《铁路路基施工规范》表 3.2.1 及表 3.3.1 的规定取土场按规范要求分层取土样做土质试验4.2 路堤填料施工控制含水量范围应根据填料性质要求的压实度和机械压实能力综合确定4.3 基床填料的粒径级配要求4.3.1 基床表层 中不得含有粒径大于 15cm 的石块 4.3.2 基床每一压实层的全宽必须使用同一种且条件相同的填料;上下层使用不同种类及条件的填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两渗水土填层间,粒径较粗填料的 D15 与较细的 d85 之比应小于或等于(D 15 为颗粒较粗填料中,颗粒含量占 15%的粒径;d 85 为颗粒较细填料中,颗粒含量占 85%的粒径) 2)非渗水土与渗水土填层间,颗粒较粗的填料 D15 粒径应小于 0.5mm。
相邻填层填料粒径条件不符合上列要求时,两层间应加设垫层4.3.3 施工控制:做填料的颗粒级配试验,从级配曲线图上查取 D15 、d 85 的值 4.4 使用不同种类和条件的填料填筑路堤基床以下部分应按设计规定和要求办理4.5 当填料采用路堑或隧道弃碴时,除符合以上有关规定,尚应遵照以下要求办理4.5.1 严重风化的软岩不得用于路堤的填筑,易风化的软岩不得用于路堤表层和浸水部分4.5.2 填料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鉴别试验,依试验结果选用4.5.3 弃碴岩块应达到大型击实仪击实试验标准的 100%,K 30 标准≥15kg/cm 3,或达到振幅为 0.6mm 以下振动 8min 时的干容重。
4.6 路堤本体各部分及填筑的护道均应分层填筑并压实到规定的密度压实密度及其均匀性应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在其上继续填筑4.7 路堤施工要及时做好防排水工作5.填土压实工艺流程:填土路基应划分为四区段,八流程分层填筑施工四区段:填土、平整、碾压、检验区段;八流程是: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铺摊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各区段和流程内只允许做该段和流程的作业,不允许几种作业交叉施工每个区段长度可根据使用机械的生产能力、台车数量确定,但为了保证机械有足够的安全作业长度,最短不得少于 40m;如果长度不够或因桥涵隔断不连续,也应按四个区段的施工程序安排施工四区段位置应立牌标明5.1 基底处理路堤基底应根据施工时地面和土质的实际条件,按设计规定进行处理通常对基底的处理有:5.1.1 铲除草皮:当基底密实,且地面横坡缓于 1:10 时,路堤高度大于 1.2m 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但路堤高度小于 1.2m 的地段,应清除地表草皮;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向坡度为 1:10-1:5 时,无论路堤填筑高低均须清除草皮5.1.2 基底挖台阶:在稳定的斜坡横向坡度为 1:5-1:2.5 时,原地面要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1m。
对基岩面上的覆盖层,宜先清除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以保留挖台阶应自上而下进行,随开挖随填筑压实,以保持台阶稳定5.1.3 基底碾压: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如松土厚度不大于 0.3m,应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密度均应比照与路堤结构相应部分的要求进行施工和检验5.1.4 疏干基底:预先疏干施工范围内的地表积水,并将地表晒干后再填筑路堤如遇水田、池塘,也可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按设计要求填筑路堤遇地下水时,设置的地下排水设备应及早完成,或以渗水土、不易风化的岩石填筑在路堤底部5.1.5 软弱基底的处理:水田水塘或饱和粉细砂基底,采取抛填片石、填砂、填砾石及其他土质加固措施时,应按《铁路路基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5.2 水平分层填筑5.2.1 填土分层厚度应根据机械性能,要求的密实度,不同填料等经过试验确定5.2.2 开工前主管技术人员应根据路堤高度及分层厚度,计算出计划分层数,压路机走行速度,碾压遍数,并绘出分层施工图,向队长、领工员及压路机司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队长、领工员必须认真控制好铺土厚度,并配合机械随时调整层厚5.2.3 填筑时应按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土每层须采用一种填料,不得将两种及以上材料混填,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面应作成两侧 1-4%的横向排水坡。
5.2.4 当地形起伏,高低不平,应由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为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一致,边坡两侧各超填 0.2-0.3m,竣工前刷边整平5.2.5 细粒土和粉砂、粘砂填层的压实应在其接近最优含水量时进行当其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排水疏干、松土晾干或其他措施当含水量过低时,应加水润湿,也可先挖弃表土,取用含水量适当的底层土5.2.6 填料的挖、装、运、铺及压实应连续进行在作业过程中:对细粒土和粉砂、粘砂填料,应避免其含水量的不利变化;对粗粒土和软块石,应防止产生颗粒的分解、沉淀和离析5.3 摊铺平整5.3.1 铺土要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摊铺整平,使厚度均匀,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以保证压路机能基本均匀进行压实5.3.2 压实层面应碾成大致平整,局部凹凸差不大于 30mm5.4 碾压密实5.4.1 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平整程度应由队长、领工员和碾压机械司机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才能进行碾压5.4.2 对不同填料,应先进行压实试验,以确定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压实试验区域至少为压路机宽度的三倍,压路机走行三行如 S 形,相邻两行中间重叠至少为 0.3m三行压实的土壤都应被压同样的遍数,并在中间一行进行密实度试验。
5.4.3 压路机司机根据密实标准,填土厚度,按试验人员提供的控制遍数进行压实一般情况下为 4-6 遍,最多时亦可达 8-10 遍,如超过 10 遍应考虑减少层厚压实密度及其均匀性须检验符合要求方可在其上继续填筑6.质量标准6.1 基床土的压实标准用细粒土和粘砂、粉砂填筑基床表层,压实系数 K≥0.95,基床底层 K≥0.90;用粗粒土(粘砂、粉砂除外)填筑基床表层,相对密度 Dr≥0.75,基床底层 Dr≥ 0.706.2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用细粒土和粘砂、粉砂的压实系数 K≥0.85;对于路堤浸水部分、桥涵缺口,有护坡填土和重型架桥机吊梁行驶地段的压实系数 K≥0.90采用粗粒土(粘砂、粉砂除外)的相对密度 Dr≥ 0.65,对于路堤浸水部分、桥涵缺口,有护坡和重型架桥机吊梁行驶地段的相对密度 Dr≥0.706.3 路堤路肩面要做到肩棱明显,路拱坡面合度6.3.1 宽度:线路中线至路肩一侧的宽度允许有±5cm 的偏差6.3.2 路肩高程:与予留沉降的路肩高程比较,在 100m 长路基内的个别地段允许有不超过±5cm 的误差,但其连续长度不应大于 10m6.3.3 平整度:在每 100m 长路基上,用 2.5m 长直尺、垂直于线路中线,间距大致均匀地抽测 10 次,量得的最大凹凸差均不应大于 15mm。
7 质量记录7.1 工程检查证(路基基底) _______铁程检 057.2 路基高程及宽度实测与设计对照表——铁程检 07.7.3 路基填土夯实检查记录——质统 41.7.4 标准击实试验记录——质统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