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义务支教的开题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33256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义务支教的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义务支教的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义务支教的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义务支教的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义务支教的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义务支教的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义务支教的开题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学生义务支教对西部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1目 录一、摘要 关键字 前言.1二、研究的主要内容.3三、研究计划.9四、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9五、参考文献.10一、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一直以来都是十分短缺的,合格的老师更是西部教育所希冀的,教师的缺口大,不能合理的安排课程,无疑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教育事业的的发展。对此我国开展“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义务支教活动,此举对西部师资建设存在一定积极影响,但其所带来的弊端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义务支教对西部师资建设的影响,主要侧重于不良的影响,进行探讨及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以此更科学的了解支教的弊端,并找出

2、问题,2提出建议,希望对以后的支教活动有所助益。关键字:义务支教、西部师资队伍、问题与对策前 言:“支教活动”是针对教学环境差又缺少老师的山区小学、福利院、聋哑学校以及农民工子女所在学校而开展的教育支援活动。它最早是一种单纯的个人或集体活动,其动机主要是出于一种理想的追求、道义上的责任感或是瞬间的震撼 。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财政部、人事部的支持下联合发起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一计划的开展为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正式化及规模化拉开了序幕。(1)支教是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从2

3、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 )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 1-2 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3(2)大学生西部义务支教的实施情况如今很多大学生纷纷加入了西部义务支教的队伍中,使西部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在改变。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3)西部

4、师资队伍通过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稳定骨干教师队伍,造就拔尖人才,培养若干名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研究课题的意义:通过分析大学生西部支教对西部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可以让国家在制定西部支教的政策时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善,以增强西部师资队伍建设。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存在的问题:41.支教期限太短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部分学校的校长认为支教工作为解决教师短缺起了很大作用但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年一茬由于更换人员在学科上的差异

5、给课程的安排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这种行为的短期性使支教者在支教快结束时情绪不稳影响工作。2.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大学生水平的充分发挥。 在支教人员中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比重不大,志愿者虽然大多乐于接受陌生的教学工作的挑战但面对具体的教学工作任务常感到力不从心。乡镇中学最缺的是数学英语语文师,而前去支教的大学生往往又不是学这些专业的,这些大学生只好“现学现卖” 。3.支教大学生后顾之忧严重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都面临就业问题。部分支教者认为一年的支教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做了贡献而对个,人却是损失。服务一年后又把他们推向社会还不如早点走向社会寻找就业出路。由于担心

6、就业,有些支教人员情绪不稳定甚至有些人边教课边又在四处找工作。同时支教大学生中也都存在一种编外的感觉。更是担心在一年的志愿服务中做出的成绩得不到认可,志愿服务期满后在学校和本人达成一致意见时也不能留下来就业。5(二)发展方向:1)招募高标准化目前,各支教社团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上基本上都是宽口径的,对招募志愿者缺少具体选拔标准,志愿者队伍良莠不齐,而且也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适合支教工作。首先,要减少盲目报名,找到真正愿意去支教的志愿者。我们可以在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前应该增加一个类似“企业宣讲会性质的“志愿者招募宣讲会” ,让大学生志愿者在报名参加志愿者支教之前就能对自己要去支教的学校、学生、支教

7、时间、支教内容、支教责任、支教要求等等有一个比较清晰、全面地认识,这样可以减少大学生志愿者盲目报名,从而提高大学生志愿者报名的有效性。其次,要严格要求,提高标准。支教志愿者招募后,要对志愿者的支教时间和支教任务严格要求,强调支教的重要性、影响性和责任意识,对于不能完成志愿者支教时间和支教任务的应该“鼓励退出。同时也要对志愿者进行基本信息统计,根据志愿者的兴趣并征求志愿者的意见确定支教方案。2)组织和管理完善化6首先,要加强志愿者管理,减少志愿者流动性。可以在支教过程中,通过团队建设活动,提高大学生支教的凝聚力,通过情感的手段提高对大学生的管理和约束。其次,要加强支教管理。在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前支

8、教的大学生社团、学校院系、党团机构负责支教的负责人或小组,要检查支教大学生志愿者的备课和教案,没有备课和教案的大学生志愿者不能准许去打工子弟学校支教,并进行登记备案。最后,要加强支教形象管理。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学校院系、党团机构要要求自己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人师表” ,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在支教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时刻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保证给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正面的榜样。3)信息交流多元化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反馈。一方面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学校院系、党团机构负责支教的人员和机构要定期针对大学生志愿者支教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集中予以反馈并给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一定的支持和建议。

9、另一方面,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学校院系、党团机构负责人和机构,要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反馈机制,在志愿者支教的同时接受志愿者的反馈,能当场解决的要立即解决,7不能立即解决的可以在定期的支教反馈或总结会议上给志愿者予以反馈。其次,加强大学生志愿者与学校老师和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学生志愿者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带给学校教师一些“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可以给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弥补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经验的不足。大学生志愿者与支教学生的交流,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志愿者更加了解自己所支教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支教需求,更好满足学生支教需求,还可以促

10、进支教中的“因材施教” ,更好地帮助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4)建立评估激励体系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学校院系、党团机构要在自己的志愿者团队建立一套完整的志愿者支教评估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志愿者支教评估小组,支教评估小组成员的主要职责就是跟随大学生志愿者支教进行观察和记录,另外支教评估小组的成员还要征求学校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所支教班级的学生的意见。大学生志愿者支教评估的内容主要应包括志愿者支教的次数、每次支教教案、支教总结、评估小组支教纪录、学校老师的评估建议、学生课堂建议等内容,对评估中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对8评估中不足的大学生志愿者要进行持续支持和进一步培训,对评估中

11、不合格的大学生志愿者要停止其继续进行支教。大学生志愿者激励体系的建设,应该包括大学生的价值激励、成就激励、提升激励和快乐激励,使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支教的价值、支教的重要性、支教的收获和支教的快乐。5)支教方式创新化1.创新支教内容由于学校教育、教学安排的学期性特点,和大学生支教缺少连续性的特点,大学生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上很难和学校取得一致性。再加上,大学生缺少支教专业知识、技能及教学经验,使目前支教不仅无法补充学校的教学活动,反而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甚至给学校及教师增添了负担。所以,我们应该在正确认识大学生支教的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的基础上,创新支教的内容。大学生

12、支教并不一定要担任教师的重任,也并不是一定要给学生上课或亲自、单独组织教学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多地从“支持者”的身份出发,可以从承担学校辅助教学的工作开始,例如可以从帮助教学负担繁重的教师入手,帮助学校老师批改作业,开班会,协助开展学生活动,这样既可以弥补大学生缺少支教专业知识、技能及教9学经验的缺点,也可以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发挥支教的作用。2.延长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周期现阶段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基本上是以“一个学期 为周期,但是由于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无头无尾”的问题,现阶段大学生志愿者真正支教时间也就是“12周”左右,所以在支教时间上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在大学生志愿者

13、支教的时间上,我们应当延长大学生支教的周期,由原来的“以一个学期为一个支教周期“延长为“以一年为一个支教周期。这样,在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时间的衔接上,就可以给招募新的大学生志愿者争取时间,也可以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和支教时间相结合,从而解决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无头无尾”问题。三、研究计划1、课题名称: 大学生义务支教对西部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2、课题的来由:通过本校的薪火支教,每年暑假前甄选优秀大学生前往西部支教,对西部学生进行义务教育,而想到了当今西部教育的现状,并针对西部教育问题联想到了西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最终确定了大学生义务支教对西部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10四、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1.研究法2.文献研究方法3.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4.观察法5.思辨法五、参考文献1. 赵子龙.西部计划大学志愿者支教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学习月刊,2010(06)2.李真.激情燃烧在西部 西部地区大学生支教情况调查J中国统计,2005(07)3.赵芬.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大众商务,2010(06)4.管培俊.积极推行实习支教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和农村教育水平J人民教育,2005(23)10-125.邓蓉,王瑾等关于在校大学生社团短期支教的调查报告6.兰善清.支教:变思路、重创新、求质量J中小学管理,2006(1)16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