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九中七语文下第一单元(附有详细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08338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义九中七语文下第一单元(附有详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兴义九中七语文下第一单元(附有详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兴义九中七语文下第一单元(附有详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兴义九中七语文下第一单元(附有详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兴义九中七语文下第一单元(附有详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义九中七语文下第一单元(附有详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义九中七语文下第一单元(附有详细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兴义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 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哽咽(y) 蝉蜕(tu) 可汗(hn) 九曲连环(q)B、炽痛(ch) 默契(q) 祈祷(q) 脑髓 suC、救济(j) 憎恶(zng) 嫉妒 j 环谒 yD、确凿(zo) 气氛(fn) 泥泞(nng) 讪笑 sh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A、人声顶沸 一泻千里 荒草萋萋 B、无忧无虑 五彩斑谰 气势汹汹C、发扬滋长 人迹罕致 扑朔迷离 D、 篱笆 泯然众人 攒成小球3、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 (2 分)A

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文章写景精彩,结构鲜明,充满着童真童趣。B、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C、 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题目,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D、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写于诗人被流放的日子。4、下列各句加粗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 分 )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C

3、、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D、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5、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C、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D、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6、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

4、做莲叶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_。2寂寞留给自己 把芬芳献给他人 以苦心孕育未来 以宽阔拥护生活A B C D7、诗文默写。 (每空 1 分,共 8 分。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相信吧,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 马上相逢无纸笔,_。 (岑参逢入京使 )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_,_。二、综合性学习(6 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多篇与“成长”相关的文章,七(1)班

5、同学借此开展了一次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8、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情感的宣传语。 (1 分)9、如果请你筹划本次活动,你准备设计哪些项目?请列举三项,并简要说一说它们的内容。项目一(1 分): 项目二(1 分): 项目三(1 分): 10、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请你展示一则你收集到的有关杰出人物克服困难、励志成长的名言或事例。 (2 分) 三、阅读理解(44 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5 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

6、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2 分)未尝识书具: 宾客其父: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泯然众人矣: 312、翻译下列各句。 (4 分)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译: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 13、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 分)三个阶段:童年时期, 。少年时期,才思 ,“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时期,才思 , “泯然众

7、人矣”。14、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3 分)答: 15、你从方仲永故事中明白了什么?(3 分)答: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3 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

8、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6、填出文段括号中的两个动词: 、 。 (2 分)17、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 分)18、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2 分)19、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 分)20、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 (3 分)例如:拔何首乌 、 、 、 4。21、用文中加点的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

9、(2 分)(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6 分)我长大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 渐渐, “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

10、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 ,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11、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22、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5(3 分)23、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3 分)24、文

12、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 “我”为何会“有些惭愧”?(4 分)25、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 (详写,略写) ,而照顾老奶奶却是 _(详写,略写) 。请从括号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 (2 分)26、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分)三、作文(二选一,50 分)27、 (1)一个个脚印铺成了你的成长之路,你已经成长为一名中学生了。十四五岁的你,正步入青春的花季。在成长的岁月中,你一定有过欢笑和泪水,碰到过刻骨铭心的事;也一定有着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收获,经历过一段段心理历程,有过深切的人生的感悟。请围绕“成长”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题目自拟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600 字左右。(2)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