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心理病叫做“好人综合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307172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一种心理病叫做“好人综合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有一种心理病叫做“好人综合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一种心理病叫做“好人综合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一种心理病叫做“好人综合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一种心理病叫做“好人综合症”有一种心理病叫做“好人综合症”美国有一个叫“好人综合症”(goodguysyndrome)的说法,为人们细心思考好人和好人所做的好事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分析与治疗视角。所谓的“好人” ,是那些对别人特别亲切和善、特别好说话、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为荣的人们。对他们来说,当好人不仅是一种习惯或行为方式,而且更是一种与他人建立的特殊人际关系。好人做的是对别人有利,令别人高兴的事,所以好人总是能够讨人喜欢。很少有人讨厌好人来替自己无偿地做好事的。可以说,接受好人助人为乐行为的其他人,都有意无意带有自私目的,利用和受益于好人的这一特点。而好人对此

2、不仅不在乎,而且还乐在其中。好事未必有助于社会中善的累积,这是一个问题,但一般人只是把它看成一个无大碍的问题。然而,2001 年布莱柯(HarrietBraiker)的讨好的毛病:治疗讨好他人的综合症(TheDiseasetoPleaseCuringthePeople-PleasingSyndrome)一书问世,宛如在好人众多的美国社会中投下一枚重磅炸弹,不仅一下子成为畅销书,在著名电视主持人奧普拉温弗里的电视节目里成为讨论的专题,而且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大众心理学经久不衰的话题。布莱柯的书让读者看到,一心当好人原来不是一个无大碍的问题,而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它源自“好人”对自己个体价值的信

3、心匮缺,渴望用对他人做好事来换取外来的肯定和赞美,这种渴望一旦成为心理定势,就会严重降低行为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变成一种可以称作为“癖”的习惯和依赖。布莱柯所说的“讨好他人”综合症就是人们现在一般所说的“好人综合症” 。好人综合症是可以自我测试的,心理学家们建议每个人不妨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例如, “你是否在想说不的时候却说了是?” “你渴望所有的人都赞许你吗? ”“如果有人不喜欢你,你觉得难受吗? ”自我检测的先决条件是对自己诚实,如果一个人对上述问题回答“是” ,那么他很可能已经患上了好人综合症。好人综合症往往不仅是一种行为偏差,而且是生活或事业的某些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征兆。例如,好人综合

4、症患者一般都是事业平庸者,他们工作非常努力,但成就却相当有限,做好事于是成为他们博得他人另眼看待或赞扬的补偿方式。又例如,他们的家庭或家庭关系可能有欠缺,如孤儿、单亲,得不到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关爱,这会使他们更加在意关系疏远者对自己的好感,不惜为之付出任何努力,有的甚至一面对家人恶言相向,一面对外人特别和蔼可亲(也就是俗称的 “白眼狼”) 。“当好人”并不是好人一个人的事,往往会弄得家人很困扰,甚至给他们带来跟着受罪的感觉。好人的亲疏不辨还会对家人造成伤害。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要保持健康的心理,有合乎常理的行为,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健康界线”(healthyboundaries) 。每一位个体的人都生活在某种身体、感情和思想的健康界线之内,这个界线帮助他判断和决定谁可以接纳,并接纳到什么程度,为谁可以付出什么,并付出到什么程度。人的负面感觉一般也是由这种界线意识所决定的。例如,你的孩子做功课需要你帮助,或者要求你周末带她到儿童乐园去,你若做不到,就会感到内疚。如果你单位的领导督促你在业余时间多做好人好事,你若做不到,则很可能感觉到的不是内疚,而是害怕领导不高兴,会记你的帐。(转) 好人一般都是比较压抑的。压抑下去并不代表没有了,情绪还在,这些压抑的情绪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定期心理保健很重要。文章来源:燕园博思深圳心理咨询中心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