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末练习10 文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0296743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末练习10 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末练习10 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末练习10 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末练习10 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末练习10 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末练习10 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东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末练习10 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文科历史周末练习卷(十)1、 (2014海南单科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 “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2、 (2014海南单科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3、 (2014浙江文综1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

2、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 、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A B C D 4、 (2013江苏单科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5、 (2012广东文综卷13) “诸

3、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6、 (2012安徽文综卷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7、 (2012上 海单科卷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 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 ”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 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8、 (2008海南单科3)

4、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A 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 禁止分封异 姓王侯C 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 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9、 (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 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10、 (2012全国课标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 ,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 ,时 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

5、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11、 (2014福建文综38)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 1300 多年,至 1905 年被宣布废除。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 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

6、,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6 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0 分)12、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 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 ,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

7、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 ,功、能者优先,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 ,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 。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

8、存状,为下下。 ”“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

9、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1905 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 、 “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5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 、 “才”的新认识。 (10 分)13、 (2014江苏单科21) (14 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

10、,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 ,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 ,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请

11、回答:(1)据材料 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3 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 (3 分)(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5 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 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3 分)高二文科历史周末练习卷(十)1-10 BCBAC DCABB 11、 (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 (答三点即可)(2)影响: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

12、基础;促进社会稳定。 (答五点即可)12、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 ;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8,分)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7 分)(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13、 (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 原则:皇权至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