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265829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302=60 分)1下列属于区域的重要特征的是()A内部的相对一致性 B内部的地理差异性C范围的可变性 D政区的一致性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完成 23 题。2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的种类C青藏高寒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人口最少D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

2、然区人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C青藏高寒区现在还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 ,完成 45 题。4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5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6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右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A领海范围为 ab200 海里

3、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ab200 海里C领海范围为 a200 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b200 海里如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据此回答 78 题。7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AB C D8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9关于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转移对象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 B转移对象国的优惠政策C原生产地所产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D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与产业转移无关如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011 题。10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

4、是()A B C D11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南地区A B C D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 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读表,回答 1213 题。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植被覆盖率(%)降水量(mm/30分钟)径流量(mm/30分钟 )入渗量(mm/30分钟)产沙总量(g)减流效益(%)减沙效益(%)100 60 9.77 50.23 0.85 80.78 99.3085 60 20.46 39.54 1.52 59.75 98.7770 60 27.31 32.69 4.34 46.27 96.4860 6

5、0 38.24 21.76 24.11 24.77 80.4140 60 41. 91 18.09 57.29 17.53 53.4520 60 42.44 17.56 88.75 16.51 27.890 60 50.83 9.17 123.07 0 0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D径流量随入渗量减小而增大13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最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围是( )A20%40% B40%60% C60%70% D70%85%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

6、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回答 1416 题。14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类型相似的是()A珠江流域的气候 B泰晤士河流域的气候C印度河流域的气候 D黄河流域的气候15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制定了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在内的综合开发方案B田纳西河流域只开发了水电C田纳西河流域利用丰富廉价的电力吸收了耗电量大的纺织、服装工业D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由于未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16该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

7、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 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 图, 完成 1718 题。17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18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C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D这

8、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读某国示意图,完成 1920 题。19下列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20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该国传统工业区迅速衰落,其原因是()A煤炭资源耗尽 B军事订单减少C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涌现 D国家对国土的开发和整治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如果一年内城市化率增加 1 个百分点,就可以把 GDP 拉动 12 个百分点。结合下表,回答 21 22 题。近十年我国城乡收入比较表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恩格尔系数年份 GDP(元)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1990 / 1 510.2 686.3

9、 54.2% 58.8%2001 95 933 亿 6 859.6 2 366.4 37.9% 47.7%注: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物开支占总开支的比例21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标志是()A城市人口数量上升 B城市人口比重提高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各级城市总数增多22关于城镇化水平与恩格尔系数相互关系的正确理解是()A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与恩格尔系数成负相关关系B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与恩格尔系数成正相关关系C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越高,则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越少D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越低,则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比例越少23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

10、,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长 江 三 峡 是 当 今 世 界 最 大 的 水 利 枢 纽 , 其 对 生 态 环 境 的 影 响 是 人 们 关 注 的 焦 点 。 据 此 回 答24-25 题24.三峡蓄水后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湖,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A.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减少 B.库区及周围地区夏季更加炎热多雨C.库区及周围地区气温年变化增大 D.库区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沉积量增大25.下列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叙述错误的是A.三 峡 工 程 阻 碍 了 中 、 下 游 航 运 的 发 展 B.在 未 来 真 正 发 挥 其 “低 成

11、 本 、 大 通 量 ”的 黄 金水 道 作 用C.可为中、下游提供生产、生活水源 D.为南水北调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 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 153 个国家中居 88 位,水的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据此回答 26-27 题。26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主要面临的三大问题是( )水能丰富 水资源短缺 发电能力差 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恶化A B C. D27水资源紧缺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关于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对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采取节水措施 降低水循环利用率 实行累进收费制度 依法治水 减少新的水源

12、跨流域调水A B C. D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 ,完成 28-30 题。28箭头和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水陆联运 C高压输电 D航空运输29有专家指出,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A B C D30 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

13、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 ,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二、非选择题:31、读文字资料和图 6,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由于高强度的经济活动和滥用资源(主要是砍伐森林) ,植被覆盖率在 30%以下,加之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易形成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导致红壤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 (1 )根据图 22 和文字资料,分析南方“红色荒漠”形成的潜在自然原因和主要人为原因,将下列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对应带字母的横线中。 (5 分)破坏植被 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人口增加 水土流失 自然条件A. _ B._C._D._E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的形成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描述为 选择填空) 。(3 分)A.当地表层土壤的流失 B.当地地表变得崎岖不平C.下游易淤积河道和湖泊 D.下游形成沉积平原(3 )简要说明防治南方地区“红色荒漠“的措施。 (2 分)32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图9“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共 16 分)(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