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语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265741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鉴赏诗歌的语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板块一炼字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 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 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本词写于作者 54 岁时东归江行途中。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 “映”二字的巧妙之处。答:_解析:“两岸白 红蓼,映一蓑新绿”:“ ”是一种生在浅水中的水草, “蓼”也是一种水边生长的草,味辛辣。一“白”一“红” ,色彩鲜艳,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恬美幽静、令人心醉的美景图。 “蓑”比喻为新绿,新颖别致;“映”字体物精妙,令人怡悦。答案:“蓑”字勾连“新绿” , “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

2、绵延润泽,形象生动。 “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 、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向子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向子 ,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斜红叠翠”一句, “红” “翠”和“斜” “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要能见出诗人所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依托诗句展开联想,体味语言的妙处。 “斜红叠翠”使用借代手法,以“红”代花,以“翠”- 2 -代

3、叶,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一个“斜”宇,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无呆板之态,一个“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丰茂繁密的长势。答案:“红” “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 “斜” “叠”描写花叶的形态, “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 “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中国教育出版网 3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答:_答案:“跳”字写出了雨之急、雨之大;“跳”这个动词绘声绘色地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极为传神地

4、呈现在读者的眼前。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有人说,颈联中的“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答:_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对全诗的理解,本诗颔联写大自然的景物,颈联则写人世的悲欢。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似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啜泣;又好似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因丈夫远行而望月长叹。考生作答时应注意“独”与“空”所蕴涵的情感。答案:“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 “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

5、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表达到了极致。- 3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中+ 教+网 z+z+s+tep春日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 ,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 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颈联中“逆” “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答:_答案:“逆”是迎接的意思, “私”是偏爱的意思。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

6、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游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注】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 (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 41 岁。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历来被认为是这首诗中最精彩的两句,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答:_中教网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特色的能力。该题要求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

7、4 -面来分析这两句的特色,所以考生要在认真阅读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答案:从形式上看:“白发”对“青灯” , “无情”对“有味” , “老境”对“儿时” ,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从内容上看:“侵”字点出了岁月之无情,生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体现出诗人慨叹岁月无情、人生易逝的心情;“有味”二字体现出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板块二诗眼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同从弟 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 苦。千里共如何,微风

8、吹兰杜 。【注】从弟:堂弟。越吟:越人庄舄(x),在楚国为官,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杜:即杜若,香草名。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是夜越吟苦”中“苦”的妙用。答:_解析:第一步,突出该字(词 )对主旨所起的作用。本诗以描写为主,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只有“苦” 。从全诗来看,它是全诗感情所在。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 写了哪些内容。 “荏苒几盈虚”反映的是时光的流逝;“澄澄变今古”暗含着朝代的更替;“是夜越吟苦” ,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千里共如何” ,联系诗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这一切都在诗人心中归结为“凄苦”的心绪。第三步,从该字(词)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

9、作用考虑。 “苦 ”实际是全诗画龙点睛的词语。- 5 -答案:“苦”字言简意丰,吟者借此感慨时光流逝、朝代更替、异地飘零、故乡难回、友人命运等,感情凄苦,为全诗感情所在,可谓点睛之笔。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注】建章:宫殿名。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_答案:“锁”字是第二句中的诗眼。 “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9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

10、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有人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_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z。zs。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6 -答:_答案: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夜不眠,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本诗是怀友诗,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

11、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板块三语言风格1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语言特色。答:_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朋友的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西江月 遣兴宋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答:_解析:为什么醉里贪欢笑?为

12、什么会觉得古人的书全无是处?为什么昨夜会醉倒松边?词中无一字交代,全靠读者自己去玩味。下片描写醉态形象生动,跃然纸上。中教网答案:这首词的语言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含蓄蕴藉,不明说为什么醉里贪欢笑,为什么会觉得古人的书全无是处,为什么昨夜会醉倒松边,让读者通过词句自己去揣摩联想,使得整首词的思想更显深沉感人;二是形象生动,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把醉态写得活灵活现。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四首选一)杨万里- 7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主要的特色就是诙谐幽默。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13、。答:_答案:诗题是写行人登山,极平淡的一件事,不说人登山之难,而说山与人争高,要写山高,却先说山低;要写山上,先写山下;要写登山难,先写望山易;先是人看山,后是山与人赛,最后是登山,山胜人。脚高山更高,这实际是暗示登山者急于翻山的迫切心情,叫人读后忍俊不禁,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板块四综合考查14(2012 年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答:_(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 、 “涌”二字的妙处。答:_中教网解析:(1)考查诗歌中人物的形象。考生可以从诗歌的题目和诗中情感色彩浓厚的“忽忘”“小立” “最爱”等词语入手,体味作者的情感,分析作者的形象。(2)“软”字用来修饰“红光”显然使用了通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