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_贾涛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2022619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40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_贾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_贾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_贾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_贾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大观 艺术理论 一、 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概述扬州剪纸是扬州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江南剪纸艺术的杰出代表。 其造型精巧雅致, 简洁夸张, 善于运用丰富多变而细腻流畅的线条来造型 ; 画面构图层次分明, 在单纯中追求丰富变化,在对比中追求统一和谐。 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绘画性、 装饰性、 写实性和实用性。扬州剪纸造型题材丰富多样, 多表现为山水、 花鸟、人物、 鱼虫等自然万物。 它朴素而充满真情, 凭借着细致、 典雅、 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艺扎根于民间, 自然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适应着各个时代不同的审美要求。 扬州剪纸艺术充分体现出扬州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景

2、观,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二、 扬州剪纸造型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关系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发现和运用以剪影作为形象表记的艺术手法, 并继而造就了在各种材料上的镂刻、 透空的艺术语言, 这在原始社会的彩陶、 商周时期青铜器、 汉画像石等艺术中均有体现, 今日之剪纸与其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极其一致, 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和延续关系。 今扬州在汉代称广陵、 江都, 长期是王侯的封地。 吴王刘濞 “即山铸钱、 煮海为盐”, 开盐河 (通扬运河前身), 地理位置优越, 经济发达。 魏晋时期的扬州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 隋唐至明清, 扬州一直是南北粮、 草、 盐、 钱、 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

3、通的重要港口, 清代一度成为中国八大城市之一。 经济的繁荣为扬州剪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扬州剪纸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到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曾出现过诸多剪纸大师, 在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清代的包壮行和包钧。 清末民国时期, 扬州剪纸开始走向下坡路, 日益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 没落的剪纸艺术一度再创辉煌, 张永寿便是现代扬州剪纸的杰出代表人物。 在扬州剪纸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扬州剪纸技艺代代相传, 一脉相承, 扬州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历史的变迁中从未间断过, 扬州剪纸的发展史是中国剪纸艺术发展的见证。传承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指民间文化流传、 演变的

4、动态过程, 也是民间文化得以承接、延续的重要原因。 扬州剪纸技艺能够千年流传、 经久不衰, 传承链的存在是其重要原因, 它的传承渊源一般表现为亲缘传承、 地域传承和行业传承。 亲缘传承主要是指以家族为核心的传承方式, 传承人的艺术特长和技艺是由有着亲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一代接一代地继承下来, 如扬州剪纸大师张永寿出生于四代剪纸世家, 其女张慕莉又继承父业。 地域传承是指以地域为中心的传承方式, 这种传承方式没有任何家庭责任和师徒义务, 传承人的艺术特点和技艺来源于他所生活的特定区域, 是年复一年地从当地传统文化氛围与周围民间艺人的接触中, 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地自然获得。 如扬州剪纸特点深受当地的

5、雕刻、 刺绣等艺术门类的影响, 是其他地区剪纸所不具有的。 行业传承是指以行业为中心的传承方式, 传承人的艺术特点和技艺来源于他所从事的行业活动和行业习俗。 扬州民间剪纸艺人, 为了一定商业目的会自由组合进行集体创作, 统一价格, 划定生产服务范围来限制恶性竞争 ; 制定行规,维护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保护同行的利益。 目前扬州剪纸行业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对于行业传承方式更加重视, 政府会出资鼓励民间艺人授徒 ; 同时也大力扶持步入此行业的新生力量, 把扬州剪纸作为一种文化品牌进行推广发扬。三、 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扬州剪纸作品题材广泛, 包括人物、 山水、 花鸟、 走兽及名胜古迹、 楼台建筑

6、等, 其花鸟题材是扬州剪纸的代表, 五代家传剪纸艺人张永寿是扬州剪纸艺人的杰出代表, 他剪下的每枝花朵、 每只虫蝶、 每幅图案都显示出勃勃生机。 张永寿尤擅剪菊,可以剪出 200 余种菊花, 无不惟妙惟肖。 扬州剪纸艺术的发展深受其影响。扬州剪纸技艺分为剪纸和刻纸两种手法。 扬州剪纸以清新秀丽、 线条流畅见长, 其技法可归纳为尖、 圆、 方、 缺、 线五字, 尖如麦芒、 松针 ; 圆如秋月、 玉盘 ; 方如青砖 ; 缺如锯齿 ; 线如仙翁须髯,飘拂自然。 扬州刻纸, 构图精细工整, 描绘生动,妙趣横生。 刻纸通常有黑白、 彩色、 套色、 点彩 4种。 “黑白” 最为普遍, 技法上有阴刻、 阳制

7、及阴阳结合等处理手法。 “套色” 常以协调雅致的色彩, 表现连续性的人物故事和秀丽的自然景色, 其装饰性、 趣味性更为浓厚。 一幅精美的刻纸, 总要做到整散结合、 疏密相间、 虚实相生、 静中有动。 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扬州剪纸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具有浓郁的文人画气息, 其造型和布局具有极强的绘画性。 刘海粟大师曾这样描述扬州剪纸 : “剪中有画,其味无穷。” 这是扬州剪纸与其他地区剪纸相区别论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文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贾 涛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扬州剪纸历史渊源、 传承关系、 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分析, 总结出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绘

8、画性、 装饰性、 写实性和实用性上。 扬州剪纸突出了江南剪纸艺术个性化造型特点。关 键 词 扬州剪纸 剪纸造型 艺术特点 ArtPan rama艺术理论 的重要特征。 扬州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他们寄情花木, 钟情风雅, 尤其是明清时期扬州画坛活跃, 山水画的创作和水墨写意盛行, 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 在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以 “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 把传统的写意绘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对近代的花鸟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置身于如此浓厚艺术氛围中的扬州剪纸无疑深受其影响, 无论是题材、 思想内涵、 构图布局和技法等各个方面都向传统绘画靠拢。 在剪纸作品的题材中很多是传统绘画的题材, 如

9、表现花鸟鱼虫、 梅兰竹菊的剪纸作品。 扬州剪纸世家 “包氏” 和 “张氏” 尤善于此。 包家剪纸代表人物是包钧, 扬州人。 他最攻剪纸书画, 称为奇迹, 所剪山水、 人物、 花鸟、 鱼虫, 无不为妙。 陈文述有诗咏云 : “剪画聪明胜剪花, 飞翔花鸟泳苹鱼。 任他二月春风好, 剪出垂杨恐不如。” 可见时人对扬州剪纸的评价之高。 张家世代以剪纸为生, 代表人物是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寿, 他擅长剪花卉, 尤善菊花。 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 将写意与写实结合, 构图简洁, 线条流畅, 风格秀丽洒脱, 颇有清代八怪之一的郑燮之风。 他将现代扬州剪纸艺术发挥到极致, 其艺术造诣非他人能比。2.扬州剪

10、纸造型有着极强的装饰性。 扬州剪纸造型精巧雅致, 构图上采用以小见大、 以局部见整体的巧妙构思, 通常采取花卉造型的某一特定角度, 选取具有动感而又具有整体视觉平衡的造型,用二维的手法表现三维的空间。 在形式和内容上相互联系, 剪纸造型元素较多地使用重复组合的手法, 在整体画面的变化中求得画面疏密、 曲直、 长短、 刚柔等变化, 并采用适度的夸张变形手法, 产生剪纸图案的形式美。 整个画面布局追求绘画性、圆满性, 具有极强的装饰感。 以前的剪纸花样已然被发展为供人欣赏的剪纸工艺品、 装饰品, 时常将它装裱于画框内作为居家装饰艺术品。3.扬州剪纸造型形态逼真, 具有极强的写实性。 扬州剪纸造型严

11、谨, 注重细节雕刻, 求其真,对于剪纸对象的形态有着严格要求。 其造型不仅传形, 更在传神。 写实性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地区剪纸的重要特点。 如张永寿根据他一生的剪纸经验, 总结出 “写实、 变化、 概括、 夸张” 以及 “圆如秋月, 尖似麦芒, 线如胡须, 方如城砖, 缺如锯齿” 的要诀。 他的 百菊图 极具扬州剪纸的地方特色, 剪一朵菊花, 花瓣的厚薄、 叶子的大小、 生长的部位, 都十分符合客观实际 ; 花形的正反侧却各不相同, 俯仰伸曲又因时而异, 清早的菊花如晨曦含露, 黄昏的菊花似晚霞迎风。 像 “罗汉须”, 初开时是直瓣, 盛开时会起卷, 形成螺蛳圈, 剪这种菊花需要一瓣一瓣由里

12、往外卷着剪, 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 才能组成一朵形象特殊、 风味别具的菊花。一朵真菊花常常花瓣繁多, 而一朵剪纸菊花繁中求简, 夸张概括, 从其 “形” 中求其 “神” 似。4.扬州剪纸不仅仅是一种民间艺术作品, 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实用性价值。 扬州剪纸被广泛应用到衣、 食、 住、 行、 乐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出现了诸多的窗花、 用具花、 衣袖花、 鞋花、 枕头花等民俗剪纸形式。 从扬州剪纸的造型特点上分析, 扬州剪纸造型特点主要与扬州刺绣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刺绣的图案是先画出底样, 剪成纸型, 再把剪纸粘贴在面料上, 进行刺绣。 这种方法在扬州延续了很久, 民间刺绣仍然还有沿用此法的。 以至于

13、扬州人一直称剪纸艺人为 “剪花样子的”。 扬州曾出现过许多销售花样、 绣品的绣货店面, 这些店面也是扬州剪纸艺人集中竞技的地方, 刺绣花样也一度成为扬州剪纸主要的应用之处。 如今扬州剪纸逐渐从扬州刺绣中脱离出来, 形成了别具韵味的民间艺术品。结语扬州剪纸艺术历史悠久, 一脉相承, 是中华民族古老艺术形式之一, 是我国民间艺术发展史的见证, 是民间艺术形态的活化石。 扬州剪纸造型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画面造型与构图上的绘画性、 内容形式上的装饰性、 题材表现的写实性和民间生活的实用性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 扬州剪纸应该抓住机遇, 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 设计出

14、优秀的作品, 使扬州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名誉四海, 这也是我们艺术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信在政府和研究机构的重视下,扬州剪纸艺术会再次展现出它的魅力, 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本文为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 : QKJB2010019参考文献 :1. 高海平 . 精、 秀、 灵、 雅的扬州剪纸艺术 . 美苑 ,2009.52. 吕胜中 . 中国民间剪纸 ( 上、 下卷 ).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4.83. 何一红 . 中国南方各民族民间剪纸研究 . 民族出版社 ,20074. 陈竟 . 中国民俗剪纸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5. 郑正 . 张永寿传 . 香港天马出版社 ,20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