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皮炎湿疹临床应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04472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皮炎湿疹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皮炎湿疹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皮炎湿疹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皮炎湿疹临床应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皮炎湿疹临床应用【摘要】这是一类包括天然和合成的糖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和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自 1948 年 Hench 以可的松内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953 年 Sulzberg 以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并取得良好疗效后,此类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皮肤科领域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 【关键词】糖皮质类固醇治疗皮炎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 2008 年末至 2009 年接治过敏性皮炎湿诊等皮肤疾病 132 例,通过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涂抹治疗,患者对此药极为认可。 1.2 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本类药物对各种原因所致

2、的炎症均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这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膜磷脂中的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合酶及脂氧合酶的代谢途径,从而减少了炎症介质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的形成;稳定肥大细胞和溶酶体酶,减少组胺和溶酶体酶的释放;直接血管收缩作用;减少炎症组织的粘连及瘢痕形成。 免疫抑制作用:一般糖皮质类固醇仅能抑制细胞免疫,仅当大剂量时才能抑制体液免疫。但多不持久,停药后易复发。这主要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的作用;干扰和阻断淋巴细胞的识别;抑制一些炎症因子如 IL-1、IL-2 及 干扰素的生成。 21.3 体内过程氢化可的松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迅速,1-2 小时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入血后 90%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中 8

3、0%与皮质激素转运蛋白结合,血浆半衰期约为 90 分钟。生物学作用可维持812 小时。肝肾功能不全或用量过大,均可使血浆半衰期延长。可的松和泼尼松须在体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才起作用。故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只宜应用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糖皮质类固醇主要在肝中代谢失效,大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由肾排出。 2 适应证 2.1 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获得性大疱性皮肤病如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 2.2 有明确发病原因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性休克、药疹、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麻风反应等。 2.3 利用其抗炎症、抗毒、抗过敏及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一些重症非感染性的炎性皮肤病如急性泛发湿疹、异位性皮炎皮疹急性泛发、脓疱性银屑病、疱疹样脓疱病、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等。临床上应用甚广,但只是对症治疗,起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能根治,且停药后常常复发,骤然停药甚至可发生反跳。因此对这类疾病,一定要权衡利弊,慎重考虑后使用,切忌滥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