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系统基础知识-技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99478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7.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P系统基础知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IP系统基础知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IP系统基础知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IP系统基础知识-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IP系统基础知识-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P系统基础知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系统基础知识-技术(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P系统基础知识,1、网络基础知识2、视频编码基础知识3、服务器基础知识4、存储基础知识,内容,1、网络基础知识2、视频编码基础知识3、服务器基础知识4、存储基础知识,内容,网络概述 OSI参考模型 IP地址,Internet,家庭办公,服务器,宾馆,内部网,移动,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设备之间通信规则的正式描述。,5,4,3,2,1,5,4,3,2,1,TCP/IP协议栈,Source Host A,Destination Host B,好啊,我也懂TCP/IP。,请问可以用TCP/IP和你通信吗?,TCP/IP协议栈,网络的演进,Host,WAN,简单连接1960s 197

2、0s,基于网络的连接1970s 1980s,网络互联1980s ,LAN定义,LAN定义:通常指几公里以内的,可以通过某种介质互联的计算机、打印机、modem或其它设备的集合。特点: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传输可靠。标准(standard):描述了协议的规定,设定了最简的性能集。,LAN常用设备,LAN的设计目标:运行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允许网络设备同时访问高带宽的介质;通过局部管理控制网络的权限;提供全时的局部服务;连接物理上相邻的设备。,HUB,交换机,路由器,ATM 交换机,WAN定义和分类,WAN定义:在大范围区域内提供数据通信服务,主要用于互连局域网。WAN分类:公用电话网:PSTN

3、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数字数据网:DDNX.25共用分组交换网帧中继:Frame Relay异步传输模式:ATM,WAN交换模式,电路交换:基于电话网的电路交换优点:时延小、透明传输;缺点:带宽固定,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分组交换: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优点:多路复用,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缺点:实时性差。,WAN常用设备,WAN的设计目标:运行在广阔的地理区域;通过低速串行链路进行访问;网络控制服从公共服务的规则;提供全时的或部分时间的连接;连接物理上分离的、遥远的、甚至全球的设备。,Modem/CSU/DSU,路由器,广域网交换机,接入服务器,带宽和延迟,带宽:描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数据从网络的一个

4、节点传送到任意节点的容量,通常用bit/s表示。以太网带宽:10Mbit/s、100Mbit/s、1000Mbit/s等。广域网各类服务带宽。延迟:描述网络上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所经历的时间。,常见网络拓扑结构,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型、网型,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IEEE)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电子工业协会(EIA / TIA)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ET架构委员会(IAB),网络概述 OSI参考模型 IP地址,七层功能,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1,2,3,4,5,6,7,底层:负责网络数据

5、传输,高层:负责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七层功能,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1,2,3,4,5,6,7,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寻址和路由选择,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比特流传输,对等层通信,每一层利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与对等层通信;每一层使用自己的协议。,Host A,Host B,APDU,PPDU,SPDU,Segment,Packet,Frame,Bit,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数据封装,数据封装和

6、解封装过程,Data,Data,H,Data,H,H,主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Data,Data,H,Data,H,H,物理层,物理层:定义电压、接口、线缆标准、传输距离等。物理层线缆: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细缆和粗缆双绞线(twisted pair):UTP、STP光纤(fiber)无线电波(wireless radio):无线局域网WLAN,物理层,局域网与物理层线缆标准:10Base-T、100Base-T、100Base-TX/FX、1000B

7、ase-T、1000Base-SX/LX;网络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等。广域网与物理层DTE设备:路由器、终端主机等;DCE设备:广域网交换机、Modem、CSU/DSU等;常见接口:RS-232、V.24、V.35等。,数据链路层,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分为2个子层:LLC子层和MAC子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物理地址定义网络拓扑结构链路参数差错验证物理介质访问流控制(可选),MAC/物理地址,MAC地址有48bit,用16进制数表示,00e0.fc01.2345,厂商编号,序列号,24 bits,24 bits,00e0.fc01.2345,Rom,Ram,网络层,编址和路由,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8、,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地址,网络层地址由两部分地址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是全局唯一的。,IP 地址,IPX 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10.,8.2.48,网络地址,主机地址,1aceb0b1.,0000.0c00.6e25,路由协议与可路由协议,可路由协议:IP、IPX路由协议: RIP、OSPF、BGP等,N2,N1,N1.H1,N1.H2,N2.H1,网络层协议操作,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应用层,A,B,C,D,E,Router A,Route

9、r B,Router C,传输层,传输层功能:分段上层数据;建立端到端连接;将数据从一端主机传送到另一端主机。传输层协议:主要有TCP/IP协议栈的TCP协议和UDP协议,IPX/SPX协议栈的SPX协议等。,端到端通信,传输虚电路,Host,,,应用数据,WWW,FTP,传输数据包,21,1028,80,1027,Data,Data,高层协议,会话层协议:SQL、NFS、RPC等;表示层协议:ASCII、MPEG、JPEG等;应用层协议:文字处理、邮件、电子表格等。,网络概述 OSI参考模型 IP地址,IP地址介绍,IP地址唯一标示一台网络设备通常把IP地址表示为点分十进制形式: 10.11

10、0.192.111,IP地址分类,InterNIC预留了哪些网段作为私有IP地址?IPv6地址有多少二进制位?,特殊IP地址,无子网编址,无子网编址是指使用自然掩码,不对网段进行细分。比如B类网段172.16.0.0,采用255.255.0.0作为掩码。,带子网编址,B类网段172.16.0.0,172.16.8.1 ,255.255.255.0,172.16.4.1,255.255.255.0,变长子网掩码(VLSM),192.168.1.32/27,192.168.1.64/27,192.168.1.96/27,192.168.1.128/27,192.168.1.160/30,192.1

11、68.1.164/30,192.168.1.168/30,192.168.1.172/30,ISP,通告192.168.1.0,无类域间路由(CIDR),CIDR减少了路由表的规模,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子网规划,201.222.5.0,255.255.255.0,201.222.5.8,255.255.255.248,201.222.5.16,255.255.255.248,201.222.5.24,255.255.255.248,201.222.5.32,255.255.255.248,201.222.5.9,255.255.255.248,201.222.5.17,255.255.255

12、.248,201.222.5.25,255.255.255.248,201.222.5.33,255.255.255.248,子网判定,子网判定实例PC机地址:18.56.75.27,掩码:255.255.240.0目的地址:18.56.82.23,子网快速判定,快速判定实例PC机地址:18.56.75.27,掩码:255.255.240.0目的地址:18.56.82.23 ,掩码:255.255.240.0掩码前两个字节为255,256-255=1,结果一目了然掩码第三个字节为240,256-240=1675/16=4,82/16=5 代表下取整运算结论:在给定掩码下,两个地址属于不同子网,

13、地址界定,地址界定实例IP地址:211.167.138.37 掩码:255.255.240.0子网网络地址138/16=88x16=128子网网络地址为:211.167.128.0子网广播地址138/16=8(8+1)x16-1=143子网广播地址为:211.167.143.255,1、网络基础知识2、视频编码基础知识3、服务器基础知识4、存储基础知识,、视频的基本概念:,视频就是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的原理,通过播放一系列的图片,使人眼产生运动的感觉(实际上就是系列图片)。,PAL: 25帧/秒 NTSC:30帧/秒,2、视频的制式,(1)PAL制式:欧洲,我国和东南 亚等地方使用的制式 720x

14、576,25帧/秒,(2)NTSC制式:美国日本等国的制式 720x480,30帧/秒,3、数字视频的特点和关键,如果不压缩,以PAL制为例,1小时的视频:150GB,特点:体积大 关键:压缩技术,决定了视频的格式,4. MPEG家族,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即活动图像专家组)。它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于1988年联合成立的国际组织。专门致力于运动图像及伴音编码标准化工作。,mpeg-1,画面尺寸:PAL 352x288;NTSC 320x240 带宽: 11.5Mb/s应用领域:vcd常见后缀:mpg,目标:CD-ROM

15、上的交互式视频,mpeg-2,它是一个直接与数字电视广播有关的高质量图像和声音编码标准 。,DVD用的标准,画面尺寸:PAL 720576,NTSC720480带宽: 48Mb/s,目标:数字电视,MPEG-2主要应用:DVD、HDTV(高清晰度电视)、视频会议以及多媒体邮件等。,mpeg-4,压缩率非常高,便于在网络上传输高品质的画质,目标:网络视频,MPEG-4主要应用:网络视频传输。,只对画面中运动的物体进行压缩编码,5.几种主流的压缩算法及对比,1、网络基础知识2、视频编码基础知识3、服务器基础知识4、存储基础知识,内容,编码格式对于服务器的影响,图像显示对于服务器的影响,移动侦测对于服务器的影响,1、网络基础知识2、视频编码基础知识3、服务器基础知识4、存储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