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979490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李鸿理 赵玲玲 张绍英 审定人:徐亚丽 赵振威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 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井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 I 卷 阅读题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为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在

2、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文侈靡篇 。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然而管仲却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在他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 。(见管子乘马 :“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 ”)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见管子侈靡:“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 ”)管仲的这一论述曾经迷惑了此后数千年的中国学者,很多他的信奉者言及于此,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百般替管仲声辩。直到近世,历史学家郭沫若才给予了合理的解释。郭氏认为:“他是肯定享乐而反对节约的

3、,他是重视流通而反对轻视商业的,他是主张全面就业而反对消极赈济的,为了能够全面就业,他主张大量消费,甚至主张厚葬。他的重点是放在大量消费可以促进大量生产这一面。因而在生产方面该如何进行,如何改进技术之类的话,他就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 ”( 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 ,历史研究1954 年第 3 期。 )管仲倡导奢侈的理由是, “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 。就是说,只要不人为地堵塞利源,商贾就会日夜不息地从事营运而不知休息,而富裕的人只有不断地消费,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可做。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他建议在煮蛋之前应先加雕绘,在烧柴之前要先加雕刻“雕卵然后

4、瀹之,雕橑然后爨之。 ”管仲本人就是一个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孔子说他的奢侈堪比国君“其侈逼上” ,史记说他“富拟于公室” 。据韩非子和论语等书记载,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管仲对侈靡的推崇,并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享乐。在管子乘马数中,他谈及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观点。他说,每当年岁凶歉的时候,人民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雇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这种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的做法,西方人在两千多年后才学习到手,以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5、为例,当时的美国、德国等无一不是采用了这样的政策,才走出低谷。可是在两千多年前,管仲就有这样的智慧,确实是让人惊叹的。据美籍华人经济学家杨联陞的考据,在漫长的中国经济史上,除了管仲,只有宋代的范仲淹等极少数人曾经有过类似的思想。(选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管仲的经济观点的一项是A. 1999 年国务院决定增加公民的假期时间, “五一” “十一”长假的出现天大带动了我国旅游业和零售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B.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投资四万亿元,大搞铁路、公路、机场等基本建设,纾解了四千万失业者的洪流,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C近些

6、年,一些富二代在网络微博中比拼自己拥有的奢侈品,如名牌包、限皿版跑车等,更有甚者以百元钞票卷烟,这些现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D. 2014 年,苹果公司 iphone6, iphone6 plus 两款手机首日预定达 400 万部,为其代工的富士康公司 100 条生产线加班加点,出货皿仍供不应求。2.下列关于管仲提倡奢侈享乐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管仲提倡奢侈是故意迷惑人们,他的实际意图是:富裕的人不断消费,这样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做;人人不消费,会使商品流通减少,妨碍生产营利活动。.B.管仲反对节约,提倡奢侈享受,一是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奢侈堪比国君。据孔子及古籍的说法,管仲利用财富逼

7、迫君主,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C郭沫若的侈靡篇的研究较中肯地评价了管仲崇尚奢侈的观点:肯定了他以大量消费以促进大量生产的独到,也指出他忽视指导生产、改进技术的缺点。D管仲是成熟的政治家。他认为在灾荒年头,人民无业可作, 、国家大兴土木,尤其是雇用赤贫者,主要是为促进人民就业,平衡经济,并不仅仅是为了享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管仲鼓励消费,甚至倡导奢侈,说明奢侈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节俭是长期短缺经济的产物,当今提倡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B.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而管仲所认为的“俭则伤事”也有一定的道理,启示我们要学会多角

8、度看待问题、根据实际效用评判事物。C为了推行奢侈消费的观点,管仲甚至建议煮蛋前要先雕绘,烧柴前要先雕刻。这个观点虽与传统道德不符,但就促进经济发展而言,值得后人广泛推广。D. 1929 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受管仲治国之道的启发,美国和德国采用了相似政策,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使经济走出了低谷。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 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尚交游,以不肯视事为高。宠独勤心务物,数为昱陈当世便宜。昱高其能,转为辞曹,掌天下狱讼。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时司徒辞讼,久者数十年,事

9、类溷错,易为轻重,不良吏得生因缘。因缘谓依附以生轻重也。宠为昱撰辞讼比七卷,决事科条,皆以事类相从。昱奏上之,其后公府奉以为法。宠性周密,常称人臣之义。自在枢机,谢遣门人,拒绝知友,唯在公家而已。朝廷器之。皇后弟侍中窦宪,荐真定令张林为尚书 ,帝以问宠,宠对“林虽有才能,而素行贪浊” ,宪以此深恨宠。及帝崩,宪等秉权,常衔宠,乃白太后,令典丧事,欲因过中之。黄门侍郎鲍德素敬宠,说宪弟夏阳侯瑰曰:“陈宠奉事先帝深见纳任故久留台阁赏赐有殊今不蒙忠能之赏而计几微之故几微言微细也诚伤辅政容贷之德。 ”瑰亦好士,深然之。故得出为太山太守。及窦宪为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而宠与中

10、山相张郴、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后和帝闻之,擢宠为大司农,郴太仆,顺左冯翊。后转广汉太守。西州豪右并兼,吏多奸贪,诉讼日百数。宠到,显用良吏以为腹心,讼者日减,郡中清肃。先是洛县城南,每阴雨,常有哭声闻于府中,宠使吏案行。还言:“世衰乱时,此下多死亡者,而骸骨不得葬,傥在于是?”宠怆然矜叹,即敕县尽收敛葬之。自是哭声遂绝。宠历二郡三卿,所在有迹,见称当时。十六年,代徐防为司空。宠虽传法律,而兼通经书,奏议温粹,号为任职相。在位三年薨。(选自后汉书 ,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不肯视事为高 视事: 到职办公B.数为显陈舀世便宜 便宜:合乎时宜之事C.瑰亦好士,深

11、然之 好士:优秀的读书人D.宠闻而 疑其故,使吏案行 案行: 调查巡视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荀,正确的一项是A.陈宠奉事先帝深见/纳任故久/留台阁赏赐有殊/ 今不蒙忠能之赏/ 而计几微之故/诚伤辅政容贷之德。B陈宠奉事先帝/深见纳任故久 /留台阁/ 赏赐有殊/今不蒙忠能之赏/而计几微之故诚/伤辅政容贷之德.C.陈宠奉事先帝深见/纳任故久/留台阁/ 赏赐有殊/今不蒙忠能之赏/而计几微之故诚/伤辅政容贷之德。D.陈宠奉事先帝/深见纳任/故久留台阁 /赏赐有殊/今不蒙忠能之赏/而计几微之故/诚伤辅政容贷之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宠勤心物务,颇有才能。他不受“不

12、肯视事”世风的影响,专心处理政务;平决狱讼,使人心服;还为扭转辞讼的混乱而撰写了七卷辞讼比 。B.陈宠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在皇帝询问张林可否担任尚书时,他不顾及张林为权贵窦宪所荐,直言以对,以致招来窦宪忌恨,被其贬为太山太守。C.陈宠善于吏治,任人唯贤.他担任广汉太守时,面对豪门大族兼并土地、官吏奸邪贪污、诉讼案件繁多的状况,重用贤能官吏,使郡中清平宁静。D.陈宠权高位重,见称于时。他历任两地郡守,位列三卿,所在之处均有事迹被称颂; 他虽专研法律,却兼通经书,奏议温粹,被称为称职的宰相。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自在枢机,谢遣门人,拒绝知友,惟在公家而已,朝廷器之

13、。(2)宪等秉权,常衔宠,乃白太后,令典丧事,欲因过中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 浅,天寒梦泽 深。羊公碑 尚在,读罢泪沾襟。【注】鱼梁:鱼梁洲,沙洲名。梦泽:云梦泽,古代大湖。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8.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 分)9.诗的尾联说“读罢泪沾襟” ,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泪沾襟”的原因。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庄

14、子逍遥游 中两句“ , ”,说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摇心志。(2)荀子在劝学 中强调“ , ”,只有每天省察自己,才会智慈通达,行为没有过错.(3)记承天寺夜游 中的苏轼正当“解衣欲睡” ,后因“ , ”,从而寻友一同夜游承天寺。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吉之刀安石榴谷子和糜子是堂兄弟,搭伙进山发财。想要发山里财的人,无非四个路子:沙金子

15、,追棒槌,打茸角,割大烟。这的确是来钱的买卖,弄好了一朝暴富。而实际上却是个万难的事情。不要说不容易得,再说,就是得了,也万难带出山来。发财梦十个九成空。先说鹿茸角,俗话说鹿“脑袋顶着金钱桌子,屁股蛋子是肉案子”浑身是宝。打茸角在春季,万物复苏。鹿本来不是个牙爪的东西,可是保不齐你盯住鹿的时候,老虎,黑瞎子却早盯上你了。所谓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啊。追棒槌的人多了去了,你看过几个真的挖到了稀世宝参。在深山老林里偷种大烟,躲开了官家,可是树敌更多。野猪来糟蹋,胡子来掠夺,还有个莫测的年头作怪,弄不好血本全亏。那么沙金子呢?不得,风餐露宿毁了身体,得了,同伙眼红心热,祸起萧墙,互相残杀,金子最终还是丢在

16、大山里了。谷子和糜子是堂兄弟。两个人十进十出大兴安岭,十年时间两手空空。这是他们第十一次进山。照例他们在山脚下的小庙拜了山神,发了誓言: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两个人进山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苍天眷顾,这一次终于得了。他们追到一个人参娃娃。两个人因为梦想成真而喜出望外,赶紧星夜兼程往山外奔。又走了六七四十二天,刚好翻过一座山的阳坡。有几块岩石裸露出来,暖暖的太阳烘得石面滚烫,二人美美地蜷在上面睡着了。谷子一身燥热地醒来时,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地捆在岩石上。糜子说,谷子哥,是兄弟对你不起了,你有啥话就说吧。谷子哭了。谷子说没什么可说的,说也没用,你给哥弄点水吧,我不想当渴死鬼。糜子就去给他找水。糜子去了,谷子就哭得更惨了,哭了一阵子,谷子想哭也没用,想辙吧,闭上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