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979049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定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命题人: 赵冰 张荔 审题人:赵洁 邢红阁 说明:1.本试卷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构成,总分共 50 分。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部分使用 0.5 毫米黑色水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在其它区域作答无效。第卷 选择题(共 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0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公元前世纪,中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居民“各亲其亲,

2、各子其子”的结果 B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C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D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2.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B鲁国的历史因孔子而更为悠久 C鲁国是中原文化的中心 D由明确的社会等级关系决定3战国以前, “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 “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王位世袭制的瓦解 B分封制的强化C宗法制的衰落 D政权与神权的结合4 国史十六讲认为: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 (诸侯) ,而不知效忠于“国” (天子)这一现象()A

3、促使中央集权加强 B导致地方割据 C强化宗法体制 D促成秦朝统一5. 礼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采邑)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这反映了西周()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禅让制6.在一些农村地区有这样的俗语, “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 ,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B有利于凝聚宗族C强调血缘纽带 D强调尊老爱幼7. 史料中记载“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 “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历

4、史价值大 B.统治权力的象征C.青铜工艺水平高 D.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8.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B.乙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C.丙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D.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9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据此判断,周与鲁的关系是() A.平等关系 B.大宗与小宗 C. 父子关系 D.兄弟关系10.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 ,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

5、卿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 ,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 。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 )A.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11.毛泽东曾做诗盛赞秦始皇: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诗中百代都行的“秦政”是指()A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C嫡长子继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2.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 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精神文明的是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

6、卿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官僚制度13.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14.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和先秦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体现了怎样的趋势() 有血缘政治到地域政治 有世袭到任免有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由易割据到易统一A B C D15.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

7、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说明()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官僚政治的弊端C君主专制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1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眼堙谷,直通之”。与此材料反映的史实相关的是() A北击匈奴 B平定岭南 C征服西南夷 D沟通西域17.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由此可见,御史大夫()A官位可以世袭 B地位高于丞相 C权利不受约束 D行使监察权18.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

8、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19.据中国史纲 ,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 。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统治思想一成不变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越来越复杂化20.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

9、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第卷 非选择题(共 10 分)二、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共 10 分)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 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 ,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1) 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4 分)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

10、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依据材料二,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6 分) 历史答题纸(1) (4 分)(2) (6 分)参考答案1-5 CACBA 6-10 CBDBA 11-15 DCDDB 1620 ADBAC【答案】 (1)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4 分)(2) 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实现了权利向中央集中,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