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化学6 糖代谢 答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978727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生物化学6 糖代谢 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础生物化学6 糖代谢 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础生物化学6 糖代谢 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础生物化学6 糖代谢 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础生物化学6 糖代谢 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础生物化学6 糖代谢 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生物化学6 糖代谢 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糖类分解代谢&第九章 糖的生物合成一、名词解释1糖酵解(glycolytic pathway):在细胞质内,糖在不需要氧的条件下,经磷酸化和裂解,逐步分解为丙酮酸并生成 ATP 的过程。2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葡萄糖丙酮酸乙酰 CoATCA 循环(CO 2,ATP)电子传递链(H 2O,ATP) 。 3糖异生(gluconeogensis):指由非糖的有机物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4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细胞质中,由 6-P-G 直接氧化脱羧,生成二氧化碳、NADPH 和 5-磷酸核酮糖,并进行单糖磷酸酯相互转变再

2、生 6-P-G 的过程。5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lation):在底物氧化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中间代谢物,再通过酶促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直接偶联 ATP 的形成,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6三羧酸循环:在有氧的情况下,丙酮酸经氧化脱羧形成乙酰 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在线粒体内逐步氧化降解为二氧化碳、NADH 和 FADH2,并再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反应。称为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简称 TCA 循环,亦称为柠檬酸循环。由于它是由 H.A.Krebs(德国)正式提出的,所以又称 Krebs 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二、填

3、空1细胞质,线粒体,胞质(液) ,线粒体内膜。22,30 或 32。3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4糖原磷酸化酶,糖原磷酸化酶 a。5ATP,柠檬酸。6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7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NAD +。8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9磷酸果糖激酶。103-P-甘油穿梭,苹果酸穿梭,FADH2,NADH。11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6。12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NAD+,FAD ,琥珀酰硫激酶,GTP。13丙酮酸脱氢酶系,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系。1

4、41,1,415氧化脱羧,非氧化分子重排,NADP+,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16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17丙酮酸羧化。18CO 2,H 2O,ATP。19-1,4- 糖苷键,-1 ,6- 糖苷键,-1,4-糖苷键。206-P-G。三、选择题1C 2C 3C 4A 5A 6A7A8B9B10A11C 、E 12E13E14D15 B16A 17E18B19B20B 21A 22B23B24E25B26D 27D 28D29B30C 四、是非题1错 2错。3错。4对 5对。6对。7对。8对。9对。10错。11错 12对。13对。14错

5、15对 16错。17对。18错。19对 20错。21对五、简答题1. 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答: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的最终代谢通路。糖、脂肪、氨基酸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都将产生乙酰 Co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降解。三羧酸循环中只有一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生成高能磷酸键。循环本身并不是释放能量、生成 ATP 的主要环节。其作用在于通过 4 次脱氢,为氧化磷酸化反应生成 ATP 提供还原当量。三羧酸循环又是三大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糖转变脂肪是最重要的例子。在能量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从食物摄取的糖相当一部分转变成脂肪储存。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后进入线粒体内氧化脱羧

6、生成乙酰 CoA,乙酰 CoA 必须再转移到胞液以合成脂肪酸。由于它不能通过线粒体膜,于是乙酰 CoA 先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再通过载体转运至胞质,在柠檬酸裂解酶作用下裂解成乙酰 CoA 及草酰乙酸。然后乙酰 CoA 可以合成脂肪酸。许多氨基酸的碳架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通过草酰乙酸经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反之,由葡萄糖提供的丙酮酸转变成的草酰乙酸及三羧酸循环中的气体而羧酸则可用于合成一些非必需氨基酸。此外琥珀酰 CoA 又是合成胆固醇的原料。因而,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2为什么说 6-磷酸葡萄糖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答:糖酵解途径,首先生成 6-磷酸葡萄糖

7、,然后继续分解代谢。磷酸戊糖途径,是以 6-磷酸葡萄糖为起点。糖的异生,最终也是生成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葡萄糖。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时,首先合成 6-磷酸葡萄糖,然后再转化为葡萄糖。4. 已知有一系列酶反应,这些反应将导致从丙酮酸到 -酮戊二酸的净合成。该过程并没有净消耗三羧酸循环的代谢物。请写出这些酶反应顺序。答:丙酮酸 丙酮酸乙酰 CoA 草酰乙酸柠檬酸异柠檬酸-酮戊二酸CO2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羧化酶柠檬酸合成酶顺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6. 植物体内的单糖可以通过哪些生化过程被分解,它们分别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各有何特点?答:糖酵解;胞液,无需氧的参与,一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

8、净生成 2 分子ATP,2 分子 NADH。是有氧氧化的准备阶段。有氧时进入三羧酸循环,无氧时可转化为乙醇,乳酸,乙酸等物质。分解不彻底。限速酶为三个。有氧氧化(葡萄糖丙酮酸乙酰 CoA,三羧酸循环,CO 2+H2O) ;胞液,线粒体,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 30/32 个 ATP。三羧酸循环为三大物质代谢的联系枢纽。限速酶有三个。磷酸戊糖途径等,胞质。PPP 途径的特点 G 的分解代谢不需要通过 EMP、有氧氧化阶段即可完成。 参加反应的脱氢酶的辅酶都是 NADP+。有磷酸戊糖的生成。7. 与糖的 EMP、TCA 环有氧氧化主路相比,PPP 途径有何特点和生理意义?答:PPP 途径的特

9、点 G 的分解代谢不需要通过 EMP、有氧氧化阶段即可完成。 参加反应的脱氢酶的辅酶都是 NADP+。有磷酸戊糖的生成。PPP 途径的生理意义 产生了大量 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了主要的还原力。产生了许多生理上十分活跃的中间体,为许多化合物的合成提取供原料,产生的磷酸戊糖可参加核酸代谢。可与光合作用联系起来,实现单糖的互变。10.试写出 1 分子 3-磷酸甘油醛经过有氧氧化,彻底氧化生成 CO2和 H2O 的生化历程,指出反应历程中的限速酶及其激活剂和抑制剂,计算整个过程产生的 ATP 的数目,并指出产能方式。答: 1、 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NADH 穿梭 氧化

10、磷酸化 生成 1.5 或 2.5个 ATP2、1,3 二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激酶 产生 1 个 ATP 底物水平磷酸化3、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4、2-磷酸甘油酸 烯醇化酶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激酶 产生 1 个 ATP 底物水平磷酸化6、丙酮酸 丙酮酸脱氢酶系(限速酶,乙酰 CoA、NADH、GTP 抑制;AMP 活化;Ca2+激活、磷酸化状态无活性,反之有活性) NADH 氧化磷酸化 生成 2.5 个 ATP7、乙酰 CoA 柠檬酸合成酶(限速酶,ATP、NADH 是该酶的变构抑制剂、高浓度琥珀酰-CoA 抑制)8、柠檬酸 顺乌头酸酶9、异柠檬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 NADH

11、 氧化磷酸化 生成 2.5 个 ATP10、-酮戊二酸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NADH 氧化磷酸化 生成 2.5 个 ATP11、琥珀酰辅酶 A 琥珀酸硫激酶 底物水平磷酸化 1 个 GTP12、琥珀酸 琥珀酸脱氢酶 FADH2 氧化磷酸化 生成 1.5 个 ATP13、延胡索酸 延胡索酸酶14、苹果酸 苹果酸脱氢酶 NADH 氧化磷酸化 生成 2.5 个 ATP草酰乙酸共产生 15.5 或 16 个 ATP12. TCA 中 NADH、FADH 2 和 GTP 产生的部位?答:TCA 中 NADH、FADH2 和 GTP 产生的部位如下:1、异柠檬酸在异柠檬酸脱氢酶作用生成 -酮戊二酸和 1

12、分子 NADH,氧化磷酸化 生成2.5 个 ATP2、-酮戊二酸在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作用生成琥珀酰辅酶 A 和 1 分子 NADH ,氧化磷酸化 生成 2.5 个 ATP3、琥珀酰辅酶 A 在琥珀酸硫激酶作用生成琥珀酸和 1 分子 GTP,底物水平磷酸化 1 个GTP 生成 1 个 ATP4、琥珀酸在琥珀酸脱氢酶作用生成延胡索酸和 1 分子 FADH2 ,氧化磷酸化 生成 1.5 个ATP延胡索酸酶5、苹果酸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生成草酰乙酸和 1 分子 NADH ,氧化磷酸化 生成 2.5 个ATP一共生成 10 个 ATP。13. 写出丙酮酸彻底氧化生成 CO2 和 H2O 过程的产能部位及

13、产能方式。答:丙酮酸彻底氧化生成 CO2 和 H2O 过程的产能部位及产能方式:1、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系作用生成乙酰 CoA 和 1 分子 NADH, 氧化磷酸化 生成 2.5 个ATP2、异柠檬酸在异柠檬酸脱氢酶作用生成 -酮戊二酸和 1 分子 NADH,氧化磷酸化 生成2.5 个 ATP3、-酮戊二酸在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作用生成琥珀酰辅酶 A 和 1 分子 NADH ,氧化磷酸化 生成 2.5 个 ATP4、琥珀酰辅酶 A 在琥珀酸硫激酶作用生成琥珀酸和 1 分子 GTP,底物水平磷酸化 1 个GTP 生成 1 个 ATP5、琥珀酸在琥珀酸脱氢酶作用生成延胡索酸和 1 分子 FADH2 ,氧化磷酸化 生成 1.5 个ATP延胡索酸酶6、苹果酸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生成草酰乙酸和 1 分子 NADH ,氧化磷酸化 生成 2.5 个ATP一共生成 10 个 A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