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必修三第二章导学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9977732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X 页数:159 大小:92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必修三第二章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新编)必修三第二章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新编)必修三第二章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新编)必修三第二章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新编)必修三第二章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必修三第二章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必修三第二章导学案(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海口四中高中地理必修三导学案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程学习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知识梳理】一、荒漠化及其原因1、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 ,是 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2)主要表现:由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石质荒漠化和 。2、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属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

2、mm 以下,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2)地形: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 ,西部是高大的山脉和巨大的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3)干旱戈壁 沙漠 干旱的(极端干旱) (干旱) 草原地带西 _ 东不足50 mm 200 mm以下 200 mm以上400 mm以下(4)生态环境脆弱 a.地表水缺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 。b. 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5) 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2)人类活动不当,对

3、资源利用不合理。(3)主要表现:过度 ;过度放牧;过度 ; 利用不当。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2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的 ;(2)扭转 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 。3、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 与提高 相结合;(2) 、治水、治碱(盐碱)、 相结合。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 ;(2)利用 和 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 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问题;(5)控制 增长。【知识扩展】(文科班必做,理科班选做)我国荒漠化的

4、四种类型我国的荒漠化主要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四种类型。风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形成原因主要是植被稀疏,风力侵蚀地表作用强。水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地区、长江流域、江南丘陵等地,形成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流水侵蚀作用强。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的高海拔地区。形成原因主要是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植被破坏或者过度放牧。土壤盐渍化土地比较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绿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形成原因主要四

5、蒸发强, 。【课前思维探索】(课前思考)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教材图2.2)2、非洲萨赫勒地区为什么会出现农牧界限向北推进?这样的移动为什么会加剧该地区的荒漠化??33、根据你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与措施可供我国的哪些地区借鉴?【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1、分析总结西北地区严重荒漠化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2、我们海南岛的荒漠化现象主要出现在哪些地区,并分析出现荒漠化现象的人为原因有哪些?【达标检测】“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甚至造成“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景观,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

6、的真实写照。回答 12 题。1、吉林省西部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2、下列对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D.新中国成立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读我国某区域景观图,回答 34 题。3、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A.兴建小水电站 B.利用风力发电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4、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

7、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 56 题45、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增加木材产量 b.改善生态环境c.增加农民收入 d.调整农业结构A. a、b B. c、d C. a、c D. b 、d6、下列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 地域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 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以下练习文科班必做理科班选做)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78 题。 7、图中 M 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纬

8、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 B. C. D. 8、图中 N 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9、读全球荒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荒漠带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5(2)图中 B 荒漠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3)图中 C 地区没形成荒漠的主要

9、自然原因是什么?(4)图中 B、D、E 三处荒漠带直逼西海岸的原因是什么?海口四中高中地理必修三导学案第二章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程学习目标】1、了解森林的意义、分布及减少的趋势。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3、了解亚马孙平原开发计划的具体内容,理解开发雨林带来的影响。4、理解热带雨林的开发前途及治理措施。【知识梳理】一、森林资源及其现状1、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提供木材。2、森林的生态效益:(1)_,稳定大气成分;(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3)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_;(4)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3、原始森林:_是全球现存面积最大,保

10、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分布(1)纬度分布:分布在 南北两侧。(2)三大片集中分布是 、 、 。2全球环境效应:(1)影响着全球大气-被称为“ ” ;(2)具有促进全球 、调节全球 的作用;(3)被誉为世界 宝库。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 优势表现:全年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长迅速。2脆弱性表现:土壤贫瘠、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一旦被毁,地表植被难以恢复,生态系统陷于崩溃。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根本原因: 导致发展需求。直接原因是人类开发。主要表现在:过度的 ; ,换取外汇;开辟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62亚马

11、孙雨林得以保存的原因历史原因:开发较 ,发展水平 。(2)自然原因:丛林的阻隔, 的环境。)(3)社会经济原因:印地安人以 农业为主,人口很少。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1) ;(2) ;(3)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面临的形势:(1)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2)保护:从 利益和 利益考虑。当前背景下,应该把 放在第一位。2开发:利于当地人在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3保护措施(1)加强 教育,提高公民 意识;(2)设立 ,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3)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 ;(4)鼓励 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5)森林 采伐与 相结合;(6)加强雨林

12、 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整个国际社会应对此负责,尤其是 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知识扩展】(文科班必做,理科班选做)湿地的作用和保护措施(1) 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等。(2) 湿地的生态效益:被称为陆地上的 ,在 、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 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地平,排水不畅;夏季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土质黏重,且有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4) 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充分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湿地,如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等。【课前思维探索】(课前思考)1、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么?2、评价修建雨林公路的利与弊。你认为雨林公路该不该修?学习随笔73、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发达国家为什么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1、分析亚马孙平原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