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五庙乡人民政府旅游开发策划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978711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山县五庙乡人民政府旅游开发策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潜山县五庙乡人民政府旅游开发策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潜山县五庙乡人民政府旅游开发策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潜山县五庙乡人民政府旅游开发策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潜山县五庙乡人民政府旅游开发策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潜山县五庙乡人民政府旅游开发策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山县五庙乡人民政府旅游开发策划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潜山县五庙乡人民政府旅游开发策划书(2011 年 12 月 12 日)沈媛媛一、五庙乡概况(一)自然环境分析五庙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潜山县城 41 千米。全乡总面积 43 平方公里,共 6 个行政村,辖 120 个村民组,全乡 3628 户,共计 11114 人。耕地面积 468 公顷,山地面积 2841公顷。境内农、林、水、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有名的“茶叶之乡、蚕茧之乡”,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五庙乡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气温为 16.3,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2,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31。本乡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茂盛,

2、作物种类繁多。境内经济作物以生姜、茶叶最为出名,具备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二)区位交通分析五庙乡地处潜山县西部,与太湖县、岳西县两县相邻。东连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旅游风景区,西有天下第一漂 天仙河风景区,南接太湖县花亭湖。属三县交界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潜岳西线公路自东南至西北横贯杨畈、吴桥、新田和新建四个村,而潜山至太湖的公路穿过杨畈、红光和程冲三个村,拥有优良的交通枢纽优势。(三)地形地势分析五庙乡整体地形属山区,境内沟壑纵横,平坦的地块较少且呈零散分布,这在北部、西部、南部尤为明显,旅游用地需要合理的规划,有效整合资源,才能将地形劣势转化为旅游开发优势。二、旅游开发条件分析(一)

3、天柱山旅游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本乡毗邻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天柱山旅游风景区被列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核心和龙头, “十二五” 期间将建设成为全省综合性、国际化的旅游中心区。五庙乡距天柱山 35 公里,道路平坦宽阔,到天柱山不到 1 小时车程。五庙乡旅游业的发展可充分利用天柱山旅游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优势,通过合作开发,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益均分,建立和完善共赢发展机制,在共同发展中扩展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二)五庙乡自身发展的需要五庙乡是一个以林茶为主的相对闭塞贫穷的山区乡镇,在旅游经济发展上有一定优势,随着天柱山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五庙乡应该抓住机遇,以天柱山为依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的区位优势和

4、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逐步形成“以发展旅游业为龙头,以加快村镇建设步伐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两翼”的经济发展战略,有效提升五庙乡整体经济和社会实力。(三)五庙乡旅游价值1、自然生态价值气候温润,环境宜人。本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适宜人们休闲、度假。植被繁茂,种类繁多。本乡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山体植被茂盛,经济作物以毛竹、马尾松、杉树、樟树、银杏、厚朴、杜仲、杨树等为主,自然风光层峦叠嶂,鸟语花香,更适宜景区的绿化、美化。背山面水,地形多样。本乡地形变化较大,起伏的丘陵、陡峭的山体、幽静的山谷构成了五庙乡复杂多

5、变的山地乡野景观。本乡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拥有城市稀缺的清新空气和绿色空间,可称它是一个城市的“绿肺”,具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适宜于健身锻炼、休闲度假、生态、乡村旅游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利用,符合现代旅游开发的价值取向。2、文化价值五庙乡具有浓郁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共潜山县第一个党小组 五庙党小组遗址、吴桥八斗暴动遗址等红色革命遗址,凝聚着深刻的人文内涵,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革命的硝烟已经散去,岁月流逝后红色的记忆历久弥新,我们应该让这份红色记忆越发凸显价值。同时五庙乡还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资源, “五庙弹腔” 作为中国京剧艺术的“原根”之一,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弹腔是古老稀有剧

6、种,是民间艺术的重要遗存。现存五庙乡程冲村“许家畈业余弹腔剧团”,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至今已传承五代,弹腔剧团的演员们多次参加省市演出,本土艺人传承着自然特色,才使弹腔得以延续。这些历史文化的积淀,丰富了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内涵,为旅游开发建设奠定了人文资源基础。3、休闲度假价值五庙乡春日雨后,漫山竹笋;夏荫青翠,凉爽宜人;秋桂飘香,满山红叶,冬寒涧肃,如逢大雪,别有一番情趣。乡内自然资源丰富,呈山体陡峭、谷深林幽、鸟语花香的山野自然景观。特别是吴桥村境内,松竹葱葱,层峦叠嶂,龙井河水清新秀丽,身临其境洗涤身心疲惫,让人心旷神怡。三、旅游开发建设现状(一)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发展旅游业,培育旅游市场不

7、仅符合国家和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对于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也有重大意义。旅游业的发展还能提高五庙乡的知名度,并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发展旅游业要与保护本地生态环境并重,防止无序开发和破坏性开发。尽管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带动经济发展的观点已成为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共识,但由于经济基础差,旅游业起步晚等原因,五庙乡旅游业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给当地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滞后,旅游业在当地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较低。旅游宣传还不够,知名度尚未打响,资源

8、优势尚未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旅游形象需要整体塑造。(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完整配套的基础设施,旅游业就无法更好地发展。目前,五庙乡的旅游业刚刚起步,市政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都还不完善。1、市政基础设施(1)道路店水路、寺五路、潜岳西线是五庙乡旅游对外交通的主要载体,全线为柏油路;五庙乡内旅游交通主要以村际道路为主,连接各旅游景点。乡内交通的主要问题是路面等级低、多砂石路和土路,部分地段路况差、路面损坏严重,雨天通行困难,全面的公路网络仍有待完善。(2)市政配套设施由于五庙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各旅游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广场、停车场等静态交

9、通设施还有待规划建设。同时项目区建设项目分布在乡域的村屯周边或乡野之中,项目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给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带来一定困难,建设成本投入较高,目前还不适应未来旅游业的大规模发展。2、旅游配套设施(1)住宿五庙乡现有住宿条件差,配套设施数量较少、档次偏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管理缺乏专业性,尚不能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需进一步改善旅游接待服务的档次与规模。(2)餐饮五庙乡餐饮设施集中,但档次不高,难以满足游客就餐的需要。(3)服务五庙乡尚未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无医疗救助点、游客接待部、综合部等部门,负责景区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尚不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四、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一

10、)交通能力不足限制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交通是城乡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先导性行业,大交通才能推动大发展。五庙乡尚无高速公路经过,进出车辆不便,交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各景点之间道路连接不畅,道路等级较低,影响景点观赏的连续性。(二)景点、景区数量较少,知名度较低五庙乡的自然景点比较分散,绝大多数等级较低,而且基本上都处于原始状态,尚未开发,特色也不鲜明,知名度也不高,缺乏有足够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三)旅游产品定位不清晰,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因尚未整体规划开发,五庙乡旅游产品定位不明晰,旅游发展方向不清楚,对旅游市场缺乏足够的引导和主动推广。对当地特色产品尚未开发,旅游商品也发展缓慢。(四)城镇

11、功能弱,限制旅游经济的发展层次与效益近年来五庙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较快发展,但目前基础设施配套程度仍较低。相应的宾馆、农家乐、超市、连锁店、KTV、度假村、休闲中心等设施不齐全。城镇功能薄弱造成游客在五庙乡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目前仍以单纯的观光旅游为主。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弹腔”和木偶戏开发和挖掘的力度还不够,应增强旅游的文化性。此外,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现象仍然存在,管理部门需要注重维护生态环境的整洁。五、旅游总体布局(一)基础交通设施规划期内,应通过强化本乡与周边地区主要干线的交通联络,从而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直接联系,乡内旅游交通的建设近期应以新建道路为

12、主,进一步提高五庙乡各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景区内道路的规划建设要注意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道路建设不应破坏旅游资源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既然是旅游开发,静态交通设施规划就涉及到旅游中心服务区和旅游景区内停车场的设置与安排,应按照实际情况,预留足够的空间开辟出停车场地。 (二)接待能力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支柱企业和集中代表,是联系游客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纽带,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主要业务活动包括旅游产品的设计组合、宣传促销、销售,以及接待和导游服务等。目前,五庙乡尚未有旅游接待公司,游客餐饮食宿等接待的相关问题亟待解决。所以五庙乡应成立一个较正规的旅行社,联合市内各大型旅行社以及周边地区

13、实力较强的旅行社,开展旅游促销业务,推销旅游产品,逐步提高五庙乡的知名度。(三)住宿设施旅游宾馆饭店是获得旅游收入的主要部门,其数量和规模是一个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的典型标志。旅游住宿设施是游客在旅游地的主要生活空间,要求卫生、舒适、安全,使游客保持旺盛的精力。旅游宾馆饭店的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满意程度,因此应重视旅游宾馆饭店的建设。可以由政府扶持建设一到两个高标准高档次的宾馆,同时利用部分民用住宅或小别墅改造成民宿。规划期内,旅游住宿设施的建设应从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完善结构、合理布局等方面入手,用独具风格的乡村民宿和特色的农家菜吸引游客,从而逐步建立起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服务规范

14、、类型多样的旅游住宿服务体系。(四)餐饮设施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在旅游活动中也不可缺少。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对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卫生、周到的服务、可口的菜肴和独特的风味等。五庙乡是一个淳朴的乡镇,朴实的山水养育着朴实的五庙人,在大山深处田园生活,山水人情蕴育着地道的农家菜肴。在规划中,餐饮服务设施建设侧重于突出特色,以地道的农家风味为特色,以绿色为品牌的餐饮服务,推出系列产品,挖掘五庙特色饮食文化,为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将全力打造五庙特色农家乐,通过举行活动,精选出各村优秀的农家菜厨师,将有意向经营农家乐的人员集中考核,结合各村各景点实际情况,合理布置,规范管理

15、,标准服务,提高餐饮服务质量。(五)文娱设施旅游是一种休闲游览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景点内的文体娱乐设施也是当地旅游吸引物的组成部分,游客借助这些设施对其旅游生活进行点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文体娱乐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强,伴随着这一趋势的出现,文体娱乐设施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五庙乡有着非常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弹腔,是原始的徽剧、京剧母体之一。由于战乱灾荒、艺人分流、改行、谢世等种种原因,原本活跃在庙会、戏楼、节庆、祭祀等场合的弹腔几近销声匿迹。一方面由于五庙乡地处偏远、相对闭塞,使得弹腔艺术在封闭的环境中长期“冷藏”,保存了原始的形态和风貌,成为存世不多的“活标本”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缺乏

16、艺术交流导致的停止萎缩、传承乏人,许多优秀剧目多已散佚,以至于成为民间戏曲百花园中的濒危剧种。因此,我们要大力的保护传统的非物质遗产,让面临失传古老剧目剧种继续在新时期传承和光大,让文化发展极大弘扬。为了适应未来游客对娱乐的需求,应加强各种参与性较强的中小型文体娱乐设施的建设。五庙乡规划应以特色弹腔文化为主导,挖掘当地更多的非物质文化,譬如新田村的木偶戏和胡琴书,同时本地的黄梅戏也是大放光彩。以五庙许畈剧社为基点,发展更大规模的戏剧团,充分挖掘出当地能说善唱的表演人才,利用剧团演出,增强旅游发展的文化性和娱乐性。(六)医疗设施医疗设施能够为游客解除身体上的病痛,尤其是在旅途中一旦遭遇意外,医疗设施则能够及时提供帮助。目前,五庙乡有一个卫生院和六个村级卫生室,对景点的辐射服务不够。为了向游客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医疗服务,规划期内应加强医疗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医院的作用,注重提高村级卫生室的接待水平以及对于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水平。(七)其他设施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环卫、防灾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五庙乡旅游业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