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行书发展历史及大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974438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朝行书发展历史及大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朝行书发展历史及大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朝行书发展历史及大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清朝行书发展历史及大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清朝行书发展历史及大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朝行书发展历史及大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朝行书发展历史及大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清朝行书发展历史及大家朝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期,是封建社会中书法的集大成时期。风云变幻,此起彼伏,古今杂糅,蔚为壮观。流派众多,书家辈出,书体多样,理论纵横。书事之繁盛,包罗古今,囊括碑帖,学派杂陈,新旧交替,掀起了古老艺术的最后高潮。从学术角度看,宋明理学成为官学后,逐步走向僵化,明末心学的冲击,使人们思想大为解放。清代的“文字狱”特别盛行,令人不敢高谈阔论,转而向“实学”发展,清代的“朴学”代替了理学的空谈心性,转而走向考据、训古的实学性质。此外,清代古代实物的出土和发现,使人们将兴趣转移到这些文物之中,利用西方新传过来的科学精神,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求实存真的态度自然对艺书领域的思维方

2、式产生影响。当然,三百年清人的大气绝唱,主要在于碑学与帖学的大论战。清代书法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早期为平庸过渡期,帖学盛行, “馆阁体”流行,也是碑学潜伏期;中期是碑学兴起的革新期, “扬州八怪”作为在野派与帖学派的对立突出;晚期是碑学大盛时期,帖学式微,但仍然还有势力, “魏体行书”的出现暗示着碑帖兼济。行书在清代并不是主流,但其发展也贯穿了整个清代。早期行书,主要是指康熙至乾隆年间,崇尚董其昌的书法风格,朝廷流行的院体楷书 “馆阁体”的“乌、方、光”成为审美标准。行书自然以董、赵的平稳中和为特点,珠圆玉润、安静平和成为共识。康熙、乾隆也喜欢翰墨,对书法的繁荣起了推动作用。乾隆主持

3、汇刻的三十二卷三希堂法帖 ,规模宏大,摹刻精细,拓印精良,汇集了中国古代法帖艺术的精华,为我国古代法帖的扛鼎之作。当然,负面效应是将帖学教条化,出现干人一面、万字一体的书写模式,皇帝对书法审美的导向,导致了审美趣味的浅俗。早期行书完全被帖学笼罩,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清初艺术性较高的行书家,自是明代遗民书家。还有许多行书家如担当、方以智、许友、金堡、髡残等,多为明遗民书家,身处乱世,又多处庙堂之外,不苟同于世,故笔墨多荒率放纵,纵横恣肆,傲岸不羁,但在清王朝政局安定后归于沉寂。康乾盛世需要文艺点缀升平,异端、叛逆、边缘性的艺术自然被排斥,功名利禄加上文字狱的威慑,终于营造了四平八稳、祥和中庸、安静

4、柔顺的精神氛围。如画界“四王”的古雅清净,文界桐城派的“八股化” ,诗界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诗”教等,在书法上则是先董后赵的模仿之风, “乌、方、光”馆阁体的泛滥。董、赵之书的中庸、平正、温润的特点有利于化解社会怨气,润饰太平景象。清代早期行书家有如下一些。傅山(1605 1690),字青主、侨山,号公之它、石道人、啬庐等。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晚称老蘖禅。山西阳曲(或太原)人。博通经史、诸子、佛道之学,精于医学。诗文、书画、篆刻无一不精,世称通才、全才。出身布衣,拒绝为官,保持气节,受人尊敬。在学书上,他竭力贬低赵、董之浅俗,学颜书之气骨。其论书的“四宁四毋”之说,影响极大,也是他追求人

5、品与书品统一的结果。其行草书有草书的连绵兼行书之体势,圆转飞动,气势奔放,动心骇目。不足处是部分作品连写过多,节奏过快而无筋节调控和起伏变化。朱耷(1626 1705),号雪个、个山、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亡,出家为僧,后又当道士。与石涛、渐江、石溪为清初“四大名僧”之一,并能书画,在四僧中书法最佳。其行书最佳,早学时体,后学晋、唐、宋等名家,主要从帖学入手。中年之后,以过人的胆识,取方劲棱狞的笔法入书入画,挥洒纵横,圆厚流畅,尽吐胸中块垒。晚年书境渐老渐圆,独创秃笔书法,藏锋入笔,中锋运行,圆笔转折,线条虽然均匀,如老干枯枝纵横穿插,内裹坚韧和刚强。结体古拙雅美,常移形挪位,各体杂陈,拘

6、大展小,以“怪伟”风格,一扫清初媚俗时风。其书晚年风格真正成熟在七十五岁左右。传世行书有行草册页 、 行书轴等。其七十一岁临兰亭序 ,为大字行楷,书幅高一百五十厘米,阔九十厘米,为晚年杰构,雍容自然,傲岸独立,颇见其人格之魅力。石涛,生卒年说法不一,法名道济、原济等,号大涤子、苦瓜和尚等,原名朱若极,明靖江王后裔。广西桂林人。拜松江名僧旅庵、本月为师,受传佛学,托钵于大江南北。诗文书画皆精,尤以绘画成就最高。其画上多题诗,反对复古主义,主张以造化为师,书画都主张自我创造。他的行楷中渗透了隶意,并吸收了民间书法的粗犷和自然。诗、书、画统一,又各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他的书法古拙茂密,雄气骏发,均为传

7、神之作。归庄(1613 1673),字玄恭,号恒轩,江苏昆山人。早年参加复社,起义失败后,改装四处流亡,佯狂保身。性情古怪,喜欢饮酒,交游甚广,与顾炎武合称“归奇顾怪” 。他本为明代文学家归有光之曾孙,著名书画家归昌世之子,才华超人,诗文书画兼工。行书学习兰亭序及干字文 ,求其大意而已,机抒自运,并力求脱化。所作行草流畅蕴藉,或纵横跌宕。他自谦多游戏之作,不如古人之工,其实正宣泄出沧桑之际的种种幽愤。查土标(1615 1698),字二瞻,号梅壑,安徽休宁人。入清后不仕,往来于江南之间,以布衣终身,为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其行书甚得董其昌神髓,用笔轻松流畅,顿挫厚劲,结体雍容宽博,实际上在气势上胜

8、于董字。行书五律诗扇面 ,现藏南京博物院。许友(生卒年不详),字有介,号瓯香、介寿等,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本为诸生,终身未仕。许友敬仰米芾为人,曾构筑米友堂祀之。其行草奇逸纵肆,气势猛烈,恣意挥洒,不事安排,显示出过人的胆魄和特立不群的胸襟。其七绝二首诗轴藏日本澄怀堂美术馆。笪重光(1623 1692),字在辛,号蟾光、江上外史等,丹徒(今镇江)人。宫江西巡按,后得罪权臣明珠而罢官回乡,隐居于茅山之麓,学导引,读丹书,潜心于道教。其书法摆脱董氏书风之笼罩,出入于苏、米,将苏之厚重与米之跳宕融合起来,结体鼓侧取势,颇能超越俗流。现存南京博物院的七绝诗轴可见其特点。姜宸英(1628 1699),

9、字西溟,号湛园,浙江慈溪人。初以“江南布衣”闻名,屡试不中,七十岁方中进士。他的行书最初以董、米为入门途径,后来也学晋人。但其观念是“以摹为学” ,不必传后。晚出的梁同书誉之为“本朝第一” 。其行书七律诗轴现存常熟博物馆。陈奕禧(1648 1709),字六谦、子文,号香泉等,浙江海宁人。贡生出身,官户部郎中。自幼习书,且好古成癖。其书专法晋人,收藏甚富,见多识广。著作有绿荫亭记 、 隐绿轩题识 。雍正命其以书迹勒石,刻成梦墨楼帖十卷。他作书不甘心于董氏的束缚,对米字用力较多,着意于结体变化,字里行间时作鼓侧跌宕之想。但部分作品还是属于圆润秀美一路,笔法变化不多,婉媚而少骨。其七绝诗轴行书,现存

10、扬州博物馆。中期以后,朴学大兴,士大夫对历史文物的搜求不遗余力,许多钟鼎、碑刻的拓片也纷纷流传。他们在古代的辉煌中发现了新的审美天地,将考古与学书结合起来,开辟了一个新的书法空间。碑学的复兴,是对帖学流弊的反拨。嘉庆、乾隆之世,碑学入继书坛大统。两周金文、秦汉刻石、六朝墓志、唐人碑版,大至摩崖刻石,小到造像、残砖、破瓦等都成为学书的范本。以真、行、草为格局的魏晋传统受到了挑战。反复刻帖、翻刻的二王行书,本来就失去了真实面目,失去了审美活力。篆、隶书法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打破了实用性而提高了审美趣味。行书在中期仍然有很大的势力,因为在有清一代,科举考试都是以楷书为工具,楷、行、草为日常书写工具。

11、 “扬州八怪”的行书杂糅篆隶楷草,熔冶古今,自出新貌,体现出不谐世俗的傲岸人格。庙堂书家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等以帖为主,兼有金石学养,虽学帖而能笔墨生新,平和萧散,不失其趣。这时,主流派行书家自是庙堂书家,如沈荃、查升、汪土弦、陈邦彦、张照、刘墉、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钱泳、永理、铁保等,就是在倡导董、赵帖学的氛围中,以满足皇帝趣味和统治需要为目的,创作出清雅、温润、平和的行书而获得了当时的令名。但与清初书家相比,他们开始认识到董书之弊端,眼界渐开,取法于唐宋诸名家,加之学养甚富,实现了帖学的风气转换。乾、嘉两朝,是清代帖学书法的鼎盛时期,既扩大了取法范围,又丰富了技法和审美趣味。清中期最有

12、生命力的行书,出自在野派的“州八怪”之手。扬州借助经济繁荣和文化氛围,集聚了全国最多的书画家。 “扬州八怪”以新奇独特的风格异军突起,对传统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其行书的独创性更获得后世的青睐。清代中期行书家有如下一些。张照(1691 1745),字得天,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从学董入手,投康熙之所好;后又学赵,得乾隆欢心。并出入颜米,气魄阔大。于是俨然成家,一时风靡,被称为“南书房体” ,亦即早期馆阁体。他是由董溯赵的关键人物,带动了清代主流派书风的创作。他的书法直接受到其舅父 康熙间以书法酷似董氏著称的王鸿绪的影响。后又从颜、米书中吸取营养,以点画的活泼和气势的鼓荡雄强为主要特征。其笔

13、力沉鸷,与董氏之清相秀骨拉开了距离。刘墉(1719 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书学多家,笔法严谨,喜用紫毫笔,以浓墨书于腊笺,乌光贼亮,圆润饱满,貌丰骨藏,有“浓墨宰相”之称。他不同于一般学帖者的地方,在于以丰腴圆厚的点画、率意松散的结构和浓淡相间的墨色,成功地营造出一种雍容、静谧甚至慵怠落拓之相的美感,表现一种儒雅的气质,劲气内敛,力厚思沉。但因笔画肥厚,故也有“墨猪”之讥。其有三位姬妾,善于模仿刘书,刘晚年书法多为其代笔。翁方纲(1730 1818),字正三,号覃溪、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人。官至内阁大学土。他的书法不受赵、董局限,初学颜,继学欧,又擅多体

14、,精于金石鉴赏,故其书堂庑阔大,笔墨厚重。行草徐渭杂花图卷题画诗写得奔放潇洒,颇为出格。但正统水平仍然不出端平乌光圆厚窠臼,拘泥于成法而缺乏创造。翁书曾与刘墉书法齐名。尤其对欧阳询之化度寺碑情有独钟。其书优点在于点画坚实圆厚,结构严谨匀称,行书在法度上时见米书之跳跃笔意。不过总体风格偏于拘谨狭窄。这与他重考据方法有关,审美标准也是帖学的眼光。如隶行二体书轴有守成与粗放两种风格,反映了由帖入碑时期的书法面貌。王文治(1730 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802年)探花,官翰林侍读。曾在多所书院执教,接掌杭州崇文书院,自命为“西湖长” 。学书范围也在董、赵、二

15、王之间,时称“淡墨探花” 。乾隆评其书为“秀韵天成” ,而后人贬之为“女郎书” 、 “伤于媚” 。我们从他较为优秀的作品来看,其飘逸柔婉的点画和妩媚匀净的结体给人以清秀俊逸的印象。其书空明、静雅之趣,与他中年后潜心佛典、深究禅理有关。他对钟绍京、张即之勤抄佛经,以翰墨为佛事的做法甚为赞许。曾收到唐人书律藏经真迹,珍若拱璧,临习不断。其书之轻盈秀美、秀逸天成,也与其喜欢音乐有关。其快雨堂偶然书册行书现藏扬州博物馆。永理(1752 1823),字镜泉,号少庵等,乾隆第十一子,封成亲王。除与其兄永珞等一同列名为四库全书的总裁官外,永理基本上没有参与朝政。他的书法先学董、赵之行书,又学欧阳询,出入羲、

16、献,书名重于一时。赵子昂之书对其影响最大。他的行书也是婉转流美,清丽洁净,显示出其技巧精熟、韵致纯正的帖学倾向。梁同书(1723 1815),字元颖,号山舟、不翁等,钱塘(今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受其父影响,少年即肆力学书,得名甚早,年逾八十而作书不辍。其书出自颜、柳、米、董,行书源于赵、董一路。点画圆润饱满,运笔流转纯熟,结字稳妥,行气通畅,从中可以感觉出作者对技巧法则的熟练把握。但在技巧完美和反复表现的背后,却缺少一种足以打动人的个性气质。常熟博物馆所藏其七言对联可见一斑。梁嗽(生卒年不详),字闻山,号松斋,亳州(今安徽毫州)人。其人一生不慕名利,精力全耗在书法方面。书学唐宋元明,尤其是对李邕用力甚多。他擅长楷书和行草,在乾隆时名气颇大,与梁同书一起被称为“南北二梁” 。其行草点画坚实,字形稳健,笔力充足,气势浑厚。擅长大字巨幅,意趣盎然。还著有承晋斋积闻录 ,为教诲学生的经验之谈。钱沣(1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