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保和自然灾害简明知识专题

举报
资源描述
简化理解自然灾害专题复习(1)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该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3)该现象的形成原因;(4)该现象带来的影响;(5)针对不利影响也就是危害采取的措施。具体来说:(4)自然灾害措施类答题模版是: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建立预警机制③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④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如退耕还林还湖,然后写一条工程措施和一条生物措施(有时也把生物措施归为工程措施)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台风的形成(热带气旋)①台风形成机制:A.广阔的暖洋面; B.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构;(2)台风的分布及灾害世界: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各省区受影响2.旱灾——是我国范围最广、历时最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1)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时空分配不均 ② 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区)人为原因:①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②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思考华北春旱原因:a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 b 夏季风弱,雨季未到 c 春耕需水量大.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a 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 b 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但东北地区在盛夏季节,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的旱灾。③长江中下游伏旱:a 7、8 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b 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④广东冬旱:a 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 b 冬季气温仍较高,蒸发较强 c 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4)解决干旱措施:a 修建水利工程,引水灌溉;b 农业:发展节水农业;选择耐旱作物;改进耕作制度;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结构;c 营造水源涵养林,改善生态环境;d 培养人们的节水意识。1.洪涝 成因和多发地区类型 形成原因 多发地区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还有东北春汛洪水, 黄河的凌汛 新疆的春季融雪洪水洪涝多发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气候降水集中夏秋季节,多暴雨②地形地势地平,排水不畅 ③水系水文特征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河道弯曲、地上河等 人为原因 ①上游滥伐森林,②中游围湖造田③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 (4)防御措施:工程措施:①中上游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兴修水利②中下游、退田还湖、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 非工程措施:①加强防灾、减灾意识;②宣传教育加强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建立预警机制。3.寒潮 (1)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伴随而来的天气有强烈降温、大风、暴雪、冻雨、霜冻、沙尘暴等。2(2)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实质:快行冷锋(3)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与寒潮走向一致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狭管效应),使冷空气可以汇集而下,加剧寒潮的威力,如河西走廊地区。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受秦岭和青藏高原阻挡寒潮影响较小。滇南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几乎没有寒潮。台湾、广东、海南等地因距冬季风源地远,寒潮影响也较小。4、沙尘暴——西北,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产生自然原因:a 气候干旱,降水少;b 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c 地表多疏松的沙质土壤;d 植被稀少。人为原因:a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b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d 开矿。④治理措施:a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 控制载畜量;c 营造“三北防护林;d 退耕还林、还牧;e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地震 ①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注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防治措施:a 加强地质勘探,搞好监测预报;b 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c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d 宣传地震知识,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2.滑坡和泥石流(滑坡发生在陡坡,泥石流发生在山谷)(1)滑坡: 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2)泥石流 ①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②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山谷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3)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喀斯特地貌,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4)防御滑坡泥石流的措施: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工程护坡,锚固山体;及时疏散居民3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专题一,环境问题 ,B.环境问题的表现⑴环境污染: 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海洋污染等。⑵生态破坏: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湿地萎缩 6种。⑶资源短缺 水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等二, 各种环境问题的防治办法:口诀 退 建 调 法 生 宣1, 全球变暖 原因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从而导致大气逆 辐射增强, 产生温室效 应。 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的措施:a.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 b.加强国际合作;c.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e 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能耗工业。 F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2 酸雨 区域 降水多,工业排放的硫氧化合物多,二者结合,产生酸雨,特别是经济发达区。酸雨防治:最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1,开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2,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2, 森林锐减森林的保护措施:①坚持合理采伐;②积极营造人工林;③促进珍稀树种的更新;④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⑤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4,土地盐碱化产生机制;自然原因 全球变暖,气候变干,人为原因 不合理灌溉或者过度放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同时蒸发旺盛,使盐分积存于地表,是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壤盐碱化的治理:1,引淡淋盐,2,井排井灌,3,生物措施,种植耐碱的绿肥和牧草,4,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5,大量使用有机质和矿物肥,6,减少径流,保护生态环境,5, 土地荒漠化产生机制 原因:过垦,过牧 过伐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①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防风沙措施相结合。②建立防护林体系。③扩大林草面积;④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 ⑤解决农牧业区生活能源问题。,6, 生物多样性减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野生动物拯救繁殖基地,,,2,;开展重点物种的调查和抢救性保护,建立原生境保护区,3,防止生物入侵。7,水土流失 原因 :1,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土层薄,2,降水集中多暴雨,3,植被薄怀后果 :1 土壤肥力下降 2 河湖淤塞,洪涝灾害加剧,3 生态环境恶化,4 生物多样性减少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2,发展立体农业,3,修筑梯田,4,发展沼气,4解决农民生活用能源 ,5,兴修水库等8 湿地萎缩 湿地的价值——"地球之肾"1、湿地的重要价值:生态价值: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 ④航运 ⑤旅游观光,养殖湿地萎缩的原因:过渡开垦,过度放牧,植被破坏,生物灾害增加治理措施:①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②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③: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④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⑤搞好流域内的植被恢复;⑥合理发展水产养殖业。开展生态旅游。重点案例 黄河首曲湿地严重萎缩原因 超载过牧,加之鼠类和旱獭数量对草原植被破坏很大后果:水土流失和干旱荒漠化,造成后果 1, 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地下水位下降,2, ,地表径流量锐减。降水量3, 旱、雹、风雪等自然灾害频发。4, 致使生物多样性锐减。5, 草原出现退化,沙化,生产力下降6, 黄河泥沙量增加,使中下游洪灾加剧。二、 环境污染北方城市雾霾严重的季节和原因冬季多,夏季少 相对于冬季,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对流更旺盛,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或相对于夏季,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城市交通对解决大气污染的解决措施1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2 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3 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整治交通拥堵等③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控制措施:1,利用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城市热网集中供热;2,发展新能源汽车3,完善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保护标准。4,调整工业布局,对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搬迁,5,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分散城市职能。,6,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7,大力绿化工作,改善人居环境。五、农村环境保护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 开养殖污染和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2, 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3, 建立农产品监管体系;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保证农产品安全;4, 农村新能源建设,推广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5,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5⑥海洋环境保护。1,构建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2,建立海洋灾害应急机制。3,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珊瑚礁、红树林等加以保护。4,,完善休渔制度、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区,保护和恢复海洋渔业资源。5,加强国际合作(2)可持续发展 A.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⑵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 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⑶原则:公平性原则:发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生存;不对其他国家构成危害;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活动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共同性原则: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4.赤潮 。(2)表现:一是大量藻类繁殖,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藻类死亡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释放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三鱼类死亡,影响整个生物链,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3)成因①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或海域相对封闭。②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中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业污水排入海洋;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所以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海湾发生较多,特别是夏季。(4)预防和治理措施:加强监控;控制污染,减缓或扭转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等。5.咸潮(不属于自然灾害,属于生态问题)(1)概念:当河流量枯水期不足,令海水倒灌,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河流的入海口处大多为城市,咸潮造成当地供给淡水困难。(2)措施: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枯水期放水调节水量;节水,保护水资源,不过度开采地下水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