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97294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摘要】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主要是因为肠道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燥结所致,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情志皆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中医药Abstract:It is common in clinical senil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mainly owing to dysfunctional intestinal conduction, too long in the intestine for dry dejection, also related with organs cha

2、nnels, Qi blood, fluid and sensations.Key words: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old age patient; Chinese medicine老年性便秘, 历代医家称其为“老人秘” 、 “后不利” 、 “大便难”等, 以虚秘多见, 笔者认为老年功能性便秘以以下三种证型居多并逐一说明其辨证治疗体会,现介绍如下。1 津枯血少2年老血虚津枯,不能滋润大肠,以致粪便燥结于肠中而形成,正如吴鞠通云:“津液不足,无水舟停”及养生四要曰:“肾虚则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则大便干涩不通” 。故便秘之治,须增液行舟,养血润燥, 从而通利肠腑, 腑

3、气通则内热不生 ,阴血得养, 后方能以益气、健脾、滋肾等法收功。本型常见大便长期秘结干燥,形体消瘦,咽干少津,面色萎黄或白,头晕目眩, 心悸健忘,烦而少眠,舌质干而少津 ,脉细或细数无力。证属血虚阴亏,治以养阴生津、养血润燥,即增水行舟。方以四物汤为主,重用当归、白芍,养血增液而润燥滑肠,生地易熟地滋阴清热防其壅滞助热之弊,川芎理气活血以助养血之功,白芍配生地则酸甘化阴生津,杏仁、麻仁润肠通便。气旺盛者加苏叶,以宣肺气达于大肠;气弱而排便无力者加黄芪、桔梗以提升中气,此为中医“下病上取”之法。这种类型的老年性便秘在临床上所见尤多,如法变通,获效甚捷。2 脾肺气虚脾主运化, 为生化之源,布精微,

4、 生养肌肉,亦运化糟粕 ,促进大便排出。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通降为顺,脾虚则运化无力,生化不足, 精微少而失布, 大肠弛缓,大便难以排出;肺与大肠相表里,“上道开,下窍泄” ,意即宣肺可使腑气降,大便得以通利。本型常见大便数日不通,临厕努挣, 难于排出,或燥结坚硬,或软而不出,均见面色无华,神疲气弱, 肢倦懒言,舌质淡,苔薄白, 脉沉弱,证属脾肺3气虚, 治以健肺脾, 实中焦 ,强运化,以通其便,方取补中益气汤加减,燥结坚硬者加郁李仁、柏子仁;力排不出者加瓜蒌、制大黄、厚朴、木香。3 腑道寒凝年老肾气衰弱, 温煦无权,行血无力, 气虚血滞 ,瘀阻中焦肠胃,津液不化,致大肠传导糟粕无

5、力,发生便软而排出艰难的虚秘。古代医家曾说:“老年衰惫,无攻病成法 以护真阳为主 ”。意思是说老年人阳气衰弱,治病时要以养护阳气为主。本型常见大便艰涩,排出不畅, 肢冷身凉, 腰膝酸软 ,少腹冷感,隐隐作痛,面色憔悴萎黄 ,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方选济川煎。临症加减:肾阳虚排便乏力者加何首乌、核桃仁、黑芝麻、桑椹子,甚者加附子、干姜;脾阳虚衰,运化无力者加党参、茯苓、黄芪。4 讨论老年功能性便秘,主要是因为肠道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燥结所致,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情志皆有密切关系,是人体气血阴阳失调在肠道的局部表现。本病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肾、脾、肺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便秘为病之标,肾、脾、肺功能失调为病之本。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的根本,也是取得疗效的基础,临床如徒施补益缓以治本,则适足资敌以粮;若只知通下峻剂以求速效,4则初可见功久则气血不足加剧而失效。因此,在治疗上,一定要避免“专方专证”的倾向,病证结合或证病结合,适时合理用药方能取得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