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953614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模块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模块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模块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模块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计时双基练(二十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计时: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共 80 分)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自然选择对个体表现型的间接作用,导致不同物种的形成B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 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C若两个种群都发生了进化,则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都发生了改变D若乙物种是由甲物种进化来的,则两个物种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解析自然选择是通过对表现型的直接作用,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A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有利的变异在生物体内的积累B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

2、择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协调,其结果是产生了遗传、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意在考查考生识记理解与判断能力。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 A 项错误。地理隔离往往会导致生殖隔离,但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故 C 项错误。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故 D项错误。答案B3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如果生存环境相似则会产生相似性状的演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在趋同进化过程中()A不同物种的基因库趋于相同B自然选择对不同物种的影响效果相近C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

3、相互选择、相互影响D不同物种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从而打破生殖隔离解析不同物种由于生存环境相似而产生的趋同进化,可导致某些性状产生相似现象,但不同物种间其他性状不一定向相似方向发展。种群基因库由于生殖隔离存在,不同物种生物在进化过程虽然发生相互选择、相互影响,但不会导致基因库趋于相同。答案B4经调查某兔群中雌兔基因型分别是 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分别是 FF(20%)、Ff(40%)、ff(40%),其中 ff 的雌兔不能生育。如果雌、雄兔随机交配,则子代中()2AFF 基因型频率不变BF 和 f 基因频率不变CFf 基因型频率为 8/15Df 基

4、因频率为 8/15解析由雄兔基因型比例,可得到雄兔中 F 和 f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2/5 和 3/5,雌兔(去除无生殖能力的 ff)中 F 和 f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2/3 和 1/3。据平衡定律(2/3F1/3f)(2/5F3/5f)可得到随机交配的结果是:4/15FF、8/15Ff、3/15ff,C 项正确。答案C5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所以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在无自然选择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马和驴能杂交并产生活的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野兔伪装性较好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相互选择的结果若某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则该

5、种群一定发生进化A只有 BC D解析中,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错误。中,即便无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变化。中,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不能繁衍后代,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错。中,野兔伪装性好与鹰锐利的目光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对。中只有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种群才会进化,并非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错。答案A6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A甲 B乙C丙 D甲、乙解析两种群存在明显的不同方向的变异倾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易产生新物种。答案C37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曲线

6、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 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相互选择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解析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由于环境的差异,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翅的长度出现不同的类型。答案B8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 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 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7、)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 a 的基因频率大约为 30%B美洲黑人中 a 的基因频率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C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频率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频率,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人群中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变化;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计算出 a 的基因频率。答案A9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

8、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4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 78 20 2乙地区 64 32 4丙地区 84 15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 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某通道蛋白中只发生一个氨基酸的替换,其原因应是控制该通道蛋白合成的基因中发生了个别碱基对的替换,A 项错误;据表中有抗性杂合子推测,抗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地区抗性

9、基因(A)的基因频率应为 2%20%1/212%,B 项错误;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不能说明抗性基因的突变率最高,而是说明乙地区的环境最有利于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生存,C 项错误;丙地区种群中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该地区环境对该基因决定的性状自然选择的结果,D 项正确。答案D10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 Aa 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 4 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 的频率为 1/16,AA 和 aa 的频率均为 15/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发生了隔离发生了基因突变发生了自然选择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

10、,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由题干可知,基因型为 Aa 的豌豆种群在连续自交 4 代过程中,只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没有发生基因频率的变化,因此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答案D11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实例的是()A雄萤火虫给雌虫发出各自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雌虫对异种雄虫发出的信号无反应B牛蛙的卵细胞和豹蛙的精子能融合成受精卵,发育一段 时间后死亡C玉米的花柱很长,有些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D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缺少一条 X 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解析本题考查生殖隔离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分析及推理能力。生殖隔离的出5现是新物种形成的标

11、志,是判定是否为同一物种的 重要依据,特纳氏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不属于生殖隔离形成的新物种,故选 D 项。答案D1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果蝇 DNA 分子中基因的缺失是基因突变导致的B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D经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不一定能适应自然环境解析本题考查变异和进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判断能力。基因的缺失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故 A 错。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且害多利少,故B 正确。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故 C 正确。人工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

12、需求, 但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故 D 正确。答案A1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小麦吸浆虫在接触敌敌畏后能产生抗药性的个体,敌敌畏的使用能增强小麦吸浆虫的抗药性D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 多样性和进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小麦吸浆虫本来就存在抗药性 个体,不是接触敌敌畏后产生了抗药性的个体,敌敌畏的使用对小麦吸浆虫的抗药性起了选择作用。答案C14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

13、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8 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6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B乙瓶内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突变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乙瓶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解析甲、乙两瓶的差异是捕蝇纸的有无,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乙瓶中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没有捕蝇纸。答案A15图中,甲、乙、丙、丁、a、b、c、d 代表各种不同生物,哪一图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析生物物种起源于

14、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选择,从而进化为现在的众多物种。答案C16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 a 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a1和 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 b 和 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 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a2同域分布,向 d 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 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 b 和 d 是同一物种Da 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 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 c 和 d 是不同物种解析A 项中,b 和 d 不一定达到

15、生殖隔离;B 项中,由于 a1和 a2的地理隔离,d 和 c有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 项中,a 1中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与其进化而形成的 b 种群不一定相同,也可能达到生殖隔离;D 项中,a 1中外迁群体与当地 a2种7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但如果只发生地理隔离,而没有发生生殖隔离,则 c 和 d 可能是同一个物种。答案B二、非选择 题(共 20 分)17(8 分)如图所示,地球上的哺乳动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不同种类在形态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该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进化规律是生物朝着_的方向发展。(2)试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 E 的形成:_。(3)物种 C 的某种群中,基因型 AA 占 46%,aa 占 20%,5 年后,该种群中基因型 AA 占46%,aa 占 20%,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解释原因:_。解析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由图示可以直接看出,原始的哺乳类动物可以演化成很多生物,生物朝着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