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3月摸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844256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3月摸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3月摸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3月摸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3月摸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3月摸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3月摸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3月摸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赣州市 2015届高三 3月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 48分)一、本卷共 12个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 B.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C.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 D.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代的中央官制25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 。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

2、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知,唐代的时候重视荀子的思想;而到了宋代,孟子备受尊重,既封“邹国公”又设庙祭祀,荀子却仅仅封兰陵伯。这说明,在宋代孟子地位上升,而荀子地位下降。所以应选 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荀子、孟子的思想26.朱熹曾讽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元气(物质)不灭的思想为佛教的“大轮回” ;后来的王夫之指出,恰好是朱熹自

3、己的学说和佛教的唯心主义相一致。这主要反映出A.宋明对外来文化的抵制 B.理学各学派间相互攻讦C.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 D.理学对佛教思想的吸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无论张载的“元气”说,还是朱熹的主张,都有对佛教思想的吸收与借鉴。分析选项,D 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宋明理学271397 年,刘三吾等受命主考会试,结果录取的都是南方人。这引起北方士人的强烈不满。朱元璋命张信等人复查,但结果仍如此。有人上告说刘张等人串通,朱元璋大怒,在处置了刘张等人后,又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史称“南北榜事件” 。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4、科举公平选拔人才古今同理 B.解决考试和区域公平的矛盾C.笼络北方士人借以巩固政权 D.避免科举取士过分倾向南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朱元璋发迹于南方,朱元璋的行为实际上是借科举考试这一事件,来拉拢北方士人,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应选 C。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的选官制度明代的科举制度28.有美国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这表明A.雅典的民主制是排斥精英的政治 B.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C.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弊病 D.雅典非常注重提高公民政治素养【答案】A【解析】试

5、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制的发展使雅典公民注重发挥每个公民的作用,因而那些声望太高、辩才出众的公民往往成为被攻击和怀疑的对象,苏格拉底之死即是证明。这是由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缺乏包容性所致,并且说明雅典民主制是排斥精英的政治并走向极端化。分析选项,A 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局限29.1511年底,马丁路德访问了罗马,之后他愤怒地斥之为“肮脏的城” 。这是因为他看到罗马教会A.反对宗教改革 B.极其腐败堕落 C.兜售“赎罪券”D.厉行政治迫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517 年,罗马教廷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引发了马

6、丁路德宗教改革,故排除 AC两项;D 与材料“肮脏的城”不符;“肮脏的城”揭示的是教会的腐败,所以应选 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宗教改革301774 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 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A.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 B.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C.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 D.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 “州不论大小”享有相同的决策权,这必然遭到大州的反对

7、。为解决大小州的权力分配问题,1787 年宪法最终采取了参众两院议员不同的产生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不论州的大小,均可选举两名参议院议员,而众议院的议员则根据人口进行选举。故“双重分配”的原则实际上解决的是“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 ,所以应选 A。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权力与发展美国联邦制的确立1787 年宪法31.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剪掉了辫子;但随之在社会上却又流行起戴帽子的风尚。这反映了A.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彻底性 B.辛亥革命后西方近代文明传播广泛C.人们一时难以适应社会习俗的变革 D.民主共和的观念渗入到习俗变迁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

8、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从材料可知,由于辛亥革命的进行,人们虽然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剪掉了辫子,但却又戴上了帽子,反映了民众对新式发型的不适应和对旧俗的依恋。分析选项,C 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C。考点: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发式的变化32.国民党将领薛岳被誉为“百战名将” ,抗战中中国军队大规模歼敌的战绩大部分是由他获得的。可在后来的国共战争中,他却被解放军一败再败。这说明了A.抗战中国民党军队的英勇 B.民心所背的战争没有出路C.内战中国民党军队的厌战 D.解放军的战斗力空前强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选项,A 符合薛岳抗战中“百战名将” ,但不符合解放战

9、争中的“一败再败” ;B符合题意,抗战时全民族的抗战,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而内战不得人心,故出现材料所描述的现象;C 不符合薛岳抗战中“百战名将” ,符合解放战争中的“一败再败” ;D 只是一个客观因素,也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33我们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维空间” ,大多数都是指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及的“四维时空”概念。根据这一概念,我们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这说明A.科学的发展带来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B.牛顿力学体系存在对宇宙认识的误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宇宙的真相 D.相对论推动了 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答案】A考点

10、:近代以来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爱因斯坦的贡献34.1953年 7月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签署的停战协定 ,在维持南北分治、保持半岛的“冷和平”方面可谓功不可没。但近几年来“朝核危机”的久拖不决,加剧了半岛局势的动荡。这表明A.东北亚国际结构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B.原有停战机制难以适应局势的变化C.冷战后朝鲜半岛依然存在冷战思维 D.南对峙是问题产生根源所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 停战协定存在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协定的签订只是双方的一种权宜之计,在当时的情形下,不可能预测到双方未来关系的发展趋势,缺乏内在的稳定性;二是当双方不遵守“协定”的“游戏规则”时, “协定”就无

11、法发挥维护半岛和平的作用。随着时间段推移,上述局限越来越明显,这种局限加剧了朝韩、美朝之间的紧张关系。局势的发展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新的机制,以更好地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所以应选 A。考点: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朝鲜半岛问题35.1996年,由于泰国经济形势恶化,泰铢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次年,在国际投机资本的连续攻击下,泰国中央银行保持泰铢稳定的努力归于失败,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日泰铢汇率狂跌 20%,一场席卷东南亚乃至韩国、日本的金融危机爆发了。这说明A.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不利于第三世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C.发展中国家经济

12、发展的环境变得更恶劣 D.全球化推进背景下要加强经济安全意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96 年,由于泰国经济形势恶化、使泰铢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1997年 7月 2日,在国际投机资本的围剿下,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钉住汇率制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汇率贬值幅度高达 30%以上。泰铢大幅度贬值,不仅给泰国经济造成重大灾难,而且迅速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整个东南亚地区,最终引发了震惊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故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要注意维护本国经济的安全。所以应选 D。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的影响第卷(非

13、选择题 共 52分)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40题第 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45题第 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工业经济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空前规模的人为的环境污染,有的已酿成公害事件。这些公害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公民的骚动,也震动了当时的执政者。在一些工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开始制定防止大气污染和河流污染的单行法规。从 20世纪 60年代末开始,不少国家制定了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还有很多国家在宪法里增加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的内容。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各国把“可持

14、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上引进了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和预防为主方针的各项法律制度,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许可证制度等。 摘编自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材料二 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 ,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冲击,带来了自然环境、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的严重破坏。进入 20世纪 70年代,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在极“左”思想影响下,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对环境污染具有天然免疫力的谬论,在发展的同时不考虑环境保护问题,使环境污染在失控的状态下迅速蔓延。在国际环境事件的警示和国内环境恶化的双重严峻形势下,1973 年 8月召开了第

15、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拟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并由国务院发布实施。1974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个防治沿海海域污染的法规。1978 年我国首次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国家根本大法,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摘编自薛惠锋等世界、历史双重背景下的中国环境资源立法(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早期工业国家与现代各国在环境立法方面有哪些不同?(8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推动早期工业国家和现代各国进行环境立法的原因。 (6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改革开放前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 (8 分)并指出我国这一时期环境资源立法的特点。 (3 分)【答案】(1)不同:早期以防治污染为主,现代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和预防为主方针;早期采用单行法规形式,现代各国制定了许多环境保护基本法,甚至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宪法层面;早期主要针对当时的环境污染,现代各国加强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早期仅限于一些工业发展较快的国家,现代各国普遍都通过立法保护环境。 (每点 2分,共 8分)原因:早期:工业的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引发公害事件;公害事件引起群众的不满,危及社会的稳定;社会文明的进步。 (任答两点,共 3分)现代: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