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0928-1010)电动力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81738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第二章(0928-1010)电动力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第二章(0928-1010)电动力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第二章(0928-1010)电动力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第二章(0928-1010)电动力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第二章(0928-1010)电动力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第二章(0928-1010)电动力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第二章(0928-1010)电动力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镜像法问题第二类:点电荷对球面的镜像,例1:半径为R0的接地导体球,在与球心相距a的一点放置电荷Q,求空间电势。,题目变形:1) 若导体不接地,1) 不接地:导体球面为等势面,电势不为0,球面上必感应出等量正、负电荷,即感应电荷总量为0。从前面的讨论可知,在离球心b处放置Q,保证球面为等势面且电势为0,但不能保证球面总电荷为0 ;为使球面总感应电荷为零,且为等势面,根据对称性可知,还必须在球心处再放一个Q=-Q,这个电荷既不破坏球面等势性,又使球面总感应电荷为0。,题目变形:2) 导体球不接地,其电势为U0,2) 变形1)中,导体球表面的电势即为最后放置的Q=-Q产生的,若现在再要求导体球的电

2、势为U0,相当于在球心处再放置一个点电荷Q, Q+ Q在球表面共同产生的电势为U0,则,题目变形:3) 导体球不接地,且带上自由电荷Q0,3)此时要求导体表面为等势面,且总电量为Q0。根据变形1),像电荷Q、Q已保证了球面为等势面,且球面总电荷为0;此时若既要使球面总电荷为Q0,又要保持导体面为等势面,根据对称性,则Q0对应的像电荷Q= Q0也应放于球心。,两个带同号电荷的物体是否一定相互排斥?,NO!书P56,题目变形:4) 点电荷Q在导体球壳内距球心a处,注意:像电荷的电量Q大于源电荷的电量Q!,4)与例1情况相比,仅是源电荷的位置由球外搬进到球内。此时,接地球壳外无场强,场的区域在球内。

3、球内的电势等于源电荷Q和球面上的感应电荷(球壳内表面),也即像电荷Q(位于球外)产生的电势:,镜像法问题第三类:点电荷对混合界面,例1:在接地的导体平面上有一半径为a的半球凸部,半球的球心在导体平面上。点电荷Q位于系统的对称轴上并与平面相距为b,ba。试用电像法求空间电势(书P72、11题),分析:利用镜像法,根据点电荷附近置一无限大接地导体平板,和点电荷附近置一接地导体球两个模型,可确定三个像电荷的电量和位置。,电像法与分离变量法比较:1)所求区域无自由电荷分布时,使用分离变量法2)有自由电荷分布时,分离变量法(叠加法)适用于自由电荷分布十分对称、界面单一的情况;电像法适用于自由电荷在坐标系

4、中的分布不很对称、界面组合较复杂的情况。3)少数情况下可同时适用,例如P72-8。,P72-12,第6节 电多极矩,前面所学的解决静电问题的方法(分离变量法、镜象法),着眼点都是为求解泊松方程或拉普拉斯方程;本节的着眼点在于求电势的直接表达式库仑定律的近似解。所涉及的问题是:在真空中,若激发电场的电荷全集中在一个很小区域(如原子、原子核内),而要求的又是距场源较远的场,这时可采用多极矩近似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原子核的电荷分布于线度为10-13cm的范围内,受此电荷分布作用的电子距核的距离为10-8cm,就满足上述条件。,具体来说,带电体系中的电荷分布于有限区域V内,在V中任取一点O为坐标原点

5、,区域V的最大线度为l,场点P 距O点为R,多极矩法讨论 Rl 情况下的场分布。,简单例子:设V 中有一点电荷Q,位于(a,0,0)点,Q 对远处产生的电势,相当于,1)将Q移动到原点,则对场点P产生一个电偶极子分布的误差B,多级矩法的物理思想:把分布在坐标原点附近一个很小区域内的电荷体系在远处产生的势,看作位于原点的点电荷Q,以及中心在原点的电偶极子P,电四极子D等所产生的势的叠加,根据所要求的精度,利用前几项之和,近似地表示该电荷体系的势。,=,+,+,将B图的电偶极子移到原点,对场点P产生一个电四极子分布的误差D,总之,移动一个点电荷到原点,对场点产生一个电偶极子分布的误差;,移动一个电

6、偶极子到原点,对场点产生一个电四极子分布的误差;,类上递推,移动一个电四极子到原点,对场点产生一个电八极子分布的误差;可得二级近似:,小区域电荷分布 产生的电势许多实际情况中,电荷分布区域的最大线度l 远小于该区域到场点的距离r 1. 粗略近似:,2. 精确近似电多级矩展开1)幂级数展开与麦克劳林级数:,当 x0 = 0 时,上式称为麦克劳林级数,三维函数的泰勒级数,f (x)在 x = x0 处的泰勒级数,三维函数的麦克劳林级数,2) 1/r 的麦克劳林级数,此函数有两个自变量,应展开哪一个?,此式是以源点x为变量进行积分,而当场点P选定后,其坐标x固定不变。因此,1/r的麦克劳林展开应以x

7、为自变量进行:,书P12: “对r的函数而言,对x微分与对x微分仅差一负号”,3)小区域电荷体系的电势的多极矩展开:,将上式代入右式得:,令,上式是小区域电荷体系在远处激发电势的多极展开,p称为体系的电偶极矩(参见P34-5),张量D称为体系的电四极矩。,3. 电多极矩的物理意义1) 第一项:该项作为零级近似,可看作是电荷体系集中于原点上时,总电荷Q 激发的电势。2) 第二项:该项可看作是集中于原点处的体系总电偶极矩p产生的电势,第一、二项之和即电势的一级近似。,电偶极矩的电场:a)与R3成反比;b)轴对称性,若一个体系的电荷分布关于原点对称,则电偶极矩为0,3) 第三项:是集中于原点处的体系

8、总电四极矩D激发的电势,第1-3项之和即电势的二级近似。,讨论:1) 展开式表明:一个小区域内连续分布的电荷体系在远处激发 的场,等于一系列多极矩在远处激发的场的迭加。2) 若带电体系的总电荷为零,计算电势时必须考虑电偶极矩;若 带电体系的总电荷为零,总电偶极矩也为零,计算电势时必须 考虑电四极矩,体系总电荷为0,总电偶极矩为0,电四极矩为,线四极矩:z 轴上一对正电荷和一对负电荷组成的体系,此体系可看作由一对电偶极矩 + p 和- p 组成。,其中,p=Q(b-a) 是电偶极矩大小,l=b+a 是两个电偶极矩中心的间距(或 p=Q(b+a) 是电偶极矩大小,l= b-a 是两个电偶极矩中心间

9、距)。,由x轴上两对正负电荷组成只有D11分量的线电四极矩; 由y轴上两对正负电荷组成只有D22分量的线电四极矩。 由xy平面上两对正负电荷组成只有D12分量的面电四极矩; 由yz平面上两对正负电荷组成只有D23分量的面电四极矩; 由zx平面上两对正负电荷组成只有D31分量的面电四极矩。,此即沿z轴排列、以坐标原点为中心的(+,-,-,+)四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势,也即只有D33分量的线电四极矩产生的电势。,根据电偶极子电势(R为由电偶极子中心指向场点P的矢量):,只有D33分量的线电四极矩产生的电势的证明:,线四级矩产生的电势,由一对电偶极子 +p 和 -p 产生,并注意电偶极子 +p 和 -p

10、 只有 z 方向,则有,x,y,z,电四极矩张量的分量:共有9个分量,它们之间是否彼此独立?,零迹的对称矩阵,共有9-4=5个独立参数,若电荷分布球对称,则电四极矩的各个分量等于零。因此电四极矩反映电荷分布对球对称的偏离。测量远场的电四极矩的电势,就可对电荷分布形状作出一定推论。,由此定义电四极矩的新形式,(b),电四极矩的新形式的推导:,代入(b),Q=0,Q0,理论与实验都证明,原子核的电偶极矩恒等于0。其电四极矩定义为电四极矩是原子核中电荷分布偏离球对称的量度。,球对称电荷系统的场与一个中心点电荷的场完全相当,因此从多级展开角度来讲,它既不可能产生偶极矩,也不可能产生四极矩乃至更高极矩的

11、场。,电荷体系在外电场中的能量(非电荷体系自身电场的能量),电荷体系在外电场e中的能量,即为电荷体系在外电场中的静电势能,设电荷分布于小区域,取区域内适当点为坐标原点,把e(x)对原点进行展开,即e(x)的麦克劳林级数,表示把体系电荷集中于原点时,总电荷在外场中的能量,作为零级近似的结果。,第一项:,第二项:表示集中于原点的体系总电偶极矩在外场中的能量,第三项:表示集中于原点的体系电四极矩在外场中的能量,由表达式可看出,只有在非均匀外场中四极子的能量才不为零。,综上所述,小区域内连续分布的电荷在外场中的能量,等于一系列多极矩在外场中的能量之和。,*电荷体系 在外电场Ee中的受力分析:,相当于带电体系集中在原点时,总电荷在外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参考(I.23)。上式表示集中于原点的体系电偶极矩在外场中的受力,由表达式可看出,电偶极子只在非均匀场强中受力.,体系电偶极矩在外场中的力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