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科技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开卷考试参考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816515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澳门科技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开卷考试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澳门科技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开卷考试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澳门科技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开卷考试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澳门科技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开卷考试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澳门科技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开卷考试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澳门科技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开卷考试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澳门科技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开卷考试参考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部资料从网上的文档整合而成,适合澳门科技大学西方文化概论考试 by year 1 student LTL西方文化概论填空题1希腊神话中的美神是(阿佛洛狄忒) ,她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维纳斯)希腊神话中的三代神王分别是(乌兰诺斯) (克洛诺斯) (宙斯) ,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雅典娜) ,美神是(阿佛洛狄忒) ,酒神是(狄奥尼索斯)2关于希腊神话与传说的最著名的史诗是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 ,而对众神谱系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则是赫西俄德的(神谱)希腊神话主要是(地中海)世界神话与北方印欧语世界神话融合的结果,在“黑暗时代“末期杂乱无章的希腊神话传说进行编撰整理工作的两位重要人物是荷马

2、和(赫西俄德)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典型地表现在(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故事中。在希腊神话中,真正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决定性力量是潜藏在诸神背后的(命运)3 以克洛诺斯为首的老一辈神族是(提坦)神族,以宙斯为首的新一代希腊神族是(奥林匹斯)神族;与希腊正统宗教相对立的希腊民间神秘祭叫做(奥尔弗斯)4西方的历史之父是(希罗多德) ,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哲学之父是(泰勒斯) ,雅典民主制的杰出领袖是(伯里克利)希腊最杰出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柏拉图) 。他的哲学体系通常被称为(理念论)/希腊最主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哲学体系通常被称作(水本原说)希腊哲学和科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亚里斯多德

3、)雅典民主制的杰出领袖是(伯里克利) ,在希腊城邦时期因其思想的超越性而殉道、并且成为后来整个西方文化的“圣人”的是(苏格拉底)希腊宗教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而整个希腊文化的个性特征就是(和谐之美)与奥林匹斯神话相对应的希腊民间神秘祭叫做(奥尔弗斯)柏拉图之后,对基督教神学思想影响最大的两个非基督教哲学家是(普洛提诺)和(斯多葛)柏拉图关于(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二远对立的思想成为基督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西方教会的著名教父(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一书中为基督教的灵肉对立思想和修道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罗马的早期扩张中,罗马与它在地中海地区的头号劲敌(迦太基)进行了三

4、次艰苦的战争,这些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5罗马历史上的“前三头同盟 ”是指(克拉苏) (庞培)和(恺撒)为了共同对抗元老院而缔结的政治同盟。罗马历史上的“后三头同盟“是指(屋大维) (安东尼)和(雷必达)之间的同盟。6 圣经中的“旧约”是指(摩西)在西乃上上代表全体犹太人与上帝订立的和约;“新约”则是指(耶稣)在十字架上代表全人类与上帝订立的和约。弥赛亚运动的末世论到(救赎说)的发展,是基督教最终摆脱犹太教而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的重要标志。与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相比,基督教文化的个性特征表现为一种深刻而痛苦的(自我分裂)7 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发展起来的,但是二者有着根本性的差异,犹太教是一个民族

5、性的宗教,基督教则是一种(普世)的宗教。犹太教拘泥于外在的律法,而基督教更侧重内在的(信仰)8 公元 313 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 ,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取得了合法地位。325 年,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即(尼西亚公会议) 。9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陷入了混乱状态中,直到公元 800 年出现了一个新的帝国,即(查理曼帝国) ,但是这个帝国很快就分崩离析了,公元 962 年,德意志国王鄂图一世由教皇加冕称帝,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 。该帝国在中世纪成为与罗马天主教会争权夺利的主要对手。在瓜分了西罗马帝国的各个蛮族政权中, (法兰克王国)是持续时

6、间最长、最有势力且最早皈依正统派基督教信仰的日耳曼王国,这个王国先后经历了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两个时代,在(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当这位杰出的统治者去世之后,该王国就分裂为三个国家,成为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的雏形。10中世纪欧洲经济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小而全”的(庄园)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主要成就表现为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哥特式建筑)11 公元 11 世纪的英国神学家安瑟伦提出了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由此开创了对信仰问题进行理性论证的风气。到了 13 世纪,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 阿奎那又进一步提出了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在中世纪中期提出了著名的“上帝

7、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是(安瑟伦) 。十三世纪最杰出的经院哲学家和神学家是(托马斯奎那)11 世纪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以其“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开创了经院哲学烦琐论证之风气。12,从 11 世纪末到 13 世纪末的两百年间,基督教世界对穆斯林控制下的中东地区发动了一系列宗教战争,这些战争被称为(十字军东征)公元 11 世纪下半叶在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之间发生的(主教册封权)之争是罗马天主教教会走向极盛的开端。在中世纪的教俗权力之争中,罗马天主教会的主要世俗对手是徒有虚名的(神圣罗马帝国)13公元 13 世纪,在教皇的指使下,由多米尼克会和法兰西斯会修道士建立并主持

8、了中世纪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 ,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迫害被教会指定为“异端”的教俗人士14 1305 年1377 年,教廷在法国国王的胁迫下迁至法国南部,从此开始了教会势力由盛转衰的过程,这一时期在教会史上被称为(“阿维农之囚”时期)15广义的“基督教”概念包括天主教、 (东正教)和(新教) ,狭义的”基督教“概念则仅指(新教)16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对君士坦丁堡的侵占(1453 年)大量的希腊文化遗产重新流回西方基督教世界,从而促成了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此时期,以意大利为首的拉丁语国家中出现了一股宏扬人性、推崇古典式感觉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文艺思潮,即(历史主义美学)思潮。中世纪基督教道德

9、蜕化的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教会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这种行为成为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的直接导火索在 16 世纪,南北欧分别出现了两场性质迥然不同的文化变革运动,它们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乌托邦一书的作者是(托马斯莫尔)17 1517 年 10 月 31 日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大教堂前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 。从而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马丁路德神学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加尔文教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概念是(善功对拯救的意义)三十年战争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宽容)精神的出现,它为近代科二、名词解释 1、命运 A、命运是希腊悲剧的基本主题 它是潜藏在悲剧主人公的自由行动背后的一种决定论力量 最典

10、型的命运悲剧如俄底浦斯王等 B、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在稍后的希腊哲学中发展为决定现象的本质 其实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 2、布匿战争 A、布匿战争是罗马人对外扩张的第一场战争 其对手是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 该战争共打了三次 以罗马的最终胜利和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终 B、布匿战争加速了罗马对外扩张的步伐 成为罗马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序幕。3、修道运动 随着基督教的国教化 到了 4 世纪末 基督徒已经在罗马人口中占有多数。主教们开始为它的纯洁而忧虑。修道运动的最初是真诚的基督徒面对罗马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洁身自好的应战状态 它的本义是为了维护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基督教的

11、圣徒们为了上帝的缘故而折磨自己的肉体 以独身、清贫、禁欲和脱离尘世的沉思冥想来与骄奢淫逸的罗马生活方式抗衡。4、因信称义 A、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神学思想 它的基本内容是 只有信仰才是得救 称义 的唯一根据 B、 “因信称义”思想的意义在于 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各种善功称义思想针锋相对 反对通过买卖赎罪券等活动来达到称义目的的虚伪主张。 5、前三头同盟 A、前三头同盟是指罗马共和国晚期克拉苏、庞培、恺撒三人缔结的政治同盟 B、前三头同盟的出现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已经走向没落 骑士阶层开始公开地与元老院相抗衡 并且逐渐控制了罗马共和国的命运。6、弥赛亚运动“ 弥赛亚” 一词源自希伯来文 希

12、腊文译作基督 本意为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在犹太人中弥赛亚与君主、救世主同义 每当犹太人受到本族或异族的统治者的压迫和欺凌 生活痛苦无法忍受时 就会有一位犹太人宣布自己就是众所期待的弥赛亚 领导犹太人进行反抗运动。 7、宗教裁判所 13to19 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 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8、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 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 提倡宽容 反对暴力 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 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

13、价值 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 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9、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 16 世纪至 17 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 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 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 1517 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结束于 1648 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 10、阿维农之囚 A、公元 1305 1377 年 法国国王使用武力把天主教廷从罗马移至法国的飞地阿维农 从此开始了长达 70 年之久的教廷被囚阿维农的历史。 B、阿维农之囚是罗马教会与世俗王权斗争中所经历的一次奇耻大辱 它标志着中世纪教会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的绝对权威开始发生动摇 民族国家开始崛

14、起。11、启蒙运动是发生在 17、18 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猛烈抨击 对未来的资产阶级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 开启了民智 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合理论上的准备。 12、哥特式建筑 A、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基督教信仰的一种艺术形式 最典型地体现为哥特式教堂建筑 B、哥特式建筑以纤巧诡异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一种交织着痛苦与希望的宗教精神 充分展现了基督教的救赎理想。 13、天职观念 上帝接受唯一的生存方式 不是用修道禁欲主义超越尘世道德 而是

15、完成每个人在尘世上的地位所赋予他的义务 这就是他的天职。在西方 天职观念将世俗职业看作神所安排的神圣使命 从而使世俗行为有了宗教意义。 14、自然神论 自然神论者推崇理性原则 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又称理神论。自然神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 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 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 它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 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 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 。三、简答题 1.希腊神话的三个基本文化特征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古希腊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

16、的 他们具有人类的思想感情 他们的性格也十分鲜明。与人的区别 长生不死 无比的法术和智慧 超人的神力。他们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 而且也是社会力量的表现。 “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感受 可以说是“人话” 。 希腊神话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充满了追求光明 酷爱现实生活 以人为本 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 实际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对神的肯定与赞扬 实际也是对人的。他们的冥界也充满光明、人间气息 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 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相当的高度。 2.希腊悲剧中的命运意象 主要就是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所写。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 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