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746281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吉安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吉安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吉安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吉安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安县二中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试卷2012.4.23第卷(选择题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保护生物多样性,关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也关系着人民的身心健康。2010年 9 月 15 日通过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明确规定了今后 20 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国家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人类能够利用和改造自然 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物多样性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

2、是客观的A. B. C. D.2、在改革开放之初率先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充满深圳城市精神气质的“深圳观念” ,指引和造就着深圳成立30 多年来的辉煌。这表明观念能给人和社会巨大影响 观念总是推动社会和人的进步与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的 要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 B. C. D.3、人看 到 镜 子 中 的 自 己 问 : “你 是 我 , 那 我 又 是 谁 ? ”下 列 说 法 与 上 述 观 点 一 致 的是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决定思维C.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D.思维决定存在4、一切现实的东西,唯有它具有理念

3、并表现理念的情况下才有。 “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因为在这种实在里,理念使它自己达到存在。 ”上述哲学思想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 可知论A. B. C. D.5、报报道,由于人类不加节制的活动,南极冰盖每年消融 570 亿吨,使海平面上升,地球水域面积扩大,导致雨季延长,各地洪水频发。这一事实告诉我们A.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客观联系C.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D.客观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性、社会历史性6、目前,多数情况下 72 小时的气候预报较为准确,但由于受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仍难以避免误

4、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蕴涵的哲理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 直观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具有客观性 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 B. C. D.7、右边漫画表明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B.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C.主观认识没有标准D.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8、鲁迅先生说:“假如我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 ,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 ,那就是岳飞,也很反对。如果诸葛亮来说然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 。则我们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行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

5、。 ” 这段论述说明A.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B.真理无法判断证明C.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9、人生道路难免会有荆棘与创伤,但也有人认为“生活中每一种创伤都是成熟。”这是因为A.创伤与成熟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B.创伤与成熟具有同一性,相互依存C.创伤是成熟的前提,成熟是创伤的结果 D.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伤是成熟的条件10、漫画画靶中的主人公先射箭后以箭眼为中心画靶的做法错误在于A.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了矛盾的客观性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生活在不同高度世界的人,有很不同的视野D.无视实践的物质性11、 史记载:田忌欲引兵亡赵,孙子曰:“今赵

6、梁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这启示我们准确预见是实现成功的关键 要学会在事物的联系中寻求最优目标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起作用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 B. C. D.12、中国画的艺术创造是建立在中国人文思想基础之上的,既具有中国猢的意象建构与表达方式,又蕴涵独有的中国智慧与哲理。齐白石曾画过这样一幅画,画面上是两只小鸟在争一条蚯蚓,画题为“他日相呼” 。对该画意象的认识正确的是美妙的意象根源于大师的合理想象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互相排

7、斥、相互斗争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 B. C. D.13、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清满襟(蜀相 )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重经昭陵 ) ”杜甫能以寥寥数语把人物刻画得生动传神,是因为他能够A.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B.准确把握矛盾的特殊性C.准确把握主次矛盾 D.准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14、2010 年 6 月 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会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因为A.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8、B.事物性质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15、孙子曰:“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 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B. C. D.16、 “圆,虽然完善,却从不满足,因为它知道: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 ”“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 辩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A. B. C. D.17、我国自主研发、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测绘、渔业、交

9、通运输、电信、水利、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在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述材料说明A.人们只要认识到事物的规律就能改变规律存在形式B.客观世界变化要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C.创新推动人的思维和文化发展D.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8、在过去十年,苹果公司是最具创新力的消费公司,苹果公司的成功并非源自于其技术,而在于运用现有技术,通过设计很“酷”的产品来吸引顾客。苹果公司的成功表明A.创新能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B.进行创造性思维,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实际,寻找新思路C.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D.培养创新精神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19、时代的进步、社会的

10、发展,促使人们观念的更新。 “笑不露齿,行不摆裙”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矜持因素,被时下“想唱就唱,我最闪亮”的新观念取代,当代青年更倾向于张扬个性,展示自我。这表明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D.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20、我们完全相信,再过一千年,我们还是要回到苏格拉底、老子、孔子、释加牟尼、耶稣那儿去寻求智慧。这说明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21、国家发改委在五省八市开展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通过宣传低碳观念,引领低碳生活

11、方式和消费模式,国家发改委宣传低碳观念的哲学依据是A.价值观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 B.价值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根本观点22、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决定首先在本部探索资源税改革,关于资源税改革问题,现在中央已明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试点,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开,国务院资源税改革试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B.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C.矛盾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D.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相互转化23、 “和谐城市,就是要实现城市的发展能使生活最优化,包括实现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

12、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和谐城市”的理念体现了A.运动绝对性原理 B.变化发展的哲理C.系统优化原理 D.实践创新的哲理24、自然灾害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又促进人类更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灾难”与“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灾难”和“进步”的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灾难”促进“进步” ,在一

13、定程度上体现了矛盾次要方面起决定作用A. B. C. D.25、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与此诗句所含哲理相同的是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第卷(非选择题 50 分)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 (8 分)某市过去是资源城市,但过渡的资源开发引发了地表深陷,矿的固废,水环境退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专家指出:“资源型城市要在矿山资源没有枯竭时,就应考虑未来的发展” 。材料中的事实和观点对人类正确发挥

14、主观能动性有何启示?27、 (25 分)党中央提出协调发展战略后,某地政府组织了一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干部 们针对如何协调发展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干部甲:协调发展首先要建设新农村,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起来。为此必须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把 发展农 村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可见,协调发展就是一个 经济的指标问题。干部乙:当前,困扰和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很多,如区域差异、城乡差异、 贫富差异等问题。因此,各个地区要争取速度,最好用几年时间取得明显成效。省政府可以给各个地区限时间、定指 标、定任 务,发动群众打一场协调发展的速决战。干部丙:本地区情况复杂,各个地区的特点不同,基础、条件和 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统筹协调发展的过 程中,不能用同一 标准、同一尺度、同一模式来规划、衡量协调发展的实际成果。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上述干部观点作简要评析。28、 (17 分)某镇政府实施“ 文化富民工程 ”,通 过宣传、教育、管理,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减少了村民乱扔垃圾的现象, 实现了村容整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 传播手段创 新,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 业,着力提高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