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在LASEK术中的应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58207 上传时间:2017-07-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在LASEK术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在LASEK术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在LASEK术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在LASEK术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在LASEK术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在LASEK术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在LASEK术中的应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丝裂霉素 C 联合双氯芬酸钠在 LASEK 术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 C 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 、减轻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高度近视(5.010.0 D)患者分为 2 组:实验组 32 例(64 眼)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2 天滴 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同时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 C;将未应用双氯芬酸钠眼液和丝裂霉素 C 的 32 例(64 眼)列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 1 周内、1 个月、3 个月、6 个月随访,1 周内主要了解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及眼睑水肿和结膜充

2、血情况,1 个月后观察角膜 Haze 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 实验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于术后第 1、3 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第 7 天 2 组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术后不同时期Haze 发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丝裂霉素 C 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 LASEK 术后疼痛、炎症反应及 Haze 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丝裂霉素 C;双氯芬酸钠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plying mitomycin-C in

3、 combination with diclofenac sodium 2for prevention against corneal subepithelial haze and to relieve pain and inflammation subsequent to 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 Methods 64 cases (128 eyes) with moderate and high myopia (-5.0 to -10.0 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2 cases (64

4、 ey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0.1% diclofenac sodium eyedrops two days before and after LASEK operation respectively, and 0.02% mitomycin-C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other 32 cases (64 eyes) that did not receive mitomycin-C and diclofenac sodium eyedrops throughout the LASEK process served

5、 as the control group. Follow-up within 1 week, 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LASEK operation were conducted. The 1st follow-up (1 week) was focused on the assessments of eye pain, photophobia, lachrymation, foreign body sensation, blepharoedema and conjunctival congestion, while the subseque

6、nt follow-ups (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LASEK operation) were intended to observe the possibl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rneal haze. Results The symptoms of local irritations and the degrees of corneal haze occurrenc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

7、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Mitomycin-C combined with 3diclofenac sodium has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s on postoperative pain, inflammatory reacti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corneal haze subsequent to LASEK operation.Key words: 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corneal

8、 haze; mitomycin-C; diclofenac sodium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是一种介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之间的屈光手术,因其兼顾 PRK 和 LASIK 的某些优点,同时避免了部分不足,近年来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但是,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形成仍是 LASEK 的主要并发症,特别对于高度近视,是导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1 。同时,由于乙醇刺激及上皮损伤等原因, 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本研究将 0.02%丝裂霉素 C 和 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应用

9、于 LASEK 术中,以减轻术后眼部疼痛、炎症反应和 Haze 的形成,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 2006 年 12 月2007 年 8 月 LASEK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 C 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4患者 32 例 64 眼为实验组,2006 年 3 月2006 年 10 月行常规LASEK 患者 32 例 64 眼为对照组。实验组:男 20 例 40 眼,女 12例 24 眼,年龄 1836 岁,术前屈光度5.0 10.0 D(等值球镜) ,术前中央角膜厚度 482575 m,术前裸眼视力0.050.2,最佳矫正视力 0.81.2。

10、对照组:男 18 例 36 眼,女14 例 28 眼,年龄 1838 岁,术前屈光度5.010.0D,术前中央角膜厚度 484562 m,术前裸眼视力 0.040.25,最佳矫正视力 0.81.5。所有患者术前查远近视力、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段、泪膜破裂时间、电脑验光、角膜厚度、三面镜眼底检查。排除圆锥角膜、青光眼、眼干燥症、眼前节炎症、全身胶原性疾病和瘢痕体质。患眼术前 3 天滴用泰利必妥滴眼液, 3次/d(实验组术前 2 天加用 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3 次/d) ,配戴角膜接触镜者术前摘镜 2 周以上。1.2 手术方法1.2.1 对照组 行常规 LASEK

11、,术前滴 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2 次表面麻醉,上皮环锯以入射瞳孔中心为圆心紧贴于角膜表面,将 20%乙醇滴于环内,1520 s 后用吸水海绵吸出乙醇后,用平衡盐溶液充分冲洗眼表面,用上皮铲做上方带蒂的角膜上皮瓣,直5径 8.0 mm。以准分子激光按拟矫正度数行激光切削。将上皮瓣复位,放置软性角膜接触镜。1.2.2 实验组 术前 2 天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3 次/d,术中切削完毕后,将浸有 0.02%丝裂霉素 C、直径为 45 mm 的圆形海绵片覆于角膜切削区 2530 s,去除丝裂霉素 C 海绵片后,用平衡盐溶液 20 ml 充分冲洗眼表面,上皮瓣复位,放置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后 12

12、h 滴 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共 46 次。然后根据眼部刺激症状可继续滴 12 天,3 次/d。其余步骤及术前、术后用药同对照组。1.3 术后处理 嘱所有患者术后多睁眼,避免揉眼、挤眼。取镜前用药: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8 次/d;氟甲松龙滴眼液,2 次/d;氧氟沙星滴眼液,4 次/d。根据上皮愈合情况于术后第 37 天取出角膜接触镜。取镜后用药:氧氟沙星滴眼液,4 次/d,1 个月后停药;氟甲松龙滴眼液,2 次/d,连用 3 天后改6 次/d,以后每 2 周减 1 次,持续使用 3 个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8 次/d,3 天后换玻璃酸钠滴眼液,68 次/d

13、,并逐渐减量,直至患眼无明显干燥不适感。1.4 术后随访 2 组患者分别于术后 1、3 、7 天及 1、3 、6 个月复查,1 周内主要了解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及眼睑水6肿和结膜充血的情况,1 个月后定期复查裸眼及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眼压及 Haze 程度等,所有检查由专人进行并进行详细的记录。1.5 指标分级1.5.1 Haze 分级标准 按 Fantes(1990)法分 5 级2:0 级,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完全透明;0.5 级,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斜照法才能发现轻度点状混浊;1 级,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容易发现角膜混浊,但不影响观察虹膜纹理;2 级,角膜混浊,轻度影响观

14、察虹膜纹理;3 级:角膜明显混浊,中度影响观察虹膜纹理;4 级:角膜严重混浊,不能窥见虹膜。1.5.2 局部症状、体征分级标准 参考赵家良等3的分级评价标准共分为 5 级:0 级(无症状) ,1 级( 轻度 ),2 级(中度),3 级( 重度), 4 级(极重度)。观察指标包括:畏光、异物感、流泪、眼痛;眼睑及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各项指标得分相加后得到综合评分。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1.5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 果72.1 2 组术后 1 周内局部症状、体征比较 对照组术后 12 天内均有眼痛、异物感、

15、畏光、流泪等角膜刺激症状,部分患者有眼睑、结膜水肿,35 天逐渐减轻,1 周后基本消失。实验组患者角膜刺激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部分患者也有眼睑、结膜水肿,角膜上皮的平均愈合时间两组均为 4872 h。实验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于术后第 1、3 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第 7 天 2 组差异无显著性。见表 1。2.2 2 组术后 Haze 的发生程度比较 2 组术后 1、3、6 个月Haze 的发生程度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 2。表1 2 组局部症状、体征综合评分比较n=64(眼数) 表 2 术后不同时期 Haze 发生程度比较3 讨 论LASEK 拓展了准分子激光

16、手术的适应证,避免了 LASIK 手术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及像差增加、视觉敏感度下降等并发症4 ,是高度近视、角膜偏薄、角膜曲率偏高以及眼底病变的近视患者首选术式。然而,Haze 的发生和术后疼痛则是 LASEK 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普遍在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来防治 Haze 的形成,但长期应用会引起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因此寻找安全、8有效抑制 Haze 形成和减轻术后疼痛的药物已成为研究热点。丝裂霉素 C 是从头状链霉菌产物中提取的一种抗代谢药,能与DNA 分子的双螺旋形成交叉联结,抑制增殖期细胞 DNA 的复制,也能使 DNA 断裂,对增殖各期中的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因而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阻止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物质。眼科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 C 防止增生及术后复发已比较普遍,如青光眼手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角结膜新生物切除术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丝裂霉素 C 对 PRK 术后 H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