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九年级语文上册《雪》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用心 爱心 专心 1《沁园春·雪》 毛泽东教学目标: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3、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 大抱 负和坚定信念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题解与背景: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 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 年 2 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 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一次,毛泽东 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 二、读课文,整体 感知课文内容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三、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哪几句是虚景? 5、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 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什么样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 五、作业: 1、查找资料。抄录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并谈谈你的理解 2、背诵抄录《沁园春 雪》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内容 1、背诵默写这首诗词 2、交流所抄录的另一首毛泽东诗词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学 生评价 二、 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 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用心 爱心 专心 2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三、 理解《沁园春 雪》的艺术特色(小组讨论) 1、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 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 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望、看、惜——贯穿全文;飘、舞、驰——动词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四、 梳理巩固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 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五、拓展延伸听《沁园春•长沙》的录音一遍, 《沁园春•长沙》 。多媒体展示,放录音。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丛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齐读《沁园春•雪》一遍,注意体会两首词的意境和毛泽东的思想发展规迹。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 首词 2、找毛泽东的诗词自读,体会其思想发展的规迹。板书设计:沁园春 雪毛泽东绘北国风光—— 赞祖国壮丽山河评历代帝王——抒凌云壮志 豪迈情怀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