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10-11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

举报
资源描述
白云中学 2010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高二地理一、单项选择题。 (有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图是地球仪上的一段经线,其中 A 点以北是海洋,E 点以南是陆地; B 与 C 之间、D 与 E 之间为海域; A 与 B 之间, C 与 D 之间为陆地。据此回答 1~2 题。1.当我国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时,E 地 A.阴雨绵绵 B.炎热干燥 C.寒冷多雨 D.高温多雨2. AB 段区域 A.地表平坦多湖泊 B.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C.植被以地衣、苔鲜为主 D.河流流程短且水能丰富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第 3 题。3.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 的实际距离约为 QR 的一半。据此,完成 4~5 题。4.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的实际范围是乙的四分之一B.在乙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时,白昼时间增长C.甲区域等温线的分布,7 月较 1 月稀疏D.乙区域的气温年较差比甲区域大5. M、R 两地所在国家M甲乙1200 1300 1600 15005000NQ R甲乙 A.铁、煤、石油、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B.光热充足、耕地比重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C.最大的工业基地均位于其国土西部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 6~8 题。6.下列港口的排序依次濒临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 A.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B.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曼斯克C.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 D.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7.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8.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下图是四个国家示意图,读图回答 9~11 题。9.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D.丁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10.关于四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港口所临海域都受暖流影响 B.首都都是最大城市C.最大城市都是国际金融中心 D.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11.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最长河流为内流河 B.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C.丙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D.丁国河流航运价值大读右图,回答 12~14 题。12.造成该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及海浪的侵蚀作用 B.河流水的冲蚀作用C.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 D.人类的活动13.下图中 B、C 两地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来源:ks5u]A.地壳的水平运动 B.人类的围海造田C.气候变迁,河水减少 D.沙漠浸吞水面缩小14. A 地农业特色与我国下列哪一地区相同A.新疆的绿洲灌溉农业 B.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C.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 D.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农业读世界四地的关联图。回答 15~16 题。[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COM]15、如果图中箭头 abc 表示四地所在国家之间国际贸易中的某种农产品,则该农产品是A.玉米 B.小麦 C.稻米 D.大豆16、如果图中箭头 b 表示电子工业的区位转移,则迁入地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①地价因素 ②技术因素 ③劳动力因素 ④资金因素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下题。17.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 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读下图“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 ”,完成 18~19 题。18.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19.如果城市 A 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加工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棉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 D.电子工业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20~21 题:[来源:ks5u]20.据图判断,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A.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B.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C.农业生产高度商品化 D.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21.图中①、②两地农业生产中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 C.科技差异 D.政策差异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22~23 题。图 322.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23.甲国有世界上的大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① 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 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下图 为世界某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下图 ,回答 24 ~25 题。24.当图中 P 点的太阳高度为 90°时A.非洲大部分地区为白天 B.欧洲大部分地区为黑夜C.南美洲小部分地区为黑夜 D.南极洲小部分地区为极昼25.形成图中粮食作物产区气候,最主要的原因是A.盛行西风带的影响 B.季风环流的影响C.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 D.近海寒暖流的影响读某区域图,完成 26~27 题。26.图中 M 国东西两侧的海域分别是A.地中海、红海 B.挪威海、波罗的海 C.北海、地中海 D.波罗的海、北海27.该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009 年 3 月 28 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 20 点 30 分至 21 点 30 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读下图并结合材料,回答 28~30 题。28.活动当天,按照 20 点 30 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A.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B.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旧金山C.伦敦—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D.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有四个城市位于东半球 B.伦敦与雅典的气候特征一致C.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近 D.莫斯科与旧金山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一致30.该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年,目的是转变民众对于碳排放的态度,抑制全球性环境问题。其应对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破坏 B.全球变暖 C.酸雨 D.荒漠化二、综合题(40 分)31.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 20 世纪 60 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1 分)(1 ) Rl 和 R2 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 分)(2 )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 (1 分)(3 ) 20 世纪 50 年代,在 L 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2 分)(4 )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2 分)(5 )大量引 Rl、R 2 河水灌溉会对 L 湖产生什么影响? ( 2 分)(6 )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2 分)3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6分)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分)⑵说明 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2 分)⑶指出 G 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2 分)33.(9 分)右图是“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 (两国的比例尺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 a 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其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和事物是:(填序 号) 。 (1 分)① 太阳高度相同 ②地方时相同 ③昼夜长短相同 ④角速度、线速度相同 ⑤地形相同 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 ⑦均会受到寒潮的影响(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有相同的气候类型,其中面积最广的是 。 (1 分)(3)若图中 b 点分别在中国、美国境内,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但成因却有所不同:中国 ;M500 等高线/m0°20°E10°E河 流NG200 500 500美国 。 (3 分) (4)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美两国人口迁移方向存在差异,试作简要对比。 (4 分)3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14 分,每空 1 分)⑴大洲:丙 、乙 。⑵湖泊:B ;⑶运河:E ,沟通了 A 和 C 。⑷海峡:F ,沟通了 和 。海峡:G 。⑸国家:J 、K 。E (6)本区重要的资源: 。白云中学 2010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有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D B C A B C A B A D C A A B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B D A B A B C A B D A D C B二、综合题。 (30 分)31.答案:(1) 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温度) (2) 风(风力) (3) 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 。(4) 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 ),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 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