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3届高三学情诊断测试语文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二次学情诊断语文试题 2012年 10曰 8日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禅悟∕蝉联 衡量∕发横财 酗酒∕戊戌变法B.束缚∕腹诽 乘警∕惩罪犯 卷帙∕栉风沐雨C.踟蹰 ∕痴迷 唱和∕喝倒彩 纤绳∕阡陌交通D.测绘∕恻隐 精辟∕闭门羹 抢掠∕略高一筹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3 分) ( )国学著作 ,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正是这种 的状况,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国学经典不同于网络上速生速朽的文化产品,它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哲理,惟有 ,才能慢慢 领悟。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每次重读,都有新得,如此读书,才会收益无 穷。A.汗牛充栋 良莠不齐 融会贯通B.凤毛麟角 参差不齐 融会贯通C.汗牛充栋 参差不齐 细嚼慢咽D.凤毛麟角 良莠不齐 细嚼慢咽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据茨城县渔业协会通报,4 月 4 日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幼鱼体内检测出放射性铯超标,这是首次日本震后从鱼类体内检出放射物质超标。B.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C.谢晋辞世了,相信无数影迷很伤心。他的电影曾带给中国人深刻的集体记忆,既有不一般的故事,也有人性关怀,更具有时代性。D.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扫除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4.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孩子无奈地看着窗外,窗外 飘着一个风筝,紧接着画面上打出了三句话:楼下有人放风筝……;我一点也不喜欢弹钢琴;星期天,我好想去公园玩。可爸爸给我报了英语班。请结合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要能鲜明表达广告主旨,限10~ 20 个字,并说明理由。 (6 分)广告宣传语: 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老苏先生墓志铭欧阳修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 轼、 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 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 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君之文博辩宏 伟, 读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 穷 。呜呼!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曾祖讳祜,祖讳杲,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三世皆不显。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 ,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 文辞。 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 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以考 质古今治乱成败、圣 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 “可矣!”由是下笔 顷刻千言。其 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 ① ,故得之精。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辞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 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 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而以疾卒, 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 于蜀。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君生于 远方而学又晚成,常 叹 曰:“ 知我者唯吾父与欧阳公也。”然则非余谁 宜铭?(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 删节)注:①悫:笃实。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闻于蜀之人久矣    闻:闻名B.间而出其所有    间:间或,断断续续C.举进士再不中    再:又,还D.遂除秘书省校书郎 除:授于官职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洵“禀厚志悫”的一组是(3 分)( )①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②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③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④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⑤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⑥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A.① ③ ⑤ B. ② ④ ⑥ C.① ⑤ ⑥ D.② ③ ④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至和、嘉祐年间,苏君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同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了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荐给朝廷。B.苏序对苏洵的学习放任不管,乡邻和亲戚都去责怪他,有人问他原因,苏序也只是笑笑而不回答。C.自从苏洵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并当作典范来效仿。D.苏洵跟姚辟一起编成了一百卷的《太常因革礼》,书编写好了以后,刚刚上奏朝廷没有得到答复就因病去世了。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3 分)(2)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4 分)(3)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3 分)三、古诗词鉴赏(10 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浪淘沙· 丹阳浮玉亭席上作陆游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 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1)“阳关常恨不堪闻” 一句中“ 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 “不堪闻”?(2 分)(2)“一江离恨恰平分” 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 分)(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4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1.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苏轼《赤壁赋》 )2.但见悲鸟号古木, 。 (李白《蜀道难》 )3.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4.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 )5. ,血色罗裙翻酒污。 (白居易《琵琶行》 )6.兄弟不知,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诗经·氓》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厂子曾平村主任把大家叫到他家外面的坝子上开会。来的都是老人、妇女、孩子。身 强力壮的男人全跑到城市打工去了,到春节,才像 鸟儿一 样飞回来。村主任的咳嗽比往常认真了好多。他要宣布重大决定时都咳嗽得厉害。村主任说,人家乡长,像龟孙子,陪了三个月,王老板才答应过来!村主任又说,你们不晓得,为了把王老板拉到我们坝坝村, 乡长喝了多少酒!三个月没下战场,五次差点儿住院!大家对乡长喝不喝酒不感兴趣,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这一点,村主任非常清楚。村主任接着说,把地交给王老板,一 亩地,人家给一千斤谷子。一亩地,起早摸黑地干,一年收多少?满 打满算,八百斤。还没算化肥、种子、汗水。现在啥都不干,坐在家里,一年的收成全进屋,还多二百斤。坐在家里收成就能进屋,大家求之不得,就叽叽嘎嘎地热闹起来。村主任的大嘴巴继续翻动,说,王老板 说了,今天 签 合同的,一人奖一百块。一百块是多少?一百五十斤谷呢。村主任从裤腰带里取出一摞叫合同的东西,来回在大家面前晃,说,签了就是钱哟!大家都签上大名,然后领走一百元的奖金。推土机轰隆隆地开进大家的土地,厂子一天天地耸立起来,一根大烟囱,高得像要插进蓝天白云里面。大家问,这王老板,建的啥厂哟?村主任说,今年租地的谷,王老板给了没?大家说,给了!算成钱,安逸。村主任说,安逸你还操啥子闲心?村主任叼着带过滤嘴的香烟,反剪着手,到厂子去了。村主任兼着厂子的副厂长呢。没多久,大家把村主任围住,还是在他家坝子边。不同的是村主任家房子的外墙全贴上了白花花的瓷砖。村主任说了,明年春天,村上盖一座四 层的办公楼,钱,厂子那边出。以后,村上开会,用不着他家的坝子了。村主任很忙,偌大一个厂子,需要他忙的事情多。要不是大家带信给他婆娘, 说如果不出来,就把厂子推了重新种庄稼,村主任断然不会出来。村主任没有好脸色,说,种庄稼,还没种够?村主任继续没有好脸色,说,王老板的租金,给没有?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说,主任,烟囱上面那些黑烟,把天全吃完了。大家的眼睛都望着直插云霄的烟囱和那些奔腾咆哮的黑烟。村主任见惯不惊的样子,说,天空是你家的? 办厂子怎能没有烟囱?有烟囱怎能没有黑烟?大家说,主任,你没闻到臭味儿?一些忍耐不住的,早已肆无忌惮地咳嗽开来。村主任也忍不住跟着大家咳嗽起来。村主任说,办厂子就有烟雾,有烟雾就有臭气!臭气没 闻过?茅坑臭不臭?大粪臭不臭?久了,惯了,还香!过了几天,村主任传达了王老板的决定,每家每 户给一个名额,去厂子当工人,月工资一千块,干得好,还发奖金。村主任说,你们的男人、儿子,在城里打工,一个月挣多少钱?赶快把他们喊回来,到厂子当工人,既挣工资,还照顾家里,人家王老板,想得周到不周到?不到十天,在城里打工的男人,纷纷回家,去了厂子。过些时候,大家再次围住村主任。都是一些老人,年轻的男人女人,全进厂子当工人了。大家说,主任,你去看看玉泉河。玉泉河成臭水沟了。坝坝村有条河,水清得像玉,甜得像泉,祖祖辈辈都叫它玉泉河。大家长年累月靠玉泉河浇地,饮水,河水滋润着村子。村主任说,臭水沟怎么了?王老板的租金,少了你们?你们的儿女进厂子,少了工钱?大家忧伤地说,主任,那河水,咋吃啊?村主任笑笑,很释然,说,这好办,明天,我就让厂子给大家打井,一家一口,这下,好了吧?11.坝坝村的自然环境在建厂前后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4 分)12.请分析文中三处加点的“咳嗽”的含意和作用。(6 分)13.“大家”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群体,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其形象。(4 分)14.本文写了坝坝村毁田建厂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7 题脸与法治林语堂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 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在好的方面 讲,这就是中国人之平等主义,无论何人总须替对方留一点脸面,莫为已甚。 这虽然有几分知道天道还好,带点聪明的用意,到底是一种和平忠厚的精神。在不好的方面,就是脸太不平等,或有或无,有脸者固然极乐荣耀,可以超脱法律,特蒙优待。而无脸者则未免要处处感觉政府之威信与法律之尊严。所以据我们观察,中国若要真正平等法治,不如大家丢脸。脸一丢,法治自会 实现,中国自会富强。譬如坐汽车,按照市章,常人只许开到三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