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渭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456479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渭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渭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渭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渭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渭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渭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渭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I 卷 阅读题(75 分)一、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强音一种文学作品,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越是会具有可以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弦的共鸣力。中国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评语,用了专为莫言“量身打造”的概念“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相融合”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莫言的作品展现了将独特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学魅力。但是我相信独特性还是以普遍性为基础的,甚至可以说,独特性是普遍性的具体体现。 ”莫言自己说,他的小说“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

2、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莫言的获奖表明,一种文学作品,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越是会具有可以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弦的共鸣力。一部文学作品,越是植根于中国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之中,就越是能够具有世界影响力。只有那些贴近中国实际、贴近中国民众生活的作品,才能永远站立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之上。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重新认识、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随着大量中国作家的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互动与交叉影响。中国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显然只是个时间

3、问题。 瑞典日报刊登莫言的照片时,特意加了中国之声这样的标题,认为莫言的获奖标志着中国、亚洲的文化和经济地位在全球不断上升。澳大利亚外长卡尔称, “对中国人来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同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重大象征” 。一些媒体还把此次新闻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联系起来,认为这也是中国全球软实力战略的成功。国家的繁荣与精神产品的影响力成正比,中国文学已经传递出迈向世界的强大足音。来自世界的正向回应让人们看到,不断涌现的彪炳时代的中国精神产品,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莫言的获奖表明,一种文学作品,只

4、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只要植根于中国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之中,就会具有可以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弦的共鸣力和影响力。B. 人类文明得以从文学中获取发展与进步力量,其原因是优秀的作品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堪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C.莫言认为:自己的小说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D.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重新认识、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东西方的文化,其差异在于人的差异,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每种文化也都有它的独特

5、性。B.只有那些贴近中国实际、贴近中国民众生活的优秀作品,才能永远站立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之上。C. 随着大量中国作家的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频繁互动与交叉影响,中国文学的影响力也将会不断的上升。D. 中国作家莫言收获的诺贝尔文学奖毫无疑问地提升了中国乃至亚洲的文化和经济在全球地位。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相融合” 的授奖评语是瑞典文学院对莫言的作品展现了将独特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学魅力的肯定和认可。B莫言作品于世界而言的独特性在于他写作的根在中国,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C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6、,能够被彼此的理解和认同,是因为我们都是人,都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我们具有同样的需求、同样的喜怒哀乐。D莫言的获奖无疑是来自世界的正向回应,这将促进中国不断涌现出彪炳时代的精神产品,不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古代诗文阅读(41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 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

7、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D.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 再:两次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复以细故烦御史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知寇伪降,密疏论之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

8、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7、翻译下面句子(10 分)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

9、留愈幕府赞军事。 (4)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3)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3)(二)诗歌鉴赏 (11 分)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5 分)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2)、_,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3)、映阶碧草自春色, 。 (杜甫蜀相) (4)、云中谁寄锦书来 ? , 。(李清照一剪梅) (5)、_,使我

10、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杜甫登岳阳楼) (8)、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9)、 _,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选做题(在三、四题中任选一道)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船 魂王海群一个老者走出了小茅棚,望望对岸。船过来了。是何大伯!我的心突突地跳起来。他老了,背弯了,头发、胡子全白了。两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那样的漠然。深深的愧疚压着我的心,假如他的驹儿不被激流卷走,假如他的第二个儿子还在他身边何大伯看了我一眼,扭过头,说了声:“上船吧,同志。 ”难道他真不认

11、识我了?我工作了,成了一名年轻的法官,已有 9 年没来看他了。不认识也好,哦,不,也许怪我没先叫他,可是上了船,他只是摇桨,默不作声,我打破了宁静,说:“今天没什么风浪嘛,老人家。 ” “有风浪也不怕,撑船的怕什么风浪? ”声音沙哑,却带着当年的豪气。船到河心,夕阳已落,河水一片混沌。 “这水比以前浑多了。 ”我说。“清水也好,浑水也好,只要有船,就能渡人。 ”何大伯接过我的话,眼睛却不看我,只是摇桨。 “还要有像你这样的老艄公才行啊。 ”我说。“不行,老喽。再干 6 年,我小儿子白龙回来啦,就交给他。 ”他说得那样平静,我的心却提上嗓子眼,不敢看他。船到岸边,我身上没零钱,只好掏出一张百元钞

12、给他。“怎么,用大票子吓我?”他露出一丝笑意。他边点钱边说:“现在我烟酒都断了。等儿子回来,我想买条新船。 ” “买条新船好啊。 ”我说。 “只是,我看,光靠我这条船不行啊。 ”大伯叹了口气:“别看我老了,但还看得清。你看,有些伢仔整天不务正业,偷吃扒拿,就是不上过日子这条船;有的当干部,不但不吃苦在前,还多吃多拿,坑害百姓,不给政府撑好船。最叫我憋气的是政府要法办,让他们吃点苦,受点教育,家里还护着,请客送礼,替他们开脱。要我说,没有政府这条大船,老百姓的一河清水就让他们搅浑了,迟早他们把自己给呛死。 ”我边听边点头赞许。何大伯,你或许不知道,你的小儿子白龙的案子就是我判的啊。20 年前,你

13、为了救我失去了大儿子驹儿,可是后来,我却没给你的小儿子白龙留一点情面“你看,天不早了,快回去吧,我这人瞎啰嗦。 ”我百感交集下了船。回望对岸又有人朝河边走来,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复又上船, “老人家,我想帮你摆一次渡。 ”老人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我抓过竹篙,一头抵向岸边。一双手,一双厚实、温暖的手死死地捂住了我拿竹篙的手。我扭头看他,他却侧脸,目光投向了远方浩渺苍茫的水面,嘴中嗫嚅着什么(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A小说运用第一人称写法,讲述主人公“我”在乘老艄公何大伯的船渡乌蟒河过程中和何大伯多次交往的故事。B写老艄公“两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

14、那样的漠然” ,是以外貌描写来表现他因失去孩子驹儿、二儿子犯罪入狱、年老、对世事的忧虑等综合因素而造成的沉痛心情。C何大伯对“我”有救命之恩,可 “我”却没有因此而宽容他犯罪的小儿子,这说明“我”是一个秉公执法的法官。D “我”提出摆渡这一请求,是希望我与老人相互谅解,而“老人疑惑地看了我一眼” ,是对我的要求一时的不理解。E “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一句景物描写展示了一幅十分美丽的夕阳西下时的河景,同时也起到了烘托人物的作用。(2)小说从“我”不主动介绍自己,自认为何大伯没有认出了我来这个角度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分)(3)从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上,哪些地方能看出何大伯已认出我来了?请

15、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6 分)(4)小说的题目“船魂” ,含意丰富,请结合全文,从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8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数学奇才华罗庚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 。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