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和摩洛哥导游词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436353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尼斯和摩洛哥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突尼斯和摩洛哥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突尼斯和摩洛哥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突尼斯和摩洛哥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突尼斯和摩洛哥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突尼斯和摩洛哥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尼斯和摩洛哥导游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摩洛哥和突尼斯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摩洛哥,我是大家的导游*,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希望在我们能一起愉快地度过整个旅程,我将会尽心尽力地为大家服务,预祝大家旅行愉快。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摩洛哥这个国家的大体情况吧。摩洛哥王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境内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和迷人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首都拉巴特景色迷人,乌达亚城堡、拉巴特王宫等著名景点都位于这里。古都非斯是摩洛哥第一个王朝的开国之都,以精湛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闻名于世。此外,北非古城马拉喀什、 “白色城堡”卡萨布兰卡、美丽的海滨城市阿加迪尔和北部港口丹吉尔等都是令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2、。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业已成为摩洛哥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西濒浩瀚的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守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它的地形十分复杂,中部和北部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仅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暖的平原。最高峰图卜加勒山脉海拔米,乌姆赖比阿河是第一大河,长公里,德拉河是最大的间歇河,长公里。主要河流还有木卢亚河、塞布河等。摩洛哥也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是非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最早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是柏柏尔人。公元年建立了摩洛哥历史上第一个阿拉伯帝国。此后经过多次王朝更替,柏柏尔人建立的阿尔摩拉维德王朝最为强盛。现在的阿拉维王朝建立于年

3、,哈桑二世国王是该王朝的第位君主。在摩洛哥,阿拉伯人约占,柏柏尔人约占。国语是阿拉伯语,通用法语。信奉的宗教是伊斯兰教。摩洛哥也是有很多的节日,除了国际的五一劳动节,摩洛哥还有 7 月 30 日的国庆日(登基日)、11 月 18 日的独立日、1 月 11 日的独立宣言日、8月 14 日的 EDDAHAB WADI 回归日、8 月 20 日的国王与人民革命、8 月 21 日的青年节国王生日和 11 月 6 日的绿色进军节等主要节日,可以说它的节日还是挺多的哈。卡萨布兰卡得名于西班牙语,意思是“白色的房子”。它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二的现代工业。大家还记得好莱坞电影

4、卡萨布兰卡吗?就是这部影片让这座白色之城闻名世界。由于“卡萨布兰卡”实在响亮,知道城市原名“达尔贝达”的人反倒不多了。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最大港口城市,濒临大西洋,东北距首都拉巴特 88 公里。从海上眺望这座城市,上下是碧蓝无垠的天空和海水,中间夹着一条高高低低的白色轮廓线。哈桑二世大清真寺是世界著名的清真大寺,也是西北非地区最大的现代化清真寺。它是由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提议修建的,因此被命名为哈桑二世大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可同时容纳 10 万人作祷告的清真寺是由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米歇尔潘索设计的,经过 3.5 万名劳工和技术人员的日夜修建,终于在1993 年 8 月 30 日竣工并开放,总投资达

5、5.4 亿美元。哈桑二世大清真寺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间,给庄重的清真寺平添了几分生机。寺内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五颜六色的大理石和马赛克,在四面墙壁上镶出阿拉伯人喜爱的几何图形。大厅内铺着红地毯,拐角处巧妙地摆放着一些精品饰物,在高达 20 米的巨型水晶吊灯的照耀下,更显得整个寺院富堂皇。再加上 22 扇铜制大门像肃立的卫士,散布在寺院内的 1000 个大小不一的喷泉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宫女,使进入哈桑二世大清真寺的信徒仿佛置身于华丽的王宫之中。好了,迷人的卡萨布兰卡就说到这里吧,位于古都非斯西南方的马拉喀什也是摩洛哥古都之一和著名的旅游胜地,由于它拥有众多的名

6、胜古迹和幽美的园林而享有“南方明珠”的美誉。 马拉喀什建于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周围既没有树木也没有河流,但城内却呈现出一派浓郁的热带沙漠的绿洲风光。柑桔树、橄榄树、棕榈树和其它种的果树等郁郁葱葱,接翠连茵迸发出勃勃生机。由于这儿气候暖和,环境优美,哈桑二世国王常在此过冬。 马拉喀什有北非最优美的建筑之一库图比亚香塔。库图比亚塔座落在离城多公里处的马拉喀什最古老的清真寺内,据说是公元年由奴隶们建造的。塔高米,外面装饰得富丽堂皇,塔尖上的圆球据说是纯金的。古塔独特之处在于它特有的香味,这在世界“塔林”之中是无以伦比的。只要一跨进寺门,阵阵馥郁的清香沁人心脾。据史料记载,在建塔时,大约把多袋名贵的麝香

7、粉末掺入了泥浆和涂料中,于是便有了多年清香。马拉喀什是摩洛哥的文化首府,而 “库杜比亚”阿拉伯语就是“书店”的意思。Djemaael-Fna 广场是马拉喀什的主要旅游景点,也是是阿拉伯人社区的主广场和世界上最壮观的风景。Djemaael-Fna 广场的西南部是最著名的纪念性建筑,Koutoubla 清真寺。高 70 米,从几英里外的地方都能在各个方向看到它的光塔。它由阿尔穆瓦希德王朝德的苏丹雅各比曼苏尔兴建而成,此地原为 11 世纪阿尔穆瓦希德王朝德清真寺的旧址,它的光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光塔中最古老、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其他两个分别是:拉巴特的哈桑塔和西班牙塞维利亚的 Girada 光塔。当

8、年这里曾经有一个图书市场,现在就只剩下 Koutoubia这个名字了。集市中迷宫似的大街小巷从 Djemaael-Fna 广场的北侧一直延伸到AlibenYoussef 清真寺尽头,使这片地区变得更加有趣和错综复杂,非常适合漫步。AlibenYoussef 清真寺和 Medersa 学院(成为阿拉伯人社区的文化和在宗教中心。不远处即马拉喀什博物馆在一座重新修复的 19 世纪 riad 老实建筑DarMnebbi 中。不断变化的展览内容包括众多艺术品和手工制品。马拉喀什的皇城也是非常著名的,其中最著名的 Palaisel-Badi 宫殿位于阿拉伯人社区南部的皇城内。它于 1578 年到 1620

9、 年建造完成。当时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宫殿之一。遗憾的是,宫殿中的珠宝首饰以及其他贵重物品没有逃脱穆莱伊斯梅尔苏丹贪婪的双手,最终,它被洗劫一空。Kasbah 清真寺旁边的 Saadian 坟墓长期以来免幸于世人的侵扰,曾经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来专有的墓地。然而,今天人们看到的这片装饰豪华的墓地却是萨迪王朝的王公们的陵寝,其中最显赫的是艾哈迈德曼苏尔之墓。然后要说的是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它位于西北部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大西洋,作为首都自然是摩洛哥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啦。拉巴特由两个紧连的姐妹城组成,即拉巴特新城和萨勒旧城。进入新城,西式楼房和阿拉伯民族风格的精巧住宅掩映在花树丛中。街道两旁

10、,绿树成荫,街心花园,比比皆是。王宫、政府机关、全国高等学府都座落在这里。旧城萨勒围以红色城墙,城内多古老阿拉伯建筑和清真寺,市面繁荣,后街小巷是一些手工艺品作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依然存留着浓厚的中世纪风采。城中多古迹,哈桑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世纪,长米,宽米,四周有道门,据说毁于世纪一次大地震,从残存的一片高低不等石柱中,还能辨认出当时建筑规模的宏伟,耸立于寺正面的哈桑塔(宣礼塔)却完整无损,用玫瑰色石块砌成的高塔占地平方米,高米,加上塔顶,共高米,是拉巴特引人注目的古迹。海角上的军事要塞遗址,即乌达亚城堡,其城墙、主殿已不复存,城门、了望岗楼屹立如故,城堡中间是一花园,多奇

11、花异草。附近的加斯巴,是当年陈兵的地方。新城东南的萨拉废墟,传说是穆瓦希德王朝时期建造的皇陵,周围建有城堡。现在废墟上还保存着门楼、墓碑、清真寺、放生池、花园等。拉巴特王宫建于年,占地平方公里,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大门上用黄铜雕成图案,绿玻璃瓦屋顶,宫内多式样各异的宫殿,其中哈桑二世用于接见宾客的里亚德宫尤为宏丽,还有哈桑二世的父王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墓。拉巴特有公元年创办的卡拉威英大学和年创建的古物博物馆。市南的大西洋岸,海滩细软,是夏季旅游胜地。默罕默德五世墓位于拉巴特市中心。是穆罕默德五世为前国王哈桑二世逝世于 1961 年的父亲建的。1962 年开始修建,1971 年才竣工。墓室内

12、两侧分列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亲王墓,并建有陈列馆,藏有阿拉维王朝历代君主画像和五世遗物及其统治时期的历史资料与文献。墓左侧建有清真寺,再左侧为讲经台。墓正面是拉巴特的象征-哈桑塔及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哈桑大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 12 世纪,长 183 米、宽 139 米,据说毁于1775 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从仅存的 312 根大石柱仍可想象其昔日的雄伟。哈桑塔保存较好,占地单边长 16 米,高 44 米,四周雕刻图案各异,具有摩传统艺术特色。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乌达雅堡位于拉巴特老城以东,布雷

13、格雷格河入海处,濒临大西洋,为一古城堡建筑群。始建于 12 世纪柏柏尔王朝,后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占领。现存乌达雅堡对外开放区域分三部分:一是院内花园,为伊斯梅尔国王于 17 世纪所建,小巧玲珑,幽雅精致,花木繁茂,具有安达鲁西亚园林建筑的典型风格;二是博物馆,分两个展室,一是展出历代珠宝乐器,另一个展出历代民族服装,包括柏柏尔人、撒哈拉人、摩洛哥犹太人服饰以及古代红铜和土陶器皿;三是高空平台,为古时空中市场遗迹。站在平台上可俯视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拉巴特古港口和萨累市全景。乌达雅堡内保留着柏柏尔民居和街道,别具风格。堡旁靠海外的一组平房,原为葡萄牙军事监狱,法国占领后改为饭

14、馆,至今一直开放。好了,不要在对迷人的摩洛哥恋恋不舍了,我们马上要去的是一个碧海黄沙间神秘而美丽的国家 突尼斯。突尼斯地处非洲最北端,隔地中海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突尼斯是北非最受欢迎的旅游国家之一。突尼斯历史悠久,相传突尼斯建城的历史要早于罗马城,历史上的突尼斯曾被罗马人吞并过、被汪达尔人占领过、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过、被法国 “保护” 过,正因如此,突尼斯才能成为多元文化的融汇处,在这里洒落着包括迦太基的、古罗马的、拜占庭的、阿拉伯的、土耳其的、伊斯兰的文明痕迹,而在突 尼斯的建筑遗存、民间艺术、特色美都是多元化文明的表现。突尼斯面朝地中海,拥有长达 1300 公里的海岸线,这里是世界

15、上少有的集海滩、沙漠、山林景观的于一身的国度。由于突尼斯北部靠海,气候更适合 人们生活,因而突尼斯的人口多集中于北部区。受地中海的影响,这里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沙滩、绿树以及热情好客的风土人情是突尼斯最能吸引人的事 物。同时,突尼斯北部苍凉的撒哈拉沙漠也是勇敢者的向往,与欧洲比邻的优越地理位置,这些使得突尼斯成为了世界旅游者的新宠。由于突尼斯突出而特别的自然地理和文化环境,许多著名的电影人选择了突尼斯作为电影的外景拍摄地,英国病人 、 星际大战 、 印地安娜琼斯等许多好莱坞的传世之作的拍摄外景地至今仍保留于此,走进其中,曾经经典的影像便浮跃于脑海中。突尼斯城位于地中海南岸的突尼斯湾,人

16、口约 200 多万,这个小城的历史比迦太基城还要悠久。从前由于布匿人城市的快速发展,突尼斯市很快就被赶超。阿拉伯人攻占后,突尼斯市成为全国第二大城市, 732 年,Zitouna 的清真寺也叫油橄榄树清真寺在突尼斯市建成。到 1160 年,突尼斯市才正式成为首都,在学术与宗教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突尼斯市 是座美丽而宜人的海滨城市。这里阿拉伯建筑与现代建筑艺术相融合。旧城麦地那保持着古色古香的阿拉伯东方色彩,有近十座城门保存尚好,如新旧城相接的海门,旧城与郊区相接的苏卡门等。市中心繁华热闹的街道是布尔吉巴大街,大街东头是共和国广场,矗立着布尔吉巴总统的铜像。西头为独立广场,有突尼斯古代名历史学家卡尔敦的铜像。城市北部有风景区贝尔维黛公园,著名的古罗马水渠渡槽从西郊农业区通过。由于突尼斯靠近欧洲,经常成为国际会议的一个中心。每个到突尼斯市旅游的人几乎都要到麦地那(Med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