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发怒就要学会情绪管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436300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不发怒就要学会情绪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要不发怒就要学会情绪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要不发怒就要学会情绪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不发怒就要学会情绪管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戏私服 xzx三则真实而又荒诞的故事 中国论文网 最近,上网浏览,无意中看到三则故事,我深信所讲的都是真事,但我无法理解,故事中的情节竟然是如此的荒诞和离奇: 第一则故事发生在重庆。一天傍晚,607 路公交车还没开进站,一位约 60 多岁的老人就跟着车跑,并拍打着车门,喊叫着让驾驶员在站外让他先上车。驾驶员解释,要等进站才能开门。当车在站内停稳后,老人急匆匆冲到车上,指着驾驶员大骂一通,还飞起一脚踹向驾驶员腰部。幸亏驾驶员没有发怒,事后还说,老人急于上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还是要为安全着想,请遵守交通规则,文明乘车。 第二则故事发生在北京。有位领导干部,常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发脾气。这一天,他的

2、司机出了点问题,他便大加训斥,火气越来越大,猛一拍桌子,气血上冲,导致脑溢血,身体一歪,倒在地上。因抢救及时,命是保住了,人却失去知觉,成了植物人。 第三则故事发生在某个小县城,说有个老汉因心脏病住院治疗。星期日,他老婆带着香蕉、苹果来看他,双方高高兴兴,什么事也没有。而老婆的一句活,差点要了老汉的命。老婆说,昨天,邻居那二小子被派出所抓走了。老汉说,该抓!老婆不同意他的观点,说,比二小子严重的人有的是,都不管,为什么单抓人家?老汉坚持自己的看法。两人为该不该抓二小子争得脸红脖子粗,老汉越争越气,几分钟后,感到胸痛得厉害,脸色苍白,满头大汗。经过抢救,才逃过一劫。受惊的老婆一方面感谢医护人员的

3、救命之恩,一方面向老汉道歉:“今后绝对不和你吵架了,你说什么我就听什么。 ” 看来,让老人勃然大怒,只需一根导火索,而让老人平静下来,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特别是生理功能出现衰退的中老年人,发怒对身体的危害则更大,对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会造成严重影响。 于是有媒体出于好意,大声疾呼:老年人不要成为“发怒一族”! 爱发怒的老年人,其实他内心很痛苦 我猜想,一个容易发怒的老年人,看了这句话,无名之火又会升起:我发怒是事出有因的,你懂吗? 上了年纪易发怒,上了年纪的男人更易发怒, “怒发冲冠”四个字,就是古代对发怒时男人的生动写照。 老人发怒,并不仅仅是因为

4、脾气原因而致,依他们的话语来说,是忍无可忍才发怒,是有着许许多多身体的因素,才致使他们容易发怒,是因为看到听到的许许多多事,与他们内心的是非标准不一致才发怒。在这里,与其指责,不如疏导,与其疏远,不如亲近,爱发怒的老年人,其实他内心是很痛苦的。 有位老年人在他的博文中写道: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总会为一点小事而发怒。事后也觉得自己有些过激,根本没必要跟别人争吵,心中感到十分苦恼。网友对他不仅理解,还很同情,跟帖上还送他一则故事共勉: 战争中,敌方一架飞机在高空中盘旋,目标紧紧咬住我方装载紧急救援物资的卡车,就在这危急时刻,前面出现了一个桥洞,司机喜出望外,但没料到洞口低于卡车几厘米,卡车不可能开

5、进去。危急之际,司机赶紧给车胎放掉一部分气,卡车巧妙地躲进了桥洞。 有时候,放掉一些气,会有更大的空间,也会有更多的容人之量。 一个人要发怒,你让他不发,是很难的。受气的老人,即使在外不发火,强忍住了,回到家也会对着最亲近的人发火。上了年纪,真想要远离“发怒一族” ,只有从了解自己入手,才能最终管住自己。 依我看来,上了年纪之所以容易发火,原因有三: 原因 1:身体原因导致发火 游戏私服 xzx人到老年,由于身体抵抗力减低,被各种慢性病缠身,也会引起心境不良,一般表现为烦躁或苦闷。其中那些胆汁质的老人性格外向,容易兴奋,反应极快,但自控能力差,遇事忍不住,很容易进入亢奋的冲突状态。对他们来说

6、,不发火,不生气,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适当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把气放出去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记得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面对下属生气时,往往会建议他提笔写上一封内容尖酸刻薄的信,把对方狠狠地痛骂一顿。这天,生气的下属立刻写了一封措词强烈的信,发泄了自己满腔的怒气,然后拿给他看,林肯连声叫好。但是,当下属把信叠好欲装进信封时,林肯叫住了他:“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进炉子里去。 ”下属不明缘由,林肯说, “因为写信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是吗?” 原因 2:意识原因导致发火 我们这一代老年人的人生轨迹,退休前的重点往往落在怎样做事上,并为此而感到骄傲。如今,一旦退休,事

7、情不要你做了,生活的重心转移了,对退休后的活法、想法,毫无准备,为人处世很不适应,情绪变坏,怒气自然就多。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代人以往很少去研究怎样做人,我们没想到,做事难,做人更难,做一个理智豁达的老年人难上加难。发怒、闹情绪虽有外界因素,但不要忘了,人是可以控制情绪的。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 人和事,事物总是相对的。苛求别人或过分要求自己,都是不理智的。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把事情看开了,心胸就能开阔,情绪自然就能保持稳定。 此时,我想起儿时听的一段相声:某人在公交车里踩了别人一脚,还未待被踩者抗议,他就先发制人,怪对方不知避让。没想到被踩了的人却满脸堆笑,说:“对不起

8、,是我耽误您的脚落地了。 ” 这是一件小事,当事人觉得犯不着既被人踩了,脚痛;又与人吵了,心痛。用今天的话语来说,他高就高在学会了情绪管理,学会了忍让。 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更是一种智慧。忍得住,对方感受到的是我们的德行;忍不住,只是大家在那儿情绪用事。其实人都有良心,谁有德行都能感知得到。 原因 3:角色的原因导致发火 我有个朋友也爱发火,一次与我吐露心声时说:再爱发火,也不能在家里发,因为家是最不适合发火的地方。在家里发火,会把家庭环境和气氛变得极为糟糕,而且会将发火的传统当作遗产传承下去,老爸常发怒,儿子脾气自然不会好。 我赞成朋友的观点。外面

9、的火气容易消,家里的火气很难灭。退休后,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在减少,矛盾在淡化,而与家庭的关系在深化,矛盾也趋于激烈。真正因发火被“气死”的,都是因家里的事而引起的。 家里的矛盾很复杂,在这里要讨论的是,我们这代老人的使命感太强。回想我们的父母六七十岁时,已经什么都不管了,可眼下我们什么都放不下。对下一代,管好读书,管工作;管好工作,管婚姻;管好婚姻,管生下一代以至于有人戏说,历史上有个母系社会,如今进入了父母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是一代又一代的父母。由于父母一代与儿女一代的代沟,想法、活法不一样,矛盾就难以避免,为对自己付出最大的亲人而发怒,伤害就大了。 俗话说,天底下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还有一件是老天爷的事。老年人的烦恼发怒,往往来自于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要避免矛盾,避免发怒,其实也很简单:忘记老天爷的事,不管别人的事,打理好自己的事。因为你毕竟老了,你的健康就是最大的事。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