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社会、自我三话贾宝玉的“情”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428677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社会、自我三话贾宝玉的“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然、社会、自我三话贾宝玉的“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然、社会、自我三话贾宝玉的“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社会、自我三话贾宝玉的“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社会、自我三话贾宝玉的“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然、社会、自我三话贾宝玉的“情”中本 993 杜宝娟 学号 17内容提要:本文从“因色生情,传情入色的”角度来分析贾宝玉的“情” 。主要包括三部分:1、贾宝玉与自然的关系;2、贾宝玉与社会的关系;3、贾宝玉与自我的关系。关键字:自然;社会;自我;“情”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是从“情”的角度来关照人生,把握世界的。如果从空空道人“因色生情,传情入色”这一角度,来对宝玉的“情”的观念作出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宝玉身上体现了一种情感的广度,一种爱的泛溢。所谓“因色生情”是指客体对主体所产生的一种情的感染、感发作用,而“传情入色”则是指主体将自己的情感灌注于客体之中,使之分享主体的情感体验。总之“

2、因色生情,传情入色” ,是借助于情,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色”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一种共情体验。在作品中,这种亲情关系、共情体验具体落实到贾宝玉与自然、社会与自我这三方面关系上。贾宝玉与自然的关系红楼梦对“情”的张构,首先在于将作品的主人公与自然万物-那种没有性情的草木石头也似一种亲情加以维系。以宝玉的博大情怀,当然不会将自然万物排斥在外。人与自然的分离使得人们常常努力去探索一条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早在先秦,孔子就留下“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的说法,而庄子的栩栩然化蝶之趣,真叫人相信他是由衷地想跟自然打成一片。但细究起来,庄子是在厌恶了社会的丑恶才萌发投身自然的愿望,其途径则是

3、弃绝情智,做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而孔子之徒也是在社会上四处碰壁,不得已才想到去跟大自然亲昵,内心深处对自然物仍存有芥蒂,所谓“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大致看来后人对自然万物的态度,不归于庄,则归于孔,很少有人是把自然与社会连成一体来看待的。再不然就像诗人骚客,把自然万物仅仅看作是人与社会的暗喻。这与贾宝玉的观点显然是大相径庭的。贾宝玉从“人化的自然”眼光出发,给自然万物以人的地位,认为自然万物受环境影响而作出反应,一如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用他的话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 ”1由于自然万物对环境的反应更直接,较之社会

4、上的有些人更少矫饰气 ,所以他对万物的这种“真情” ,这种“灵验”大加赞叹,要以自己的真心去换取自然的真情,于是“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和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 ”2在第二十三回,贾宝玉携会真记在桃花树下细读, “正看到落红成阵 ,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如果说 ,在这里贾宝玉对花的爱惜还可能是受了会真记中人情的感染,那么在第五十八回,写贾宝玉病后初愈对杏花的一片痴情,显然不可简单地视作是被他人情感所感发:(贾宝玉)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

5、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宝玉因想到:“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倒“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因此仰望杏子不舍 。又想起那邢蚰烟已择了夫婿一事,虽说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个2好女儿。不过两年,便也要绿叶成荫子满枝了 。再过几日,这杏树子落枝空,再几年,蚰烟未免乌发如银,红颜似槁了,因此不免伤心,只管对杏流泪叹息。我们细读这段文字,领会到贾宝玉对物与对人一样地深情,并且人也可能对自然怀有歉意之心,所谓“竟把杏花辜负了” 。他对自然与对人的同样深情,使他无须在远离社会生活的前提下表现他对社会的亲昵,于是他阅读会真记时,不妨暂时停顿下来,为落花寻一个

6、好的安身处,然后继续他的阅读,他对人情的关注。不幸的是贾宝玉想借助于情来和自然建立一种和谐、亲切的关系并不能如愿以偿,他对花的痴情希望花能常开 ,但花却难以常驻枝头。要和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固然要充分尊重自然,与其进行“情感交流” ,使之人情化,但也要通过实践来创造出“第二自然” ,这当然是处于封建社会上层地位,不参加任何劳作的贾宝玉不会办到也无从想到的,所以他最终也只能同林黛玉一起在自然万物面前叹息落泪而已。贾宝玉和社会的关系贾宝玉虽曾把自然万物当作人来看待,对之一往情深,但作为社会中的人,社会生活毕竟构成他人生的主要内容,也只能在与人的交往中,他的真情才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在他

7、看来,社会生活的快乐就在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就是爱人与被人爱。贵族、主子式的傲慢对他来说不知为何物,因为这种傲慢架子妨碍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真切交流,难怪他做人“连一点刚性也没有”已成为公众舆论。 3他无意与钻研仕途的学问,因为在这条道上走出来的人都是缺乏真性情的“沽名之辈” 。学问只有跟体验情感、抒发情感有关时才能引起他的兴趣。他是多么地珍视眼泪,因为眼泪是真性情的流露,所以他认为能够死在一群姑娘的眼泪中,也就死得其时了“。他区分人的标准也是一个“情”字,没有什么善人与恶人,有的只是有情人与无情人。如果是有情人,他就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即使他们闯了祸,他也愿意与他们担待。例如第五十八 回,他为

8、藕官掩饰在大观园内烧纸祭友的事,如果是无情、虚伪的人,他就痛加斥责或者远远躲开;比如像他这样一个颇重感情的人,偏偏不愿见到他的生身父亲,就因为其父是个“假正经” ,根本不懂得父子情感的弥足珍贵。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 ”4这里的“水”显然不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水”,而是“柔情似水”的“水” 。我们只要想到他和林黛玉的情感交流是水来水去,只要看到他对待虽属男性但却富有情感的秦钟、柳湘莲、将玉函之辈一片眷恋,看到他对虽属女性却冷酷无情的周瑞家的连声责骂,就知道,他之眷恋女性,厌恶男性并非绝对,关键仍要看他们是否有情。贾宝玉是

9、以情来认识世界、区别善恶,也是以情来处理周围事件的。情充溢在他的心中,散发到他生活的世界,他不知疲倦地爱人、寻求爱。他杜绝了走经济之道,把爱人、寻求爱、与周围的人建立一种亲情关系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探春、惜春笑他:“二哥哥,你成日在家忙些什么?吃饭吃茶也是这么忙忙碌碌的。 ”宝钗嘲讽他为“富贵闲人” 、 “无事忙” 。她们怎么能理解他呢?当贾链夫妇欺凌了平儿,他能为在平儿面前尽一份爱心,能为她梳妆打扮,而喜不自禁;当想到平儿所受的痛苦又不免悲从中来,他忽喜忽悲,所为皆一个“情”字。他以情来审度人生,而在人生的各种情感中,他最为珍视的,当然是他对林黛玉的爱恋之情,3他俩之间的爱,超越世俗的门

10、第、功名、富贵等观念,是最为纯洁的。他们是在情的领域中互求知己,互求精神寄托。对宝玉来说,生活之所以是幸福的,是因为他不仅被爱,而且他有所爱,有他值得爱的人。但这中至纯至洁的爱被封建势力的铁蹄无情地践踏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作出了有力地批判,使人对情的世界之失落心犹未甘,使人意难平。贾宝玉和自我的关系一方面,贾宝玉是那么执著于构建一种他与自然、社会的亲情关系,另一方面,他也试图在他的自身,在他的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情的和谐。当青埂峰下的顽石幻化为通灵宝玉而开始他的人间生活时,他一身而兼玉与石的两种特性。 5作为玉,是富贵、地位的象征;作为石,是自然、情感的源泉。不幸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认定他玉

11、的特性而忽视了他石的品质没。虽然他的名字清楚地告诉我们 ,他只是一块“假宝玉” ,但世人总习惯于执假为真。如同西游记。的石猴出世后,有一个约束他纵心所欲的紧箍一样,贾宝玉也有了一个形影不离的紧箍- 佩玉。于是,在作品第三回,贾宝玉看到林黛玉没有佩玉而要狠命摔掉它时,实际上应该理解为他是对玉的特质的舍弃而对石的品质的找寻,也就是要求得内心深处的情的和谐,但是最终,贾宝玉并没有摔掉他的佩玉,由于他的生活不得不依赖金钱、地位,于是那块佩玉成了他自身的软弱,他的思想的局限,他难以在内心形成情的和谐的象征。对宝玉来说,他不但难以找回那块饱含情感的石头,他与现实生活中的侧影-甑宝玉,最后也是以分裂告终的。

12、还在第三回,作者就借假雨村之口,点出了甑宝玉与贾宝玉同重儿女之情的特点。在第五十六回,当甑家的几位亲眷在贾宝玉的面前提及甑宝玉时,以致他梦到了甑家,而且把镜中自己的影子当作了甑宝玉,而要急切地抓住他,把握他,实际上,也就是要把握“自我”跟自己可能有的幻身建立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然而这种和谐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当甑宝玉果真来到了贾宝玉面前时,他居然大谈“文章经济” 、 “为忠为孝” ,使贾宝玉与他的幻身、侧影产生了明显的差距,令他感到一种难以言状的痛苦。于是贾宝玉试图以情来建构人与自然、社会的新型关系,开创一个温暖、亲切、和谐的情的世界,在封建社会里不但没有奏效,最后也造成了自己思想意识的分裂、精神的分裂,在第一一九回中“贾宝玉仰面大笑道:走了!不用胡闹,完事了! ”宝玉的无尽痛苦正来自与他的用情之深,如果他能像一僧一道那样以“空”的观念来对人生加以把握,那么,他的痛苦也许会有所减轻。1 见红楼梦第 77 回2 见红楼梦第 35 回3 见红楼梦第 35 回4 见红楼梦第 3 回5 参见王蒙蘑菇、甑宝玉与“我”的探求 ,载读书,1990 年第 1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